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宇航 《建筑》2020,(16):54-55
正他始终相信,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最美好、最温暖、充满和谐、充满爱的春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复工复产中,党组织需要我在哪里,哪里疫情防控最急切,哪里群众最需要我,我就战‘疫’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1)
<正>今年暑假,我来到深圳音乐厅参加第9届钢琴四手联弹比赛。上午比完预赛,一下场,我就飞快地跑出赛场。我跑出剧场门,登上自动扶梯,一下子就到了我最喜欢的地方——辉煌明亮又凉爽的金树大厅。我飞也似的在大厅里奔跑,哪里人多,我就往哪里钻,哪里热闹,我就往哪里瞧,好不畅快啊!突然,我发现一堆人拿着摄像机,好像在拍电影似的。我赶紧朝那边跑去,从两个大人的夹缝中,钻进去一看,喔!原来是记者在采访比赛选手。可我发现那个女选手很面熟。咦!她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3)
<正>我是一只寄生蟹,被迫"移民"到了中国,一个富人买下了我,把我养在一个大玻璃缸里。我的故乡在温哥华,那里气候温暖,鱼虾成群,蟹贝肥美,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那里钓虾钓蟹。很多人都感到奇怪,为什么把我们蟹同胞装进篓子里后,就算不盖盖子,我们也爬不出去。不要看我们总是张牙舞爪、威风凛凛的,好像有多厉害,但一到打架时,就原形毕露了,一个两个都畏畏缩缩的,很快就败下阵来,哪里有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3)
<正>成功的喜悦催人奋进,失败的痛苦让人刻骨铭心。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匆匆浏览了一遍试卷,我的小心脏就开始怦怦地敲起鼓。一道背诵题我考前忘记复习了,答案怎么也想不起来;课外阅读题也太难了,"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这句话好在哪里"……好些题型我都没做过;作文不是之前训练过的,而且  相似文献   

5.
“幸福它在哪里,477多1平米,我每天赚钱很努力,花钱也很小心。可是要住进这幸福里,需要3个多世纪,我买不起。”2010年,一首名叫《幸福里》的民谣乐,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采访了民谣歌手川子,以下为采访实录:  相似文献   

6.
青春的飞翔     
几年前刚离开军营时,“保险”这个字眼在我的头脑中还是一个朦胧的概念。部队的生活使我亲身感受到子弟兵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用血肉筑起一道又一道的防线,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爱民之歌。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作为民人子弟兵中的一员,从事的也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保险。  相似文献   

7.
春迹     
《Planning》2017,(8)
<正>"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妈妈,你说春天在哪里呢?"我歪着脑袋认真地看着妈妈。"春天就在你的眼睛里啊,只要你努力寻找,春天就会在你的眼里绽放。"是啊,我记得老师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要做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在阳光的照耀下,公园里的湖水闪闪发光,远远看去,那一道道光芒犹如美丽的金丝雨;河堤上的柳树像一个个小姑娘,随着春风羞涩地摆动着腰肢;小草像绿色的地毯,  相似文献   

8.
微信风波     
《Planning》2018,(7)
<正>一天,沈洁洁、成靓、李小娟三个女生急冲冲地赶到我办公室,说:"老班,你看张丽莹的朋友又在疯狂地骂我们了。"她们拿着手机指给我看:"就是这个人,上次也是她在微信群里破口大骂,真不知道怎么回事?又不是我们的同学,平时也不在一起,都不知道哪里招惹她了!"我问:"她什么时候骂的?为什么针对你们  相似文献   

9.
世界建筑导报:您怎样理解"现代化带来的建筑与城市融合"的问题? 王昀:我认为现代化指的是人对于现代生活的一种追求状态,它是以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作为标准的.而所谓现代化建筑,我认为不是指那些使用了新材料,怪异造型的建筑就是现代化建筑.我曾经做过大量的聚落调查,也调查过许多西方中世纪建筑的遗迹,我发现很多过去建筑或城市遇到的问题,我们今天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对建筑的需求与过去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看一个城市是否现代,看看城市夜晚的景观就会知道,哪里灯火辉煌,夜色阑珊,哪里就现代.  相似文献   

10.
刘珩 《时代建筑》2014,(4):68-69
<正>很多人认识我们是因为南沙;南沙与深圳像是地球的两极,一慢一快,一南一北,一东一西,一乡一城。五年前,我选择了从一极来到另一极,尝试一种反向的生活。深圳对于广州长大的我,是个异邦;它是快速的城市,相比北方的城市和西方的城市它很轻,轻得让人经常怀疑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35年造就了一座1 200万人口的城市,在世界城市化的历史上应该是史无前例的;而岭南是"山高皇帝远"的一方水土,但空降在岭南的它让人觉得距离皇帝之近,那种气势,那种尺度,那种生活;而所谓  相似文献   

11.
灵魂的归宿     
建川是一个博物馆的名字,也是一个人的名字,地产商及收藏家樊建川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他所拥有的公司和博物馆项目,并且邀请台湾著名设计师林磐耸创作了一个以"川"字为主体的商标。樊建川的事业和建川博物馆的所在地,就在坐落在四川大邑县安仁镇。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3)
<正>今天采访的是一位充满爱心的退休老干部老干部:我三个月前还下不了楼呢,现在能够出来晒太阳,想上哪里就能去哪里,感觉真幸福呀!我以前的腰问盘突出已经很多年了,退休后越来越严重。这腰突啊,真不是人得的病。疼起来啊,这腰上就像插了刀,疼得冷汗直冒,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2)
<正>美的事物,总是给人醉心的感受。一提到美,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人、花、环境的自然美,或者是悦目的图画、动听的乐章、精妙的诗文等艺术美。然而数学,这自然科学的皇宫里面,却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景象。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一句颇打动人心的名言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事实上,我们也可以说:"哪里有美,哪里就有数。"但事与愿违,在学生心目中,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课程,伴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淡漠,有些甚至开始厌恶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现象,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是否对学生有过审美教育,帮助他  相似文献   

14.
和很多生活在大陆上的中国人一样,我从小也做着"大海梦"。X_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北海。在你眼中,北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L_在我个人的感觉里,北海显得明媚而又新鲜。五代南汉大宝五年(962年)时,北海曾拥有一个非常动人的名字——媚川都,"水怀珠而川媚"。这里阳光明媚、珠光明媚、海天明媚、春色明媚……在此地居家过日子,可以随时拔脚出发,去登高望远,去沙滩漫步,去窑番薯,去钓鱼,而不必担心风沙扑面,寒风凛冽。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7)
<正>阿文有一条黄色的小毯子,当他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他就有这条小毯子,阿文非常喜欢它。不管是上楼梯、下楼梯,或者是在家里、在外面,阿文总是说:"我去哪里,小毯子就跟我去哪里。"妈妈说:"小毯子好脏。"爸爸说:"小毯子又破又旧,丢掉算了。"阿文不肯,他说:"小毯子很好啊!""小毯子可以当披风……""我可以躲在小毯子里面,你们都找不到我。"  相似文献   

16.
捞弟弟     
《Planning》2016,(16)
<正>我的阿姨生了一个十分可爱的弟弟。他的脸蛋圆圆的,粗粗的眉毛下是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小小的嘴巴常常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他的小手又白又软。他一看到我就会高兴地拍手,我可喜欢他了。我心想:要是我也有一个弟弟,那该多好啊!于是,我问阿姨:"阿姨,弟弟是从哪里来的?"阿姨笑着回  相似文献   

17.
谈到设计创意,像我这样在大学时代没用过电脑的人,手绘曾是我最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虽然现在做的很多设计也全是用电脑完成的,但边手画边设计已变成了我最行之有效也最游刃有余的设计习惯与思维方法。想到什么就画出什么,想到哪里就画到哪里,这是“人脑设计”的绝对优势。如今在“电脑设计”时代成长起来的设计者,往往贪图电子素材之便,其原创意识中很多鲜活的精神却被琳琅满目的设计素材所淹没。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2)
<正>春节快到了,四处张灯结彩。"除了又老一岁,今年过年还有什么意思?"我淡定地说。身旁的人都笑我,我知道我这样说很破坏气氛,但是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心思:今年过年,我爸爸不回来了!我能和他们一样开心、一样期待吗?腊月二十三。我静静地站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凝望着铁道线。最后一场考试也结束了,看  相似文献   

19.
《建材与装饰》2009,(2):80-80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34)
<正>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又要到哪里去?在对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的阅读中,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随着阅读环境的越来越清净,这几个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地跳跃在文本中,答案也自在其中。我是谁?"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首先,作者好像是经受了一场长久的禁闭似的,一吐久积于胸中的闷气,并发出了明确的宣告:"归去来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