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流溪河是广州市主要河流,从流溪河水库以下河段已建拦河闸坝工程11座,但均未建设鱼道等过鱼设施,给流溪河水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环。为了减小闸坝工程对鱼类洄游产卵的影响,需对闸坝工程增设鱼道等过鱼设施,并开展现场调研工作。通过对流溪河11座闸坝工程进行现场调研、资料搜集,分析各个闸坝适合增建鱼道的位置及鱼道类型,并进行分类总结。为今后其他低水头闸坝工程增设鱼道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视频监测装置记录了枕头坝一级水电站鱼道2017年4月~7月鱼道内的鱼类种类、数量及体长,并分析了其时间节律以及鱼道出口水位对过鱼效果的影响;还在2017年8月采用PIT标记跟踪的方式对鱼道的通过性进行了评估。鱼道视频监测共观察到鱼类407尾,共计20种。鱼道内鱼类上溯呈现明显的时间节律。鱼道的过鱼数量与鱼道内水位密切相关,出口水深为1.5~2.0 m时,过鱼效果最佳。PIT标记试验结果显示,标记鱼类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等可顺利通过鱼道。该鱼道可为多种鱼类提供上溯通道,具备一定的过鱼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小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所在河段鱼类洄游阻隔影响,通过鱼类资源调查,确定了过鱼目标、过鱼季节以及鱼类游泳能力等指标,对鱼道进行了设计。结合拉洛水利枢纽工程上游水位变幅大的特点,提出了单进鱼口、多出鱼口的鱼道布置方式,并利用水力学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验证了鱼道设计的合理性。研究表明:采用单进鱼口、多出鱼口布置的鱼道可较好地适应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工程上下游水位变化,保证鱼道内流速,满足鱼类洄游上溯需求,提升了鱼道的过鱼效果。研究成果可为上游水位变幅大的水利枢纽过鱼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检验尼洋河多布水电站鱼道工程运行效果,以2020—2021年鱼道主要过鱼时段3—6月监测成果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并与类似鱼道进行对比,评价该鱼道的过鱼效果。通过视频监测、PIT跟踪标记法、水声学法等方法对鱼道过鱼种类组成,水位、流速对鱼道过鱼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监测期内,多布水电站鱼道过鱼数量共69 117尾,鱼类种类7种。鱼类上溯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至傍晚,其中4月份上溯数量最多。研究发现监测期内大部分池室竖缝流速满足设计要求的0.9~1.1 m/s,且当鱼道内运行水位处于1.0~1.5 m范围时,本鱼道的过鱼效果较好。与其他鱼道相比,多布水电站鱼道的过鱼种类相对单一,但数量可观。研究结果可为继续优化鱼道运行管理及鱼类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对该流域的鱼类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道过鱼效果,采取鱼道水力学监测、上下游鱼类资源调查、鱼道监测系统方法对鱼道过鱼效果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鱼道池室沿程水深相对平稳,最小流速出现在鱼道出口段,最大流速出现在0+645汇合池表层,流速为1.294m/s;赣江峡江段共计鱼类79种,隶属于6目19科56属,其中鲤形目有5科56种,占总物种数70.88%,坝上鱼类55种,坝下鱼类75种,设计过鱼目标均能通过鱼道;2017、2018、2019、2020年鱼道过鱼数分别为67.8万、76.03万、54.96万、53.17万尾,其中大部分鱼在过鱼季节4—7月通过。监测结果初步证明,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道具有很好的过鱼效果,同时,基于过鱼效果评价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道水力条件、监测系统、运行管理等进行优化,也为类似鱼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大渡河龚嘴水电站鱼道能够成功过鱼,基于龚嘴水电站坝下河段鱼类集群分布的水声学观测结果,结合研究河段水流条件,分析鱼类集群分布特征,并根据主要过鱼对象关于水力学因子的适宜性特征,提取坝下河段鱼类主要上溯通道,论证龚嘴水电站鱼道进口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坝下河段鱼类垂向分布范围为1.15~11.62 m,主要分布在中下层水域;鱼群主要集中在河段中上游区域;鱼类上溯通道分布于靠近两侧河岸的水域,流速为0.1~1.2 m/s;在北纬29.290°~29.292°范围内,存在横跨整个河宽的鱼类集中分布区域,说明该区域内流场条件能够较好地满足河段过鱼对象的上溯需求。本研究从鱼类集群及上溯通道分布两个方面对鱼道进口布置进行论证,提出较合理的鱼道进鱼口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水电站鱼道进口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门嘴子水库枢纽建成后,将阻隔鱼类洄游通道,修建鱼道保护鱼类十分必要。文章根据关门嘴子水库所在河段河道地形条件及鱼类洄游能力等因素选择横隔板竖缝式鱼道进行设计计算,通过分析梧桐河流域过鱼种类、过鱼季节、水库过鱼水位,选择合理鱼道设计参数进行结构设计。研究发现,选择适合的鱼道竖缝流速,对于鱼道长度有较大影响;为适应水库水位的变化,保证鱼类洄游,需要合理设置鱼道出口个数。  相似文献   

8.
黄金峡水利枢纽鱼道的最高运行水头为45.50 m,上游水位的变化幅度达10 m,属于高水头过鱼建筑物。根据过鱼对象的种类、习性和游泳能力,过鱼建筑物选用带同侧竖缝式隔板的"U"型槽式鱼道,并通过水力学计算得出了鱼道池室的结构尺寸,同时为适应上游水位的变化,鱼道布置了5个出鱼口。为了分析鱼道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建立鱼道进口、集鱼系统整体模型和鱼道局部模型,模拟得出了鱼道进鱼口周边区域的流速分布、过鱼池水力学特性等。试验结果表明,鱼道进鱼口区域的流场分布适宜鱼类上溯至进鱼口,过鱼池的水力学条件满足符合过鱼对象顺利上溯的要求,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开县水位调节坝鱼道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的兴建,给流域内洄游性鱼类的繁殖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拟修建鱼道作为沟通鱼类洄游的一项重要补救措施。首先论述了国内外现有鱼道工程的运行效果及先进技术,并结合水位调节坝工程特点,确定采用竖缝式鱼道型式。系统介绍了鱼道设计条件拟定、鱼道布置、池室设计、进口及诱鱼补水设计、出口结构、过鱼观测室设计及鱼道水工模型试验等情况,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鱼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海棠湾水利枢纽位于水阳江宣城市城区段,设计蓄水期上下游最大水头差约4.7 m,而水阳江是长江下游重要的鱼类洄游通道和鱼类产卵场,因此需要设置鱼道满足鱼类上溯洄游要求。本次设计通过鱼类资源调查,确定了过鱼对象、过鱼季节以及鱼类游泳能力等指标,提出了双进鱼口、单出鱼口的竖缝式鱼道布置方式,确保流速及流态的平稳过渡,从而满足鱼类洄游上溯需求,提升了鱼道的过鱼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钢坝闸水利枢纽工程的过鱼设施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混凝土坝坝型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坝型选择是否合理,影响到工程造价、建设速度甚至工程质量。影响坝型选择的因素包括:工程特点、坝型特性、国家技术经济水平、筑坝技术的发展及筑坝经验的积累。我国早期曾建造较多的支墩坝、宽缝重力坝和少量空腹重力坝,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些坝型均已停建。目前建造的都是拱坝和重力坝。近年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得到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在气候温和地区,碾压混凝土大跨度连拱坝和大头坝也是可以探索的坝型。  相似文献   

12.
高拱坝的开裂与体形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小湾拱坝的弹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坝踵区在拉应力作用下裂缝出中能性,进而描述了进行拱坝开裂分析所采用的裂缝模型,并给出了小湾拱坝出现裂的可能范围以及坝踵区应力变化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成果,讨论了开裂约束条件下拱坝体型优化的数学模型及强度控制指标和开裂深度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3.
石门拱坝的坝踵裂缝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瓒 《水利学报》1999,30(11):0061-0066
本文研究了我国一座拱坝实际发生的坝踵裂缝问题。对裂缝发生的判断、开裂范围、特殊渗流反映及裂隙大坝安全做了讨论,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大坝设计和风险分析看大坝安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过一百年大坝实践,据统计世界大坝溃坝率已从20世纪初的4% ̄10%降至世纪末的约0.2%(或小于),而从坝的可靠度设计理论可控制其失效概率在0.01%以下,可见两者的差距很大,说明目前大坝的实际安全度还应设法提高。在完善大坝设计中,还要注意对大坝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论证,同时还应做好风险管理以及为预防产生风险做好大坝安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南东水电站大坝是一座重力坝工程,坝高34.7 m。大坝建成试蓄水期间,出现基础渗漏、坝体漏水等问题。为此,对南东水电站大坝渗漏原因做了初步论证研究。经现场观察分析认为,帷幕灌浆质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差等是大坝渗漏的主要原因。应力复核计算结果表明,电站重力坝设计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需采取进一步的安全加固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淑玉 《中国水利》2010,(12):44-47
山西省闻喜县土石坝工程兴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经过40余年的运行,水库数量锐减过半,现存水库带病运行,已成防洪的心腹之患。从洪水漫顶、坝体质量、地震和管理不当四个方面介绍了导致土石坝溃坝的原因,并详细说明针对不同原因应采取的除险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四川一个地方中小型水电站--简阳石桥水电站,溢流坝溃坝事故的经过和原因剖析,得出的结论是设计上存在明显的疏漏和失误。并提出了值得引以为戒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褚青来  姜苏阳  李艳  崔莹 《人民黄河》2014,(10):100-102
根据河口村水库坝址段地质地形条件,选择了4条坝址线,并对可行的3条进行了比选。通过对二坝址(线)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与沥青心墙坝、三坝址(线)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及四坝址(线)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可知,存在的地质问题都可以通过工程措施予以解决。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结果表明,修建混凝土重力坝和混凝土面板坝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在技术上均可行,二坝址(线)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方案在投资、工期及施工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无损检测仪器,并结合室内试验方法对陈村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深度、抗渗性、弹性模量、混凝土内部病害等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陈村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偏低,最大碳化速度大于1.5mm/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等于或大于W5,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弹性模量在23664~38316MPa范围内变化,有较好的规律性;混凝土内部质量较均匀,未发现不密实、疏松现象;深孔芯样实测抗压强度均满足原设计要求,一般在23.4~30.8MPa范围内变化;深孔芯样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W4,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大坝坝基析出物是大坝建成蓄水后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基于现有关于大坝坝基析出物的研究,结合近年来对小浪底大坝进行的安全定检工作,采用现场调查、取样分析及多手段化验等方法 ,在论述小浪底坝基析出物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坝基析出物对大坝安全运行潜在的影响。分析表明:现阶段坝基右岸1#排水洞、左岸30#排水洞受地下水化学局部潜蚀较大,虽对大坝坝基强度及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化学潜蚀是机械管涌等的先导,需加强监测;另外,坝基水质中含大量活跃微生物,微生物对坝基岩体等的影响研究还有待深化;而左岸30#排水孔排水沟沉积物含大量硅、铝及钙物质,且烧失量较大,需进一步通过定期取样、分析,进行定量评价。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