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3.
一、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为水利施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舞台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是关中地区第一大河,它灌溉了两岸1400多万亩良田,养育着陕西64%的人口,集中着陕西65%的生产总值,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在我省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渭河洪涝灾害频发、泥沙淤积严重、堤防支离破碎、河流来水锐减,不仅严重地影响着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也制约着两岸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利用各河段实测径流量和灌区引水资料,分别建立各河段下断面径流量与区间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关中灌区引水对渭河干支流径流量及入黄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区引水对渭河干支流径流量及其入黄水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灌区引用水造成的渭河干支流径流减少量与引水量的比值为0.76~1.00,整个关中灌区的减引比为0.90;林家村—咸阳区间年引用水量每增大1亿m3,咸阳断面径流量将减小约0.9亿m3;咸阳—华县区间泾惠渠和交口抽渭灌区年引用水量每增大1亿m3,华县断面径流量将减小约0.8亿m3。 相似文献
5.
6.
通过渭河8个断面2015年4月和9月的采样分析,探讨了表层底泥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并对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丰水期时上覆水中TN、NO_3—N、NH_3—N及COD含量均高于平水期,其中采样点D5(泾河汇入前渭河干流处)的污染物含量很高;间隙水中TN、NH_3—N、NO_3—N变化趋势相似,丰水期TN、NH_3—N、NO_3—N含量均高于平水期含量,采样点D5、D7(泾河汇入后干流处)丰水期总磷、COD含量很高;相关性分和上覆水中TN、COD浓度在丰水期高度相关,说明间隙水中TN、TP、COD的浓度是其上覆水中TN、TP、COD浓度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东乌旗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业大旗,但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东乌旗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更是使得水利建设成为影响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东乌旗牧区要实现现代化,成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水利建设必是其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渭河作为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滋养着八百里秦川,孕育了五千年文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三门峡水库修建以来,渭河水多、水少、水浑、水脏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陕西沿渭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实施陕西渭河全线整治是省委、省政府从坚持科学发展、建设西部强省、富裕三秦百姓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遵循安澜惠民、健康和谐、环境改善、持续发展的理 相似文献
9.
10.
水文资料是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其资料的一致性直接影响工程设计结果的合理性。本文采用渭河陕西段林家村,咸阳,华县三站1951—2010年的年径流资料,定性分析、定量检验了其序列的一致性。结果表明:①径流序列的趋势、突变及参数等的变化并不足以表明其一致性的改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②通过定量检验表明:1969—1971年的突变并未通过显著性为0.05的一致性检验,而1991—1994年的突变却通过了显著性为0.05的一致性检验,说明渭河陕西段径流序列的一致性改变发生在1991—1994年间。 相似文献
11.
渭河水文化与生态景观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水文化包括择水而建的城市人居文化、兴利除害的灌溉漕运和渡桥文化、河流水系演变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河流景观文化、涉水文学艺术文化、无私奉献的水精神文化、人水和谐的现代水文化等7方面.从渭河管理的目标--健康渭河出发,提出了"尊重自然、人水和谐"的水文化建设目标和原则,以及统筹"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的渭河治理建设模式;建议加快实施一批渭河重点建设工程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渭河关中段水污染状况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渭河典型断面水环境监测资料,对渭河关中段水污染状况、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五"期间,中下游的咸阳铁桥和潼关吊桥两个断面COD、NH3-N严重超标,几乎完全丧失了河流生态功能;"十一五"以来,咸阳铁桥和潼关吊桥两个断面COD、NH3-N浓度明显下降,水质持续好转;NH3-N浓度与径流量关系密切,枯水期NH3-N浓度明显高于丰水期;与NH3-N浓度丰水期、枯水期差别较大不同,随着COD浓度的大幅降低,加之丰水期非点源污染物产生量大,丰水期、枯水期COD浓度无明显差别;渭河水污染的成因一是水资源短缺、水环境容量小,二是入河污染物量大。针对以渭河为代表的缺水重污染河流,提出水污染防治对策:控制工业污染来源,减少入河污染物量;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源的收集、处理;保障河道生态基流,提高水环境容量;制定水环境治理战略。 相似文献
15.
针对枯水期河道生态基流保障造成的农业灌溉用水短缺问题,研究其对灌区的影响及生态补偿量,以推动基流保障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日益完善。定性分析灌溉用水短缺可能产生的影响,明确不同方案引起的灌区灌溉缺水量,并应用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估算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损失,进而确定对灌区的生态补偿量。以渭河关中段为例,对3种基流保障方案造成的灌区灌溉用水短缺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3种基流保障方案对宝鸡峡塬上、塬下灌区及交口抽渭灌区冬小麦的生态总补偿量分别为2800.30×10~4元、32392.58×10~4元、98817.98×10~4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吕梁市民营水保发展历程和现状,从经营权形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分析了民营水保的主要做法及发展现状,通过采取领导发动、政策调动、典型带动、利益驱动、服务推动等措施,大力扶持民营水保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通过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的了令人注目的喜人成果,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区域经济长足发展。通过调研,对生态建设及效益情况,以及好的经验和作法有了充分的认识,并找出了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对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渭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而北道以上的上游是渭河泥沙的一个主要来源,对下游泥沙淤积与滞洪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渭河上游流域主要控制水文站1956~2000年径流泥沙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渭河上游水沙异源的结论,为研究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保持和泥沙输移规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为指导,应用生态治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工程措施,以历城南部山区为例提出生态治理的措施,实现南部山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泾河张家山站实测水文资料,得出泾河水、沙年内间的分配关系,最大流量、最大含沙量出现时间及洪水过程的水沙关系等。同时还分析了利用东庄水库如何消除渭河拦门沙、减轻渭河下游防洪负担的途径以及泾河高含沙水流对渭河下游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