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女性生理期常常会有各种不适,经期综合征日益严重地干扰着20岁至45岁左右女性的生活,每月的生理期过程成为女性最烦恼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快消领域。一直有个敏感的细分市场,那就是女性的生理期产品。因为风俗的忌讳以及社会的敏感,很少有企业涉足这一细分领域。没想到的是,这个一直鲜有人涉足的领域,第一个尝试的竟然是感觉稳健踏实的伊利乳业,委实令行业惊诧不已。 相似文献
3.
随机选取503名17~30岁青年女性进行生理期症状、生理期内裤穿着需求方面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优化生理期内裤设计,制作并进行穿着舒适性主客观测评。结果表明:青年女性普遍存在经期疼痛,腰腹部热敷可缓解不适,是开发具有缓解痛经功效内裤的功能区部位和实现方式;青年女性偏爱浅色系纯色棉质中腰三角款内裤;针对正常活动时经血易从内裤后腰、裆部流出,内裤与卫生巾贴合度不佳,边缘处摩擦皮肤,夹裆和后腰下滑等问题,通过内裤裆宽、前后腰高、裤口等细部尺寸合理设置,腰部、裆部、边缘部位结构优化,以及款式、面料选择,显著提升内裤穿着舒适感。本研究为内衣企业准确目标市场定位,开发针对青年女性经期内裤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理期”似乎是女人的专利,但实际上,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男人们每过一段时间也总有那么几天表现得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甚至还带有某种身体的不适。你不知道吧,其实男人也有“生理期”。作为他的爱人,你应该在此期间关心他,理解他,做好其心理疏导工作,在他“生理期”来临期间,针对他的各种症状,为他做几道大餐。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生理期女性使用卫生巾状态下下体着装的舒适合体度,收集了98名20~28岁处于生理期(使用卫生巾状态下)和非生理女性的臀裆部位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选定臀凸角作为聚类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生理期女性臀裆部位形态分为3类,臀凸角分别为7.2°、9.5°、13.9°;使用Cinema 4D软件对样本数占比最大的类别建立女性生理期和非生理期人体模型,使用Cloudcompare软件提取出裆部曲线并分析变化特征;最后修正生理期裤装原型并与贴体裤装原型比较。结果表明:生理期修正裤装的后上裆倾斜角为7.2°,卫生巾使用会使裤装后上裆倾斜角减小6.3°,生理期和非生理期前裆长和后裆长分别相差1.4和1.8 cm。研究结果可为生理期女性裤装版型修正和专用内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我母亲今年85岁,身体良好,唯有一件事让我们不知所措。白天她一切正常,似一到晚上临睡前,就会突然莫名其妙的发火、哭泣,情绪沮丧,而且伴有心慌、胸闷。这种状况会持续3、4个小时后才逐渐缓解。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治疗呢? 相似文献
9.
10.
11.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幼儿园的保育员,在对入园的小朋友进行体检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园里有几个男生是红绿色盲,而女生则没有红绿色盲。请问:“缘何男生红绿色盲比女生红绿色盲多?” 相似文献
12.
男性寿命普遍小于女性,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更加明显。
男性不仅在挣钱养家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方面比女性大,在生活方面所处的危害风险也要比女性大。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去年9月份以来,全国性的活猪价格持续走低的局面已经喜剧性的结束了,生猪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在这次生猪价格波动中,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15.
《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2012,(6):120
说到时装,相比起女性来说,男性一直在扮演着次要的角色一这一点也不稀奇,大多数商店的女装销售额会占到整体销售额的60%以上。但是这种情况会发生变化吗?现代男性不仅开始意识到健康、美容及服装的重要性,他们还要求获得一种更为强烈的购物体验。"长久以来,男性消费者的待遇就像是没人疼的继子"GQ杂志创意总监Jim Moore这样说。"在零售层面曾经存在着很多假说,比 相似文献
16.
17.
18.
《国外纺织技术(纺织针织服装化纤染整)》2012,(9):66-67
根据NPD集团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尽管世界经济依旧低迷,但2011年,美国男性服装销售额增长了4%,达到557.1亿美元。同比2010年的534.8亿美元销售额有所上升。据NPD首席行业分析师MarshalCohen分析,当女性服装销售增长在3%到4%之时,男性服装销售将增长2%到3%。随着男性消费者日益注重上班着装,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青年男性裤装着装的合体性和舒适性,分析了青年男性上裆部形态的特征,通过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仪测量获取人体相关数据,运用Excel和SPSS 软件对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相关系数矩阵得到上裆长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依据国家号型标准和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上裆长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青年男性基本数据呈现正态分布,且上裆长在均值附近集中程度高;上裆长的影响因素为全裆长、腰臀高和身高,影响因素间相互独立,全裆长对上裆长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关系数最高,为0.86,且上裆长与全裆长、腰臀高和身高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将上裆长分为4 类,以1.5 cm分档。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