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碳化物对工具钢淬火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柱 《金属热处理》1992,(11):39-42
  相似文献   

2.
我厂是柴油机零件锻造生产专业厂 ,拥有模锻锤和热模锻压力机等高效率模锻设备 ,这为我们研究应用锻热淬火工艺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几年来 ,我们对模锻余热淬火工艺在柴油机关键件连杆上的应用 ,做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和生产实践 ,取得了良好效果。1 锻热淬火工艺参数选择  据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工艺和机械性能试验,探讨了45Cr钢锻热淬火的工艺特性。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形变锻热淬火回火,与其普通调质相比,在获得相同硬度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冲击韧性,从而使钢件得到较为理想的强韧配合。  相似文献   

4.
马秀英  温新林 《热处理》2011,26(3):73-74
20Cr钢模锻卸扣采用锻热淬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锻热淬火的卸扣的力学性能特别是低温冲击韧度比经常规淬火的卸扣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节能,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5.
锻热淬火是在相变前进行的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操作时,形变及随后的冷却过程都要迅速,形变后淬火前的停留时间应尽可能短,否则塑性变形的强化效果就会被再结晶所抵消.因此,锻热淬火的关键是要正确地控制形变温度、形变量及形变速度等.下面就锻热淬火的优点及强韧化机理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采用铸坯锻热等温淬火工艺生产的高碳低合金钢贝氏体磨球,其硬度与韧性配合良好,与铸造工艺比较,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质量好,经生产和装机运行表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锻后预冷淬火可提高工个的淬硬层深度,本文提出锻后余热预冷淬火工艺,通过试验证实,这一工艺能有效地提高工件的服役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锻热淬火工艺的强韧化机理,介绍了确定不同类型钢件锻热淬火工艺参数的方法,并对其优点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锻热淬火可获得良好的金相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钒对含碳化物等温淬火球墨铸铁(CADI)的组织、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下,随着含钒量的增加,组织中碳化物的数量逐渐增多,经过900℃的奥氏体化保温1.5 h+250℃等温淬火保温1.5 h热处理后,含钒0.4%的试样组织为下贝氏体+10%碳化物+残余奥氏体.经测试含钒0.4%的试样综合性能最佳,抗拉强度为1070 MPa,硬度为HRC 52.9,冲击韧度为28.26 J/cm2,磨损率为0.54 mg/m,相对耐磨性比不加钒时提高了24%.  相似文献   

11.
淬火晶粒度和回火碳化物对M42高速钢切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速铜M42的淬火晶粒度决定于淬火温度和淬火保温时间,淬火晶粒度和回火碳化物的形貌对钢的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将钢的淬火晶粒度和回火碳化物级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使其获得良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2.
SNCrW钢晶粒度及碳化物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静贤 《热处理》2009,24(3):58-61
SNCrW钢属奥氏体耐热钢,固溶态的奥氏体晶粒度和碳化物的分布是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对该钢进行了热处理和热变形加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加热锻造,即钢锭或钢坯先高温加热,然后再于1150~900℃加热锻造,能有效控制该钢的奥氏体晶粒度和碳化物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3.
硬质合金刀具在刀具总值中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吴元昌 《硬质合金》2003,20(4):253-256
分析了21世纪初日本及西方其它国家的硬质合金刀具销售值(或产值)占刀具总销售的比例,及几种发展迅速的新兴硬质合金刀具品种。  相似文献   

14.
对锻造的4Cr14Ni14W2Mo钢经相应热处理后的奥氏体晶粒度、孪晶及碳化物类型做了研究,认为固溶处理后的臭氏体晶粒度主要取决于固溶加热温度,与正常锻造温度关系不大。固溶加热过程实质也是再结晶的继续,即二次再结晶,臭氏体晶粒的大小只能通过控制再结晶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来实现。该钢热处理后,碳化物类型为M_(23)C_6和M_7C_3两种,而以M_(23)C_6最多,其中M_(23)C_6为(Cr,Fe,W,Mo)_(23)C_6和(Fe,Ni)_(23)C_6两种结构,而M_7C_3为(Cr,Fe)_7C_3。  相似文献   

15.
吴翔  刘小胡  廖军 《硬质合金》2015,32(1):31-35
本文通过选用碳含量不同的WC原料配制成4组WC-22%Co高钴硬质合金,采用物理性能检测、光学金相等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碳含量WC对WC-22%Co高钴硬质合金烧结后的性能和硬质相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方案中,原料WC中碳质量分数为5.97%时,合金抗弯强度最高,达到2 590 MPa,但合金金相组织不均匀,粗大WC晶粒数量较多,WC粒度分布最宽;随着原料WC碳含量的增加,合金金相组织趋于均匀化,粗大晶粒数量逐渐减少且WC晶粒粒径离差系数同步减小,并在WC碳质量分数为6.14%时WC晶粒粒径离差系数出现最小值,为0.475 7。  相似文献   

16.
王荣滨 《模具制造》2007,7(11):72-76
介绍了钢结硬质合金锻压形变工艺、实践和质量控制,应用于模具制造,寿命十几倍、几十倍和百倍提高,有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粗晶碳化钨粒度对WC-Co合金晶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益民 《硬质合金》2012,29(1):29-32
选用供应态分别为30μm和12μm的二种粗颗粒WC粉末,研究不同方法表征的粉末粒度与合金晶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粉末粒度测定方法给出的结果都呈现粒度越粗合金的晶粒度也越粗的规律。粗颗粒WC的研磨态粒度与合金的晶粒度相当接近,金相法测得的12μmWC的晶粒分布与所制备的合金的晶粒度的一致性比30μmWC制备的合金要好。粗晶WC研磨态的Fsss粒度可以用于评价粗晶WC晶粒度,也可以预测WC-Co合金的晶粒度。  相似文献   

18.
吴志坚 《硬质合金》2010,27(5):287-292
目前在硬质合金领域,钴粉是硬质合金最佳的粘结剂,钴粉性能对合金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研究钴粉性能对硬质合金性能及结构影响的论文较少。实验选取了从0.78~4.61μm不同粒度级别的钴粉,按YF06合金牌号配料,从压坯压力、压坯中钴粉分布以及合金的物理性能和金相组织结构等方面探讨了钴粉粒度对超细硬质合金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钴粉粒度增粗,压坯的压制压力增大,但钴粉粒度对超细混合料压坯中的整体钴分布影响不明显;粒度1.0~1.5μm钴粉比其他粒度级别的钴粉制备的超细硬质合金的整体物理性能更佳;钴粉粒度对超细硬质合金的组织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大于3μm的粗钴粉容易造成超细合金中出现钴池,钴粉太细有则可能造成钴相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9.
杨亮  阎长罡  许立 《硬质合金》2010,27(2):112-117
为克服传统的焊接固定式钻头的不易更换、工艺性差的缺点,设计开发了机械夹持式的硬质合金钻削群钻。利用遗传算法给出了基于最大生产率的钻削参数优化结果,并进行新型机夹式刀具的钻削高锰钢的试验研究,得出了机夹式刀具的设计是可行的结论。同时,采用新型刀具加工,切削力和扭矩都相应的有所下降,其中轴向力下降了20%左右,扭矩下降了15%左右,切削效率也就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Co掺杂对粗颗粒、特粗颗粒WC粉末粒度与微观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粗颗粒与特粗颗粒W粉为原料,研究了Co掺杂对粗颗粒与特粗颗粒WC粉末粒度与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Co掺杂有利于WC粉末Fsss的提高与游离碳的降低,有利于得到单晶WC粉末。当Co掺杂量为w(Co)=0.035%时,WC粉末颗粒与晶粒形貌发生巨大变化,WC晶粒的结晶完整性明显改善,呈现明显的生长台阶与生长平面,但特粗颗粒WC粉末颗粒形貌的规则度较粗颗粒WC粉末的低。当碳化温度由1900℃提高到2000℃后,Co掺杂特粗WC颗粒表面出现大量WC纳米颗粒依附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