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边坡工程防滑桩的合理间距进行探讨,要考虑抗滑桩间存在的土拱效应因素桩间距的影响,在对土拱效应分析之后就可以根据桩间静力平衡条件、跨中截面强度状况以及拱脚处所在截面强度状况合理推断出桩间距。在掌握了合理桩间距的计算公式之后,就可以通过计算公式看出桩间距与决定条件的关系,通常而言,如果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桩间距与桩后土体粘聚力成正比,与内摩擦角成正比,而与桩后坡体推力成反比。实际工程应用中我们也发现,这个桩间距公式的推导比较合理,很好地考虑了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计算出来的结果设置抗滑桩的桩间距,防滑效果甚好,所以说该计算公式实用价值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论文从压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静力,压桩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阐述了上海国际钢铁总部基地压桩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在施工过程中,静力压桩作为挤土成桩已被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静力压桩作用的机理和对工程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承重阻滑桩既需承受来自上部轴向与水平向的荷载作用,又要抵抗桩侧滑坡推力,具有承重与阻滑双重功能,其受力性状远比抗滑桩和平地上倾斜受荷桩复杂得多。综合考虑滑坡推力、地基系数、桩身侧摩阻力、桩身自重等影响因素,引入桩顶荷载对承重阻滑桩内力、位移的影响(P-?效应),推导得出不同特征桩段的微分方程,进而提出适用于承重阻滑桩内力及位移分析的有限差分解,并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承重阻滑桩内力及位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考虑P-△效应的承重阻滑桩有限差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重阻滑桩既需承受来自上部轴向与水平向的荷载作用,又要抵抗桩侧滑坡推力,具有承重与阻滑双重功能,其受力性状远比抗滑桩和平地上倾斜受荷桩复杂得多.综合考虑滑坡推力、地基系数、桩身侧摩阻力、桩身自重等影响因素,引入桩顶荷载对承重阻滑桩内力、位移的影响(P-△效应),推导得出不同特征桩段的微分方程,进而提出适用于承重阻滑桩内力及位移分析的有限差分解,并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承重阻滑桩内力及位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土桩模型及荷载传递法,针对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推导了均质地基中以桩侧土塑性发展深度为变量的桩顶荷载-沉降曲线计算方法,且进一步利用递推方法将其推广到层状地基中并给出了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荷载传递模型参数的选取方法并分析了虚土桩计算长度的影响因素及取值方法。然后,利用该算法分析了桩及虚土桩压缩模量对荷载-沉降曲线的影响。最后,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比了计算荷载-沉降曲线、实测曲线和由规范方法得到的荷载-沉降曲线,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采用基于虚土桩模型的单桩沉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桩顶沉降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实际工程应用优于规范法。  相似文献   

7.
静压法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以压桩机自重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反力而将桩压入土中的沉桩工艺。本文探讨了静压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机理,对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静压法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以压桩机自重及桩架上的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沿海地区就开始采用静力压桩法。到80年代,随着压桩机械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得到了进一步推广。至90年代,压桩机实现系列化。本文结合工程分析了静力压桩施工前的准备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可供大家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9.
按桩顶沉降量控制超长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桩端阻三折线、桩侧阻双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对基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按桩顶沉降量控制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基桩竖向承载力的设想,并导得了多层地基中桩周桩端土层处于各种不同状态下的竖向承载力解析解。该解答不仅能考虑桩周土的分层,还能考虑桩端土体的非线性及沉渣的影响。最后,采用本文方法对两根试桩的实测荷载-沉降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基本吻合,计算方法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单桩在压与拔荷载下桩侧摩阻力的有限元计算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锋  李广信等 《工程力学》1999,16(6):97-101,69
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垂直受力桩在桩顶压、桩顶拔及桩底托等加载方式下的桩侧摩阻力进行了探讨研究。重点研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桩侧摩阻力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桩周土应力路径、主应力方向的旋转、桩身本身的压缩和伸长、桩径的膨胀和收缩是不同加载方式下桩侧摩阻力发展和分布有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假定沉桩过程是一个平面应变圆孔扩张问题, 采用了修正剑桥模型, 给出了软粘土中沉桩过程后初始时刻超孔隙水压力沿桩径分布的解析函数, 并与Cao 等人的数值解以及Gibson 提出的公式进行了比较。根据土骨架的弹性位移特性以及水流的连续性条件, 得到了桩周土体固结的控制方程。运用分离变量法并结合边界条件以及初始条件得到了桩周土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级数解答, 该解答可以作为孔压静力触探反求固结系数的一个理论依据。通过2 个算例分析了土体的应力历史以及刚度对桩侧超静孔压消散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 随着超固结比的增大, 归一化后的塑性区半径以及桩侧超孔隙水压力均在减小;桩侧的超静孔压消散前期较快, 后期较慢。  相似文献   

12.
海洋桩基平台经常采用大直径超长桩,因为桩和锤的重量很大,在沉桩过程中经常发生溜桩现象。为了便于打桩控制,判断溜桩的深度是非常必要的。该文结合实际工程对溜桩的过程和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溜桩状态下土阻力的计算方法:采用土的重塑指标计算桩侧摩阻力,采用别列柴策夫模式来计算砂土对桩端部环状基础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判断溜桩范围的分析计算方法。针对南海某平台桩基沉桩过程中的溜桩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合理性可供桩基设计以及沉桩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多桩型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优化桩型的观点,将柔性桩和刚性桩组合,刚性桩和散体材料桩组合,形成多桩型组合桩复合地基,充分发挥了柔性桩、刚性桩和散体材料桩的优点,弥补了单一桩型在地基处理中的不足。通过对现有多桩型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了多桩型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可靠度概率分析模型。用JC法进行可靠度计算。通过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实例,分析了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对可靠性指标影响。  相似文献   

14.
扩底楔形桩是一种可以有效发挥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提高单位材料承载力的新型桩;然而针对其竖向抗压承载力理论机理及计算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小倾角范围内(<5°),基于Randolph和Wroth荷载传递理论模型,建立考虑楔形角对荷载传递机理影响的扩底楔形桩桩侧摩阻力、桩端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与数值计算模型和模型试验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该文所建立的理论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续而开展楔形角、扩大头直径以及桩体强度等因素对扩底楔形桩抗压承载力特性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建立的扩底楔形桩理论计算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计算其竖向抗压承载力;同等地质条件下,扩大头直径比楔形角对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卢成原  李先俊 《工程力学》2000,3(A03):470-473
本文根据等效桩的概念提出了一个桩-土-结构共同工作的计算模型,由文克尔模型得到群桩效计算方法,并编制了桩-土-桩-结构共同工作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6.
穆保岗  龚维明 《工程力学》1999,1(A01):654-657
本文了开口钢管的闭塞效应,沉桩阻力分布和沉桩效应,并结合某实际工程进行计算,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液压静力压桩机多点均压式夹桩机构静态受力,得出单个上、下钳口的夹桩力和单个上、下钳口与预制桩之间的法向作用力的计算公式,并对此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利于对液压静力压桩机多点均压式夹桩机构的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计算考虑桩周土扰动效应下的楔形桩水平振动阻抗,将薄层饱和土径向离散,利用Biot波动理论建立饱和土的复刚度传递多圈层水平振动平面应变模型,计算径向非均质的桩周土对桩身的水平动反力;将楔形桩轴向离散,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考虑桩身剪切振动效应的横向振动微分方程,利用传递矩阵法推导桩顶水平振动阻抗的半解析解。对考虑饱和土扰动效应下楔形桩水平振动阻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研究表明:在低频激振下增大楔形角能提高桩顶的水平阻抗,且随着振动频率的提高,增大楔形角会增强阻抗的频率依赖性;在低频激振下桩周土弱化会降低楔形桩的水平阻抗,且随着振动频率的提高,弱化效应会提高阻抗的共振幅值;对于如砂砾、粗砂、细砂等渗透系数较大的饱和土应考虑土体中流体惯性效应对楔形水平振动阻抗的影响;对于桩身长径比小且高频振动的楔形桩,有必要采用可以考虑桩身转动惯量及剪切效应的Timoshenko梁模型描述桩身水平振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动、静力触探了解碎石桩地基桩土强度分布特点;为了了解地基上部载荷作用下桩土受力机理,在碎石桩中埋置应力盒,用载荷试验来模拟上部荷载,从而对其受力进行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照具体的工程案例,深入研究了桩锚支护在CFG桩复合地基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问题,通过方案设计、结构计算、支护施工和施工监测等方式探讨了CFG桩复合地基深基坑支护中桩锚支护的应用。结果显示,桩锚支护体系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稳定性强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将其应用在工程项目中,能够控制基坑以及周边既有建筑的沉降变形情况,满足了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