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何胜斌 《电子科技》2012,25(3):97-100
液晶电视背光模组作为设计的关键,正从LCD向LED模组、从小尺寸LED向大尺寸LED模组转变。在LED模组设计中如何将LED点光源转化成均匀的面光源,同时保证必要的光能量利用率,是背光源设计所面临的两大议题。尤其在大尺寸背光模组中,为降低成本,需在设计之初,对背光模组的各个器件进行整体考虑和计算。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中心辉度为≥420 cd/m2;亮度均匀性≥76%;色坐标、视角、画质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3.
目前,小尺寸LED背光源具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文章介绍了笔记本电脑用LED背光源的设计开发,分别从光学、电路、结构角度阐述了开发的过程。光学方面,采用STAMPER技术,一体成型射出导光板,减少印刷环节,无印刷污染;电路方面,根据LED的规格及颗数设计LED发光条,驱动整个背光源;结构方面,采用无背板的结构设计,达到超薄效果。文中设计的笔记本用LED背光源超薄、高亮、低功耗,达业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背光照明系统导光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导光板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导光板设计、所用材料、导光板检测以及常用导光板的结构形式作了讨论,并对导光板今后的发展趋势给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传输-散射理论设计LED照明导光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输-散射理论设计了用于LED照明的导光板网点结构。导光板网点具有直径40 μm,高度10 μm的微凹透镜结构,依据传输-散射理论对导光板分区并获得各分区域中的微透镜排布参数。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网点排布能够实现导出光的高均匀性,建立了尺寸为70.0 mm×41.5 mm的微透镜结构的LED导光板模型,并利用光线追迹的获得了90%的均匀度。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高均匀度LED照明的导光板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减少任意数目LED作为光源的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网点设计的改版次数,削减开发时间成本,提出一种新的关于任意数量LED作光源、矩形侧入式导光板网点分布设计的理论方法。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应用TracePro软件建立导光板仿真模型,输入理论计算公式,并利用光线追踪功能,得出初步的仿真照度图,并最终利用TracePro平台中的Texture Optimizer优化模块,对初步理论计算设计所得网点分布进一步优化。在3颗LED作为光源的模型中,优化后均匀度达到87%,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汪军  沈健  屈军  张伟  赵松 《光电子技术》2020,(1):52-56,69
提出一种基于U型导光板的特种液晶显示背光模组以缩小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厚度。首先,利用Lighttools软件对分别采用1 mm和2 mm U型导光板的曲型侧边背光模组进行了设计和建模;接着对两种不同厚度的曲型侧边背光模组与采用4 mm常规平板式导光板的侧入式背光模组进行仿真并对比分析;最后对采用2 mm U型导光板的曲型侧边背光模组进行了相对偏移的仿真,结果表明其光学性能在强振动和宽温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文章得到一种采用2 mm U型导光板的曲型侧边背光模组,相比较常规侧入式背光模组,在保持了光学性能一致性的前提下厚度缩小了2 mm,对特种显示器的薄型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型背光系统导光板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传统背光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对新型导光板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设计方法包括利用导光板表面结构控制光的出射方向,通过偏光效应增加导光板的光能利用效率或者采用性能更优越的新型材料等,以达到导光板一体化、轻薄化和低成本目的。文章就目前新型导光板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导光板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液晶电视中的背光源常常采用LED直射式入射,但是如果采用具有光选择作用(light-extracting)的导光板,则可以使用更少的LED灯以获得更薄的背光源。  相似文献   

10.
关于LED背光源设计及制造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液晶电视中的背光源常常采用LED直射式入射,但是如果采用具有光选择作用(light-extracting)的导光板,则可以使用更少的LED灯以获得更薄的背光源。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一种高效低成本PFM侧光式LED背光源驱动电路,讨论了此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并通过外围电路详细说明了设计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32英寸液晶电视为载体,设计了一款高亮LED背光组件。调研了多个厂家的LED光源,进行了大量光学测试,应用高光效的LED光源并采用膜材匹配技术,实现了背光组件的高亮显示效果,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实现了背光组件的超薄效果。本项目中LED背光组件经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所测试,过屏辉度达到517.8cd/m2,典型厚度值为10.2mm。  相似文献   

13.
以Boost拓扑电路为基础,运用电容平衡的方式设计实现了一路Boost升压电路驱动两串LED灯条,同时恒流工作的LED背光源驱动电路。  相似文献   

14.
均匀照明LED背光板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当前越来越多的液晶显示器都朝着低功耗的方向发展,而降低功耗的直接方法是减少作为光源的LED数目及功耗,但因LED颗数变少,使LED间距增大而产生hot spot。为解决这个问题,文中在不改变LED与导光板之间空气层的前提下,增大相邻LED之间间距,达了到很好的混光效果。由于LED入射导光板的光入射角增大,解决了在LED背光模组的hot spot现象,使均匀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这一研究对于提高低功耗液晶显示器显示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的设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ED背光源代替CCFL背光源的具体应用。通过对CCFL背光源特点的说明.进而阐述了LED背光源实际方案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并通过对一款47inLED背光源的设计和制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测试结果为中心亮度11,230nits、整体功耗178W、均匀度96.26%、色彩还原性达到NTSC标准的128.15%,远远超过了CCFL背光源的70%。  相似文献   

16.
LED背光源热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LED背光源热设计已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指出已有的解决方案虽然从客观上缓解了LED背光源热设计问题,但却增加了LED背光源的生产成本。同时本文还指出最根本解决LED热设计的方案还需要从LED本身的光效上来考虑,也就是说,如何提高LED本身的发光效率依然是LED背光源热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We utilized "direct illumination-type" LED backlight project, made white-light LED array in rectangle, designed a sheet of reflective film, a sheet of diffuser and two sheets of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then analyzed illuminance chart which was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in several distance between reflective film and optical film. It showed the best matching between illuminance and uniformity while in 25 mm distance. Finally, we discussed some problems with thermal dispersion.  相似文献   

18.
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驱动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传统的背光源采用的是CCFL,色彩还原性差,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汞蒸汽。LED背光源是一种新型的背光源,色彩还原性好,寿命长;不含汞,有利于环境保护。本文设计的直下式LED背光源,单灯电流可精确控制,光学效果良好,支持PWM调光。中尺寸、大尺寸LED背光源均可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