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中,野外采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工区的地物状况对野外数据采集和数据采集质量影响很大。在物探项目的踏勘、设计、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详细的地图来指导。Google Earth是一款虚拟的三维数字地球软件,在很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其优点就是能够获取分辨率很高的地面矢量图,能够很好地指导物探项目的生产工作。鉴于Google Earth软件的强大功能以及物探项目工作的特点,描述了基于Google Earth软件技术如何来指导工区地形的踏勘;如何下载高清晰的图片、借助第三方软件来实现地震勘探检波点、炮点批量展布来辅助施工设计;如何指导野外施工等等。通过实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通南巴地区灰岩区地震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南巴地区灰岩地震采集是2003~2004年度南江地区地震勘探的重点与难点,能否采集好灰岩地震资料,关系到整个通南巴地区地震勘探效果,研究适合的灰岩区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得好第一手资料,提高灰岩地震资料信噪比,开展通南巴地区灰岩采集方法研究,对指导今后该区地震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通南巴灰岩区大量针对性试验资料分析及地震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部分施工测线的资料分析,总结了对该区灰岩资料特征的认识,同时为以后通南巴地区的灰岩区资料采集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施工方案及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是野外地震勘探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针对复杂三维地区的地震勘探施工,以野外QC的流程化、自动化为导向,通过对多种软件得交互使用,建立野外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单人高效QC,一方面避免了多人QC中沟通不畅,野外信息发布不对称;另一方面为项目节约了一定的人工成本和办公费用,实现项目创效。  相似文献   

4.
本次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在黄土覆盖区进行。为了获取较好的地震勘探原始资料,并顺利完成本次地震勘探所承担的地质任务,利用不同的采集参数及激发组合排列技术,确定地震试验最适宜的野外采集参数。实践证明:该试验大大提高了后期野外正式数据采集工作的效率,并节约了经济成本,对以后在该地区进行地震勘探的参数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的城市浅层地震勘探震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城市建筑和公共设施制约了地震勘探工作的设计和施工,因此城市地震勘探与传统的野外工作相比面临着许多困难。vibsist-50可控震源在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该震源在工作原理上与传统的可控震源进行对比,并对野外试验与大锤激发的实际记录进行对比,得出该震源能够产生高频宽带信号,并且可以通过延长扫描时间,增加冲击次数来积累能量,是适用于城市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勘探可控震源。  相似文献   

6.
<正>地震勘探乃是当今石油勘探方法较之其它各种手段查清地质构造、落实圈闭最为经济和实用的常规施工方法.然而地震勘探和野外资料采集过程中,必须得钻井、爆破,对农田作物、水利设施、房屋建筑、公路桥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样必然会引发各类矛盾和问题,现今正处在市场经济的时代,特别是在江陵这样的老油区反复施工,其工农矛盾尤为突出,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野外地震勘探常常受到雷电的困扰,轻则严重影响勘探施工的顺利进行,重则对勘探仪器设备造成损坏。针对雷电的困扰,除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或雷雨季节施工外,加强地震勘探设备的雷电防护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是要采用带屏蔽层的传输电缆;二是要加强对数据采集站的雷电屏蔽;三是要保证数据采集设备的接地良好;四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施工区域设置临时避雷装置。  相似文献   

8.
新疆油田在几十年的勘探开发中,经过野外采集和室内处理、解释,积累了大量的地震勘探数据,是油田极为宝贵的财富。随着油田的发展和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数据量急剧增多,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数据管理和应用好,最大限度地提高地震勘探研究工作的效率,为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开发制定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Finder—SmartMap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由于复杂地表地形条件的限制,使野外的数据采集成为难点,寻找一个适合野外的地震数据采集方法成为关键。本文结合煤田三维地震勘探过程中所遇到的复杂地表条件,通过试验对比选择良好的激发、接收条件,应用非线性观测系统等技术措施,来保证野外地震记录的质量,取得了高品质的野外地震记录,为地震数据的处理与解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勘探的前期工作中,对野外激发参数的合适选择是关系到勘探后期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重要环节。激发参数包括激发药量、激发井深和激发源的选择,本文以川南大足地区三维地震勘探泥岩近排列和砂岩远排列的激发药量试验为例,就三维地震勘探前期不同激发参数条件下试验获取的资料,从频宽、频谱能量和信噪比上给予了相应的质量分析,并给出在资料质量相当的情况下定量评价的方法,从而保证地震勘探中使用合适的激发参数。该方法在实际的野外激发参数试验结果的讨论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震概查一般在煤田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通过稀疏的地震勘探线控制预测含煤区域,并对工作区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以内黄隆起区进行地震概查工作为例,论述了地震概查在快速找煤中的应用及效果,在本次概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内以往钻探资料,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豫北地区找煤工作的重大突破,为河南提供了4处大型煤炭开发后备基地。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引入了“三边”工作制度及专家监审机制,保证了地震概查在快速找煤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复杂山地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工作不同于平原、丘陵等地表条件较好的地区,在测量、成孔、放炮生产及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都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以保证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原始地震记录。在本文中,针对山西宁武煤田某煤矿较为复杂的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采用机械钻、风镐、洛阳铲及翻斗挖掘机等多种成孔方法,并在4种典型地表出露岩性区(黄土覆盖区、坡积物区、基岩出露区、河滩卵石区)进行了激发参数试验,确定了最佳激发参数,确保在各种出露岩性区都能获得较高信噪比的地震记录;针对山地地震勘探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特点,采用异步施工的方式保证勘探施工衔接和提高施工效率;建立现场计算机处理工作站,及时对各种试验资料、生产资料进行处理分析,以指导野外生产。实践证明了采集方法是正确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13.
综合物探方法在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西部地区铁路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直接进行隧道工程建设将会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由不良地质现象引发的事故,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对隧道线路周围的断层位置及产状、地层岩性分界情况等进行勘察,进而指导地质钻探工作的有目的进行,为隧道开挖过程中避开各种地质危害提供依据,保障施工安全。通过对隧道待勘察路段的地质地貌分析,通过甄选对比,并根据勘察任务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应用地震折射法和高密度电法进行综合勘察。文中详述了地震折射法和高密度电法的野外工作方法技术、资料处理,并根据勘察目的,先单独解释两种勘察方法的效果,再综合两种方法对该路段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综合解释,推断出该高速铁路路段中的破碎带、断层及其走向等不良地质情况。最后对地震折射法和高密度电法进行综合勘察应用效果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勘查方法,论述了该方法中震源技术、GPS定位及测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和资料处理技术不同于常规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特点。通过对造船厂的海上地震勘察,并结合地质钻孔资料对地震映像时间剖面进行了综合处理、分析和解释,作出了地震波探测解释剖面图、覆盖层厚度分布等值线图和基岩埋深等值线图,查明了该区水下地形的起伏和变化情况,覆盖层的分层、深度和分布情况以及基岩面的埋深、起伏与构造情况,为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震映像资料解释结果与海上钻孔资料基本一致,地震映像法是一种用于海上探测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综合物探方法在大宝山矿采空区勘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的采空区,尤其是不明采空区对矿山的采矿施工构成严重的安全隐隐,对矿山的不明采空区进行全面勘查是保证矿山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大宝山矿已知采空区和勘查区的几种物探方法的测量结果,提出了高密度电法和浅层地震纵波反射法对采空区的勘查具有较好的勘探效果。通过对物探成果资料和地质资料的对比研究,总结了采空区异常的识别方法,最后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对采空区勘查工作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范围内。城市人口和工业化程度在迅速增加,我国城市化面临着大发展的趋势。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遭受地质灾害的影响,比其他地区更为严重、突出,因此不能忽视作为城市建设的超前工程和战略决策重要依据之一的地质工作,其中,区域稳定性及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的评价和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是两项最为重要的地质工作。区域稳定性决定于现今活动断裂带的存在及其活动发震的规律。从城市规划出发,应进行地震区划、地震小区划,科学评价城市建设中的场地条件,预测地震破坏作用的分布,为城建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必要条件,但又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城建中应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technique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valuating and governing the vast amoun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However, extracting information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arget through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 is arduous due to the unique topography and complicated spatial patter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s a result, enhancing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s a huge challenge to high-resolutio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have a definitive effect on image properties and the selection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may change the fina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during post-classification processing. The common method of eliminating noise and smoothing image is majority filtering. However, the filter function may modify the original classified image and the final accuracy.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 for acquiring inform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ngineering,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using SPOT image with 2.5 m resolution. We argue that it is vital to optimize satellite image filtering parameters for special areas and purposes, which focus on monitori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We want to know how image filtering influences final classified results and which filtering kernel is optimum. The study design used a series of window sizes to filter the original classified image, and then assess the accuracy of each output map and image quality. We measu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tering window size and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nd optimized th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of SPOT5 satellite images. We conclude that (1) smoothing with the majority filter is sensitive to the information accurac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ngineering, and (2) for SPOT5 2.5 m image, the 5×5 pixel majority filter is most suitable kernel for extracting information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it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相似文献   

18.
在地形复杂地区进行地震勘探,静校正是一个普遍的难题,针对常规静校正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项式拟合单炮记录初至时间作地表静校正的方法,根据地形起伏对反射波到达时间的影响和对初至时间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拟合单炮记录的初至时间,求取该炮各道拟合初至时间与实际初至时间的差值,作为该道对应的地表静校正量,然后再按常规方法进行炮点校正、低速带校正。采用该方法对地形复杂地区的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