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绿色校园评价是推动绿色校园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本项目对国内外绿色校园标准和评价机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结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即将开展的绿色校园评价机制进行了思考,对我国绿色校园评价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构建,并初步提出相应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绿色校园作为绿色产业人才的培养中心,以及绿色建筑和规划实践的示范基地,在绿色和可持续理念的发展和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对比分析LEED、BREEAM、CASBEE和中国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指出绿色校园评价应以校园整体作为评价对象,以评分项作为绿色校园前端设计和策划的指引。通过对比国内外绿色校园导则,表明绿色校园建设采用预影响、先易后难、分步操作,以及总体目标和阶段性方案并行等是推广实践的良好策略。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绿色校园未来发展的五点建议,以期指引后续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3.
2019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 51356—2019),为中小学、职业学校及高校的绿色校园规划、建设、管理、环境、育人等方面提供了依据。该评价标准强调绿色校园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明确了校园内新建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老旧建筑的改造要求、校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程度和投运年限,对规划文件、设计图样等设计文件提出了要求,为高校绿色建筑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方向和原则。在高校建设项目管理中,应树立绿色理念、建设绿色校园,进一步研究如何在遵循绿色校园评价的要求下统筹开展绿色建筑设计,为绿色建筑的落地创造基础条件,推动校园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校园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校园建筑的绿色生态化发展是贯彻实施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展示中心设计为例,对校园绿色建筑进行了一次设计探索。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校园绿色建筑的相关背景。提出发展校园绿色建筑的意义。其次结合对上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针对性的阐述了方案的绿色设计策略,并模拟分析绿色策略的实施效果。最后结合方案简要总结了校园建筑的绿色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绿色校园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评析,得出绿色校园软环境体系的构建是绿色校园2.0时代的内在驱动,并提出绿色校园运行管理机制、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绿色校园协同创新机制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大学校园具有绿色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因此更应充分重视绿色校园的建设。校园规划是绿色校园建设的开端,从场地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校园功能与总体结构模式、发展控制模式与预留用地、交通系统、气候适应与校园物理环境等多层面对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并结合实际校园规划项目,为解决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的规划设计问题和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南湖初中设计为例,重点讨论基于绿色建筑的四节理念。通过对目前国内校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以及四节理念的内容学习,并在实例中运用这些手法,来探讨如何优化绿色校园。通过绿色建筑措施和绿色校园规划来设计中小学校园是未来绿色校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场所满意度和场所依恋作为中介变量在这个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机制,以及绿色空间特征的调节作用。对杭州市10个大学校区的633名大学生展开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影响;2)场所满意度和场所依恋在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校园绿色空间特征在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场所满意度、场所依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并存在调节阈值。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绿色空间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学校园建筑量大面广,有必要研究专门针对中小学校园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从而有效指导和规范环保、节能、舒适的绿色校园建设。为证实新近研究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利用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和新近研究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对一灾后重建中学校园进行了评价,从控制项设置、指标体系分级、条文适应性、评价结果等方面对2种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对于我国中小学校园的绿色建筑评价,新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比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更具针对性、条文设置更加明晰完整、条文内容更加契合我国国情,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我国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以绿色生态校园为理念,实现了绿色建筑全覆盖、中水回收利用全覆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推广等规划目标,为绿色校园建设的典范。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为例,从绿色校园规划、绿色校园技术实践和绿色建筑案例分析介绍了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经验,为绿色校园的推广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校园规划设计理念应结合自身的化、地域特点。沈阳工业大学的规划设计理念为:“现代、绿色、和谐、发展”,作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贯彻在新校园规划、设计、建设始终,同时为探索现代大学校园规划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华  刘俭  张洪萍 《山西建筑》2010,36(19):25-27
结合肇庆学院的项目背景,归纳了校园西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系统阐述了其总体构思及具体规划,通过采用新颖的构思,使校园的学习氛围融入到校内景观中,展示出学校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探析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洋 《南方建筑》2005,(6):27-3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座落在珠海市唐家湾风景秀丽的凤凰岭和青龙山之间,学校占地5000余亩,东有翠湖国际高尔夫球场,西有百年会同古村落,三面环绕的山群成为珠海分校主要的背景屏障,校园从东南而至西北长约数百米的轴线景观,依山就势,山水交融,文化公园和体育公园依据自然山形开挖成一盆地,长百余米不等。贯通校园东西的斜向绿带和中心绿岛,怡人的自然景观、天然的地形地貌,创建绿色生态校园的“山谷大学”在珠海分校的校园规划中孕育而生。本文从珠海分校校园规划的设计目标、校园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原则,校园规划的设计思想、校园总体建筑风格、校园规划的设计理念探析珠海分校校园规划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生态规划理念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志强 《山西建筑》2005,31(23):9-10
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生态校园的概念,探讨了进行生态校园规划的必要性,并从校园弹性规划、合理利用资源、绿化规划等方面论述了生态校园的规划策略,从而为大学校园的规划提出了新思路、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绿色大学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节能减排、创建绿色大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位于不同气候区的9所高校进行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从绿色大学理念、绿色教育、绿色活动和绿色行为等各方面,分析绿色校园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应从宣传、教育、管理等方面加强绿色校园文化培育,促进绿色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炎松  杜荣  黎洁 《华中建筑》2006,24(3):29-31
校园建筑的品质该如何定位,校园文化的内涵该如何体现,是当代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该文通过对西安外国语学院新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的建筑设计的诠释,把校园建筑的品质与校园文化内涵相结合,紧紧围绕中华古文化神韵的代表——“王帛”文化主题,尝试以现代的建筑语言从总体布局和建筑造型上再现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积极创建富于人文内涵的现代校园建筑设计方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7.
关于对大学新校区工程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很多大学的新校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人员有限、建设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是从事高校新校区基建工作管理者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实施的最佳手段.本文强调了对新校区工程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的意义,提出了新校区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思路及原则.  相似文献   

18.
陈倩云  蒋天洁  马震 《山西建筑》2014,(11):227-228
纵观古今中外的大学校园景观发展史,对校园绿化环境在教书育人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予以探讨,并通过对校园绿地的系统规划,充分发挥绿地的综合效益,以此来建设绿色文明校园,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为学院师生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