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为了实现沥青拌合站的远程监控,该文提出了沥青拌和站远程监控系统3种解决方案,即基于压力传感的监控方案、基于打印口的监控方案和基于视频分析的监控方案,详细分析了这3种方案的优缺点,并简单介绍了第3种方案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通信模块设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Z1):101-104
本文以四川省某高速公路项目监控系统方案设计为例,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作为设计出发点,结合四川省高速公路监控管理体制,设计了以视频监视系统、交通监控系统组成的监控系统方案,为同类型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包括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的设计、监控中心功能组成和设计要点,依据该方案可构建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不同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系统实施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老渡口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思路,提出了先进可靠的系统结构、配置技术方案,系统电源配置方案。可供同类电站计算机监控糸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6)
近年来,平安校园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加强校园的安全防范管理,成为了学校管理者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南区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为例,根据基本方案设想和设计思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监控系统设计、前端设备选型设计、传输线路设计、监控中心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叙述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为学校设计一套真正实用、技术领先、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校园监控系统。目前系统已经稳定可靠运行一年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贵州省织金至纳雍高速公路徐家寨隧道出口右线为依托,具体阐述隧道的设计进洞方案和变更后的进洞方案,并结合施工监控量测结果,阐述隧道进洞方案结合现场监控量测对隧道进洞的重要作用,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介绍在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实现对电梯轿厢的监控的几种方案,从而实现整个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完整性,解决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电梯轿厢部位监控的设计和实现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艾辉  刘炳海 《中国电梯》2006,17(21):25-28
首先分析了当前电梯技术的需求矛盾.本着降低成本.提高监控效果的原则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Labwindows/CVI的电梯监控系统的开发方案。然后分别从监控系统开发的总体结构设计、现场监控软件设计和网络监控软件设计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此方案的实现过程.并且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9.
李政伟 《山西建筑》2008,34(6):306-307
通过对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病害、加固设计进行分析,提出加固施工监控方案应充分考虑的关键工艺、工序,并进行了分析,以确保连续刚构桥梁加固工程的质量,为其他类似加固工程的施工监控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赵强 《辽宁建材》2008,(5):28-30
本文结合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图像监控解决方案,并介绍了该方案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的方法及过程.  相似文献   

11.
轮胎压力智能检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考虑降低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功耗,减小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应用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和射频通信技术等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轮胎压力智能检测与预警系统;在系统设计上采用模块化思想,主要包括了信号采集、基站与端机的设计、射频通信模块的设计、显示和键盘模块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等;轮胎压力智能检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明显的提高汽车行驶的平缓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信基站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信基站监控系统的设计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测控技术的综合应用.该系统实现了对通信基站设备工作状况、工作环境的实时监测,提高了基站安全保障与工作的有效性,也提高了通信网络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对通信基站监控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遇到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该设计运用串口通讯技术实现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数据传输,利用Socket技术实现了基于局域网的实时数据传送。该设计应用于工业消防监控系统的一级系统和二级系统中,较好地实现了二级系统实时监控一级系统工作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一  曹程  吴振宇 《供水技术》2012,6(2):56-59
介绍了污水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系统配置和软件设计,并阐述了PLC与上位机iFIX之间通信协议的建立和程序设计。上位机通过组态软件承担监控和管理任务,下位机采用PLC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功能。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有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在青藏高原地应力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的通信功能建立中心站到测站点之间的透明通信链路,实现了地应力的实时监测。重点阐述了基于“北斗一号”的青藏高原地应力实时监测系统的组成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徐书杰 《山西建筑》2006,32(10):179-180
介绍了供配电系统监测的现状、原理和功能实现,并对该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即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从而实现供配电系统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李建兵 《山西建筑》2014,(28):133-134
针对目前铁路信号双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缺陷,改进设计了一套具有缺相反相分断及远程操作的GPRS双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给出了详细的硬件原理组成和软件设计平台,并经过安装实测分析指出,系统具有远程实时监测、数据信息记录、缺相反相自动分断、故障报警和远程操作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陈正义 《建筑电气》2008,27(1):33-36
介绍了城市照明计算机无线监控系统的软、硬件组成(由监控中心、数据监控终端、无线通讯网、图像监视系统四部分组成)及其功能。通过对比系统安装前后的设施维护情况和运行的实际效果,说明了采用城市照明计算机无线监控系统替代传统控制方式管理城市照明设施,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管理的特点,是城市照明设施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上海杨高路下立交泵站改造为计算机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经验。在设计中按改造工程的特点,PLC控制应用了CompoBus/S总线方式以及协议宏对MODBUS协议的通信;介绍了由人机交流界面菜单组成的实时运行管理系统;在上位机组态中利用InTouch与数据库的对接,生成了泵站运行管理报表。  相似文献   

20.
A design procedure for a structure's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a neural network is developed. The monitoring system is to be used to monitor damage to members critically affecting the overall safety of structures. Recently, many techniques for evaluating the damage of isolated members and models of simple structur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However, actual structures are large, and their complex behavior may not be based on damage of isolated members or their simple models. To monitor large structures realistically, structures' data on behavior at many points need to be monitored. Identifying the optimal locations and numbers of these monitoring points and assessing the safety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from the limited data are th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problem. The procedure presented for this design problem is a two-step process. In the first step, using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damage-assessment techniques, individual members are ranked according to their influence on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or according to their effect on the abnormal behavior of th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ank, critical members are identified. In the second step,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a neural network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locations. In addition, the optimal number of sensors for monitoring damage to the critical members selected in step 1 is also suggested. Truss and frame examples are used to show the valid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proced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