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全级配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溪洛渡与三峡工程全级配及其湿筛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成果,统计计算了相应工程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系数,并从高频振捣对混凝土含气量影响、全级配与其湿筛混凝土中粗骨料一砂浆界面的差异、受压面是否减磨对抗压强度值影响等方面,分析探讨了两工程全级配及其湿筛混凝土抗压强度比值关系问题,合理解释了在较早龄期全级配大试件抗压强度高于湿筛标准试件、并随龄期的增长此比值逐渐减小至小于1的趋势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进行龄期长达5年的性能试验,分析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极限拉伸变形和碳化深度,抗冻性能随龄期变化的规律,以及标准养护和自然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性能随龄期发展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然养护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长期耐久性不利.研究结论可为长期工作条件下的大坝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室内碾压混凝土仿真模拟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声波法对碾压混凝土层面结合质量进行了测试及分析,验证结果认为碾压混凝土声波值为正态值分布.对于不同层面处理措施及不同间歇龄期试件的声波值,为判别试验是否满足要求而建立了一套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并利用试验成果,建立了碾压混凝土层面强度、声波速度及层面间歇龄期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对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进行龄期长达10年的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渗性能以及混凝土碳化深度,抗冻性能随龄期的变化规律,不同养护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能随龄期发展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然养护对混凝土长龄期耐久性能不利。研究结论可为长期工作条件下大坝混凝土的真实性能和结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三期围堰RCC配合比优化设计中采用了统一级配、统一标号、整体防渗的优化措施;以减少施工干扰,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中富胶凝材料用量,富砂浆,低VC值,掺用引气剂和I级粉煤灰,以提高碾压混凝土可碾性和压实质量,还进行了变态混凝土的探索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裂缝会对结构的稳定产生不利因素,为此进行了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的干缩变形试验。通过分析混凝土的干缩机理,在弹性力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骨料粒径和含量的混凝土干缩模型,分析了混凝土的干缩变形与骨料及水泥浆体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试件尺寸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全级配与湿筛混凝土干缩变形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模型计算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研究表明,全级配与湿筛混凝土干缩变形比值随龄期增加而逐渐增大,180d龄期时的比值约为0.29左右。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古树岭人工碎石加工系统是左岸一、二期工程混凝土粗骨料供应基地,对该系统的工程概况、生产能力、级配调整等情况作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对MgO混凝土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粉煤灰对MgO混凝土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规律,在室内测试了长达4a龄期的不同粉煤灰掺量的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并从部分试件中钻孔取芯进行电镜扫描观测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延长,粉煤灰对MgO混凝土的长龄期自生体积膨胀变形的抑制作用增强,且粉煤灰对一、二级配MgO混凝土的长龄期自生体积膨胀变形的抑制作用强于三级配MgO混凝土。同时,掺入适量粉煤灰后,长龄期MgO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废弃型壳砂的基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颗粒级配及有害物质含量,并对其配制的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废弃型壳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相似,水灰比、砂率和龄期对废弃型壳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二阶段开始进行大规模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量达1699.92万m3,混凝土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质量的好坏.三峡工程所用混凝土集料为斑状花岗岩人工砂、闪云斜长花岗岩人工碎石,采用传统技术方法生产的混凝土,某些技术性能达不到工程要求,导致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偏高,四级配混凝土用水量高达110kg/m3,胶凝材料用量过高,不利于大坝混凝土的温控防裂.为此,采用了"两掺一抵”技术措施配制四级配混凝土,用水量可降至85kg/m3左右,大坝混凝土的温升可控制在避免发生裂缝的限值以下,并提高混凝土的多项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三峡大坝全级配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骨料最大粒径为80mm的三峡大坝全级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并与相同配比经湿筛的混凝土标准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在性能上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为大骨料对混凝土的轴向抗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值影响最大。同时还给出了全级配混凝土和湿筛后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的比值, 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磊 《人民长江》2012,43(9):8-12
清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表达形式和先进的装饰保护理念,主要应用于公共及市政建筑,用于大型水利枢纽建筑装饰保护尚无先例。三峡工程建设中,在广泛总结国内外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设计理念,以重视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建筑物混凝土表面的适时修补,后期保护性处理作为长久保持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结构本色的主要技术手段,对确保枢纽整体建筑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三峡枢纽建筑物表面清水混凝土保护的研究与应用,初步形成了系统而可操作的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体系,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已从传统的按强度设计转变为按耐久性设计。通过掺用优质外加剂和掺和料 ,降低了混凝土绝热温升 ,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抗裂和碳化性能 ,并采取了限制原材料碱含量和混凝土总碱量等碱骨料反应预防措施 ,从而确保了三峡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作为一种人工石材,由于浇筑过程的影响,其断裂破坏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随机性。利用声发射实时动态无损监测技术,分析了带预制裂缝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件裂缝扩展发生偏移和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破坏荷载循环增减等特殊试验现象存在的客观性。试验分析发现,预制裂缝尖端粗骨料的存在,致使裂缝并非沿着预制裂缝直接向前扩展,而是出现绕道扩展的现象;配筋率过大时,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件的破坏荷载值将维持在钢筋极限屈服强度附近循环变化。可见,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件的失稳荷载取决于配筋率的高低。研究成果表明声发射技术可为开展混凝土损伤断裂试验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5.
将实验室废弃的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试块经人工破碎后通过筛选得到粒径为20~50 mm的再生粗骨料。为探究科氏芽孢杆菌矿化沉积对再生粗骨料的影响,研制了不同pH条件科氏芽孢杆菌菌液浸泡处理的再生粗骨料。利用科氏芽孢杆菌菌液浸泡处理后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选用20%)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开展了再生骨料混凝土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声发射损伤特征试验,分析了不同pH条件的科氏芽孢杆菌矿化沉积再生粗骨料对浸泡液残余Ca2+浓度、混凝土峰值抗压强度和损伤演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科氏芽孢杆菌菌液浸泡处理再生粗骨料后,残余Ca2+浓度随浸泡液pH值的减小而减少,科氏芽孢杆菌菌液浸泡能有效改善再生粗骨料的密实性,且酸性条件下效果最好;再生粗骨料经酸性环境的科氏芽孢杆菌菌液浸泡处理后制备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峰值强度有明显的提高;在抗压过程中,损伤演化减缓,损伤劣化程度降低,当浸泡液从pH=8到pH=5时,再生骨料混凝土损伤变量逐渐减小且累积损伤明显降低。研究成果可为微生物改良再生骨料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位于三峡左岸98.7m的混凝土拌和系统,装有日产强制式2×45001IHI楼。为确保混凝土拌和系统质量,曾进行过多项参教试验,在混凝土中既要掺粉煤灰,又要掺复合剂,还要接碎冰。为探索生产这种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与其最佳拌和时间,进行了拌和物在不同拌和时间下的考核、混凝土测温试验、坍落度试验和含气量试验。结果表明,拌和时间延长至110s为最佳拌和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矿物掺合料对蒸养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养护制度和配合比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利用声发射信号参数和高斯混合模型探究混凝土的损伤演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蒸养混凝土抗压强度普遍低于标养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加入能够补偿蒸汽养护导致的强度损失,且复掺粉煤灰和矿粉的补偿效果更好;受压全程中张拉破坏始终占据主导,而剪切破坏占比随加载时间呈递增趋势;声发射参数中,累计振铃计数、b值变化幅度和剪切破坏形式占比均与抗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混凝土抗压性能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混凝土单轴抗压试验,采用声发射和红外热像技术对混凝土受压破坏的过程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受压破坏的过程中,红外热像检测的温度变化曲线呈降升循环式波动,随着混凝土内部的裂缝产生、扩展及摩擦作用,红外热像检测温度出现较快的升降循环。同时,引起声发射信号的产生和快速增减,声发射信号和红外热像检测温度总体呈正相关性,而在混凝土破坏时,红外热像相对平均温度和声发射信号能量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降低(减弱)。通过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合,由内向外较好地展现了混凝土的破坏特征,同时也为混凝土受力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外掺MgO混凝土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外掺MgO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3种试件不同尺寸的压蒸试验表明,试件尺寸对压蒸膨胀率有明显的影响。其规律是:小试件的压蒸膨胀率最大,中试件的次之,大试件的最小。文中还研究了掺外加剂和粉煤灰、用标准砂和工程砂对压蒸膨胀率的影响,阐明了外掺MgO混凝土压蒸法与水泥净浆标压方法的主要区别。经过大量研究,提出采用实际工程的材料和混凝土配比,以一级配混凝土干筛试件进行压蒸试验来评价安定性的方法,以及以压蒸后试件的强度不降低为依据、以压蒸膨胀率不超过0.5%作为安定性标准。经过工程实例验证表明,该试验方法科学合理,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工程是电站枢纽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工程安全的基础和保障,确保混凝土实体质量、杜绝混凝土质量缺陷是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随着声波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已在大坝混凝土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大量混凝土实测抗压强度和声波波速值对比试验的数理统计分析,建立工程专用测强曲线,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推算值的准确性,较真实地反映混凝土实体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