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安澜,事关中华民族的全局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她的治理对国内外大江大河的治理与开发将产生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记载了黄河首次调水调沙的过程、历代治黄工作者为之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首次调水调沙成功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李艳霞 《人民黄河》2002,24(10):33-33
20 0 2年 10月 16日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宣布备受世人关注的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取得成功。此次调水调沙试验于 7月 4日开始 ,历时 11天 ,平均下泄流量为 2 740m3 s ,下泄水量共 2 6.1亿m3,其中小浪底水库上游来水量为 10 .2亿m3,小浪底水库补水 15 .9亿m3(利用水库汛限水位以上水量 14 .6亿m3)。试验期间开展了水位、流量、泥沙测验、库区异重流、坝前漏斗以及河道测验、典型断面冲淤过程等多项监测项目 ,共获取了 5 2 0多万组测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自小浪底坝下至河口 80 0多km河道内 ,共冲刷泥沙…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间尺度的黄河调水调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空间尺度的黄河调水调沙理论是:利用小浪底水库不同泄水孔洞组合塑造一定历时和大小的流量、含沙量及泥沙颗粒级配过程,加载于小浪底水库下游伊洛河、沁河的“清水”之上,并使其在花园口站准确对接,形成花园口站协调的水沙关系,实现既排出小浪底水库淤积泥沙,又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淤积的目标。2003年9月6—18日,黄河水利委员会为验证该理论开展了原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利用异重流排沙和浑水水库排沙的特点,达到了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拦粗排细”、减缓库区淤积的目的;②利用小浪底-花园口区间的洪水资源,将小浪底水库排出的细泥沙输送入海,并且不增加下游河道淤积,提高了水流的输沙效率;③实现了下游河道减淤与减灾的统一;④小浪底水库存蓄了6.02亿m^3水量,为引黄济津和翌年农田灌溉储备了水源。  相似文献   

6.
关于黄河治理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治黄专家治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黄河治理的策略:①在中游地区兴建多级拦泥坝网络和其他水土保持措施,构筑拦截泥沙的第一道防线,将部分泥沙拦截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之中。②由黄河干、支流上的大中型水库构筑拦截泥沙的第二道防线,同时利用水库调控水沙。③束水冲沙构筑减少下游河道泥沙的第三道防线,同时整治河道,通过调水调沙减缓主河道的淤积情况。④为防止黄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缓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危机,必须保障下游生态用水,并实施全流域的节水策略。⑤应考虑采取“三堤两河道,新河道行洪,原河道排沙”的治黄方案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黄河泥沙资源化的过程、可行性、目标及途径,结合实验室泥沙Sialon的开发研究,对黄河泥沙转型合成较高附加值的Sialon绿色复合材料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泥沙Sialon开发不仅可以改善环境,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为泥沙资源化的深度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于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海水务》2002,(4):52-52
  相似文献   

9.
10.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士强 《人民黄河》1996,18(7):10-14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04,26(7):F002-F002
基于人工扰动方式、更大空间尺度上的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于2004年6月19日正式实施。试验将充分借助自然力量,加之中游水库联合调度塑造人工异重流,形成连续的泄流动力对小浪底水库的淤积泥沙进行冲刷,同时在下游淤积严重的河段进行人工扰动加沙,增加入海洪水的泥沙含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减淤冲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从广义角度系统研究、总结了黄河泥沙利用的方式和途径,认为其具有减沙作用的持久性、利用能力的波动性、时空分布的不均性、利用目的的辅助性和利用区域的局限性等特点。通过研究近期加固大堤、淤筑村台、淤填堤河串沟、供水引沙、放淤改土、砌体材料与建筑砂料等多种途径利用泥沙的潜力,提出了促进泥沙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并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黄河泥沙各类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国家投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泥沙资源化利用途径的优劣排序依次为淤堤河(串沟)、淤村台(坑塘、沙荒地)、小北干流放淤、修筑大堤及控导工程淤背;②对于从市场需求出发、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泥沙资源化利用途径的优劣排序依次为新型材料、防汛备防石、河道采沙及滩区建砖厂。  相似文献   

15.
黄河调水调沙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李国英 《中国水利》2002,(11):29-33
黄河以其多泥沙,河道善淤、善决、善徒,而著称于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按照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只要把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不平衡的水沙关系调节为相协调的水沙关系,完全可以使黄河下游河道实现不淤积,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这次试验,积累了对黄河测验的海量数据(520万组),加深了对黄河河床演变及水沙规律的认识,为今后建立更加符合原型黄河实际的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16.
綦连安 《人民黄河》1994,17(12):1-4
关于黄河治理的思考綦连安(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450003)“修好、办好、根治”,是不同时期、对不同河流提出的一种治理号召,其实质是除害兴利、造福人民。不同河流的治理开发程度,也是随着流域自然特性调异、资源分布、经济布局等因素,不可划一。“黄河清”只是...  相似文献   

17.
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李国英 《人民黄河》2004,26(10):1-7
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于2004年6月19日-7月13日进行。这次试验利用汛前的水库蓄水,并充分借助自然的力量,通过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干流水库群的联合调度,辅以人工的泥沙扰动措施,在小浪底库区人工塑造了异重流,调整了其库尾段不利的淤积形态,加大了小浪底水库排沙量,减少了水库淤积;同时,利用进入下游河道水流富余的挟沙能力,在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及主槽淤积最为严重的卡口河段实施了河床泥沙扰动,减轻了下游淤积并增强了下游河道的主槽过洪能力。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小浪底库区淤积三角洲冲刷泥沙1.329亿m^3,设计淤积平衡纵剖面以上淤积的0.385亿m^3泥沙被全部冲走,小浪底库尾淤积形态得到了合理调整;下游卡口河段扰起泥沙164.13万m^3,扰沙河段的平滩流量增加了510-640m^3/s;下游河道利津以上各河段均发生冲刷,小浪底一利津共冲刷泥沙0.6422亿t。  相似文献   

18.
在简略概括分析黄河水沙基本特点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就黄河泥沙各项处理对策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黄河泥沙处理是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同时,建立水沙调控体系并优化调度,合理处理利用水沙,才能充分发挥拦、排、调、放、挖综合治理体系的主体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
黄河水库调水调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进行水库运用是防治水库泥沙淤积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减少水库泥沙淤积的关键,对水库兴利效益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国黄河流域水库调水调沙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