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 《黑龙江粮食》2023,(4):102-104
“叹茶”作为顺德人日常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地方饮食文化特色,文章在阐述顺德“叹茶”起源形成过程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顺德“叹茶”存在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机械化的大量使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有针对性的从探索“叹茶”营销新模式、挖掘“叹茶”精神文化价值、培育并启用高素质专业人才、制定“叹茶”旅游开发战略、建立智能化生产、仓储、运输系统五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早茶企业及相关部门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作品说明:灵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茶香、茶韵、茶神来将茶与天然丝麻面料有机融合,通过“中国茶道”演绎“坐下来、静下来、慢下来”与当代人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之间的精神互动。  相似文献   

3.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表明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逐渐从“温饱型”转向“美食型”和“保健型”。茶这种奇妙的饮料,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4.
“九华佛茶”是安徽省池州市茶叶主导品牌,是经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登记的产地证明商标。通过对“九华佛茶”产区、产量、品质标准及生产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指出:应尽快制定“九华佛茶”发展规划,加快“九华佛茶”茶园建设;“九华佛茶”的发展要与生态池州的建设、地方经济和茶农的收入及九华山佛教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茶叶龙头企业和乡镇集体的作用,按安全优质、标准化方式从事“九华佛茶”生产,提高茶叶品质,为“九华佛茶”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茶与生活原本就是息息相关的,在《诗经》中便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记载,从古至今,茶与健康,茶与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酱谚寓趣     
“柴、米、油、盐、酱、醋、茶。”豆酱涉及生活 ,有益健康 ,故居其一  相似文献   

7.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雪霁茅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常言道,茶为万病之药。然茶对人体的医疗与保健作用虽已被人们公认,但是饮什么菜和怎么饮的问题,却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里就向您介绍一种花菊茶的饮用方法。在生活中,如果能经常品尝到一杯质化味美的粑菊茶,不仅能起到减肥与健美的微妙功效,还可以观赏到粑菊茶在冲泡过程中的种种奇妙变化。这些天然之品聚于杯中,有的似红霞灿烂,有的像冰清玉洁,有的如亭亭玉立,不仅给人一种“劝君一杯粑菊茶,欲饮人间花木情”的自然美的享受,还可以增添无限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茶乃养心汤     
《中外食品工业》2012,(7):74-81
茶,南方之嘉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世世代代,茶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犹如养心的靓汤。邀朋品茗,闻着茶香,安静地享受一杯茶带来的洁净与惬意吧!  相似文献   

9.
欧阳军 《烹调知识》2013,(10):16-18
在我国闽南和台湾,人们把茶列于大米之前,称茶叶为“茶米”,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在四川、安徽、江西、广东等省的一些地区也有此叫法。可见茶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地位很高。我们这里说的“吃茶”却真是把茶叶当作一般食物那样吃下去。据史书载:“萍人(江西)饮茶,于他地不同,其敬客皆进以新泡之茶,饮毕,复并茶叶嚼食。”在湖南的一些地区,人们有连汤带叶吃茶的习惯。据徐珂《清稗类钞》“长沙人食茶”一条说:“湘人于茶,不惟饮其汁,辄并茶叶而咀嚼  相似文献   

10.
晓杜 《美食》2008,(2):33-33
随着“鸡尾酒饮法”在全球的流行,茶饮混搭也成了一种新时尚。这股潮流就像时装界里的“快时尚”,有人叫好,有人却认为是品位的退步。而实际上,也正如时装界里的“快时尚”和“高级定制”的各自繁华,细品一杯好茶与茶饮混搭的喝法并不互相矛盾——当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午后,悠然坐下细品好茶便是慢调生活的一个绝美音符,而当你在Office里忙里偷闲为自己调杯混搭美颜茶时,“快”的背后依然展现着对品质、情趣、健康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青海地处高原,气候比较寒冷,是不产茶叶的地方。然而,茶与青海的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当地就有“以茶代菜(饭)”的风俗,说“茶是头道饭菜”,还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在农业区,客人到家让坐后,第一道饭就是喝茶、吃馍,过后才是正餐、炒菜或端来的面饭(面片、拉条之类),厚待客人。在牧区,你一走进牧民帐房,揖坐之后,一碗热腾  相似文献   

12.
《饮食科学》2001,(11):2-2
茶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煎茶待客”演化而成的聚饮方式——茶宴、茶话、茶会,可算是古代情趣生活的三部曲。茶,留下了无数名传四方的佳话,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明。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之国”,产茶历史悠久,饮茶风尚遍及神州城乡,并逐渐成了一种生活艺术。这里且不说古代文人爱茶如痴,仅说现代文人对茶的情有独钟亦足以传为佳话。鲁迅的妙语酌见鲁迅爱茶,常常一边赏茗一边写作。他客居广州时曾说:“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  相似文献   

14.
丁俊之 《茶苑》2005,(1):30-31
广东、福建、台湾用茶壶冲泡鸟龙茶时,习惯把第一泡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有人已把“洗茶”列为茶艺规范。近年来,“洗茶”有扩展到绿茶冲泡程式之趋势。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沿袭用于泡荼饮用程式。调查研究表明,“洗茶”一词既不科学,而且还贬低了中国茶的“关誉度”,影响到了茶叶的出口。提出了修正“洗茶”习俗的意见,建议将“洗茶”一词改为“温茶”成“温润荼”。  相似文献   

15.
苦瓜茶絮语     
提起苦瓜,吃过的人都知 道其中的“苦中味”,并且有许 多人为那“苦中味”而欲罢不 能,但那只是盘中佳肴。现如 今,苦瓜已不仅仅是盘中餐,而 且也是杯中物了。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常食 用苦瓜能有效地起到清热、降 糖、抗癌、养血、润肺的功效。 我国营养专家潜心研究独具上 述功效的野生苦瓜品种── “独山青皮小苦瓜”,经名师手 工揉制而成苦瓜茶,成功地将 其导入茶的理念,并将之奉献 给广大的茶中人。 繁忙的城市,涌动的人潮, 难得有一天清闲下来与家人、 朋友围坐一起,端一杯“苦瓜茶”,聊一聊生活中点滴的人和事。 关于茶…  相似文献   

16.
翘首旭日升     
刘怡 《中国食品工业》2001,(1):14-14,10,12
<正> 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人类历史又过了几千年。“莫道人生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早已成为中国人民每日必不可少的饮料。近年国内外专家又发现茶有防癌的奇效,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将愈加凸显。可剑有双锋,也许,这正成了中国茶业的负担。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各行各业都忙于推出品牌,参与市  相似文献   

17.
茶在滇西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地位。他是生活所不能缺少的东西,在滇西老家,茶的位置被提到前面,茶余才有饭后,也就是说,只有喝了茶,或大碗或大缸或大杯的喝进口中,才能料理其它的事情。 滇西许多山脉不论有无名气,只要有雾的地方就能生产茶叶,只要有阳光的山坡,茶树就能健康地生活,成长为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你信不信,老家凤庆出产的“滇红”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有客来访,必以茶相敬。宋代杜耒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清人郑清之的“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凡欲仙”的诗句,都说明了我国人民自古好客,有以茶敬客的风俗习惯。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历史文化有别,生活风俗各异。因此,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 1、汉族的清饮 汉族大都推崇  相似文献   

19.
巴人是中国最早种茶、用茶的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中的历史位置已有定论,“巴先蜀后”也已为学界认同,然古代华夏民族众多,孰为中国最早用茶、种茶的民族呢?作者引用历史资料,结合考古研究的成果,说明“荆巴茶文化圈”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生活在这里的古代巴人是中国最早懂得用茶和种茶的民族,他们为中国茶业的发展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20.
茶漱养生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绘贾府生活时,有这样的描写:“宝玉一则怕贾母惦记,二则也想着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又,第三回描述:“饭毕,有各丫环用小茶盘捧上茶来……今黛玉见了这许多规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随和些,接了茶,又有人捧过漱盂,黛玉也漱了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