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源生 《机械工人(冷加工)》1981,(3)
我们常利用应力引起的变形来校直已变了形的工件,这就是应力校直法。典型的例子是校直弯曲了的丝杠。一般初始按触机械的同志,认为丝杠弯了,应该从凸方向凹方施压或锤击(图1)才能校直。实际上这种方法校不直,不但校不直,还会弄出许多小弯,把丝杠扭成麻花形。 相似文献
2.
噴砂校直法是我厂工人鄒錦均同志采用成功的。这种方法很簡便,适用于1)淬火硬度在Rc45以上的工件(硬度低效果小),2)直徑40公厘以下的棒形工件和厚度15公匣以下的板形工件。所用的設备主要是噴砂机,压縮空气压力3.0~3.5气压(也可以用4.0~4.5气压),砂粒大小0.8~1.0公厘。噴砂咀內徑是6公厘。 相似文献
3.
4.
白树淼 《机械工人(冷加工)》1979,(3)
我厂小型车件很多,原料进厂都是盘料,生产前首先将盘料截成二米左右的长度,截断的料都是弧形。以前都是用手工校直,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影响产品的质量与美观。后来,我们在车床上用弯管旋转校直,效果很好,生产效率提高几十倍,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特别是质量大为提高。校直材料的材质不限,直径在1~4毫米内均能校直。校直过程中(图1),弯曲的线材与凸壁和凹壁(相当于校直机的两个滚子)三点接触并受压,A、B两点弯曲力矩趋近于零,C点力矩最大,经弯管旋转若干周后,线材弯曲度逐渐减小,C点的弯曲力矩也趋近于零,因此将线 相似文献
5.
6.
周红进 《机械工人(冷加工)》2001,(3):28-29
细长轴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常发生局部弯曲,严重影响其使用或下一步加工。对弯曲了的轴,一般用机械校调或校直机矫正。但对于直径较粗和阶梯轴采用上述方法就比较困难,对此我们采用了点热校正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铜、钢质细长管件广泛的应用在机械和微波技术上。管的加工方法分拉制和车制,由于机加工过程中产生应力和加工误差,使管件弯曲变形,而拉制的管直线度较差。对内孔的直线度和同轴度要求高的管件,如管件长度大于300mm,直线度为0.015mm时,还要进行校直,传统方法是以管外圆为基准进行校直。因为机械加工误差,校直以后营内孔直线度也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对内孔直线度要求高的管件,应以内孔为标准来校直,但有的小管内 相似文献
8.
9.
栗世奇 《机械工人(冷加工)》1973,(3)
目前,热处理工件变形的校直方法很多。高频热点校直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校直方法。尤其是对一些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的工件,用其它的方法都难以校直,而采用高频热点校直法均可得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采用高频热点校直法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供兄弟厂参考。一、原理:是将变形工件的局部(凸部)利用高频迅速加热到相变温度左右,使之发生物理变化和组织变化,从而起到校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营第二纺织机械厂锭子工场校调组,在过去校直淬火锭杆时,一向是用铁鎚敲直的。但锭杆本身是合金钢,经过淬火後性质很脆,其硬度更加强,铁鎚与它比起来却是软的,所以在使用铁鎚敲锭杆时,用足了力气,非但敲不直,反而损失累 相似文献
11.
王贤敏 《机械工人(热加工)》1980,(2)
我厂有一批轴,材料为40Cr,直径为60毫米,长1100毫米,热处理后要求 HRC50~55。经淬火后有的变形量达2.2~1.5毫米而不能使用,需要校直,于是我们采用了下面方法校直,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尹柏青 《机械工人(冷加工)》1977,(1)
有一种φ2毫米的银铜合金管,需截成50毫米的长度,由于它材质比较软,截断时容易变形,而且数量又大。为此,我们制做了校直切割机。一、技术参数1.产量:1200根/时2.长度:20~100毫米3.电机功率:0.8千瓦4.电机转速:1380转/分5.采用蜗轮副减速,传动比i=1∶606.铣刀尺寸:40×0.4×60毫米7.铣刀转速:2070转/分 相似文献
13.
14.
从弹塑性理论出发以圆截面轴为例对校正应力与残余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在给定弯曲误差下的校正载荷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16.
何祖芳 《机械工人(冷加工)》1974,(4)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如图),材料45钢,要求变形0.10毫米以下,经高频表面淬火后变形较大,有时达1毫米以上。由于凸轮轴较长和形状复杂,要求变形范围又小,校直困难、效率低。我厂热处理车间老工人经过反复摸索认真总结经验,找到了较好的校直方法,从而提高了校直效率,其方法如下: 把凸轮轴放在顶尖架上,用百分表由任意一头开始测量其全长A、B、 相似文献
17.
18.
蒋鹏钧 《机械工人(热加工)》1953,(4)
过去,在我们厂裹要把碳钢工件淬硬,首先把它加热到750℃,然後淬到水裹或油裹;但是用油淬,工件得不到规定的硬度,用水淬,碎裂的情形又很严重。後来,我们把工件加热到淬火温度後,先淬到油裹,再放到水中冷却,可是碎裂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大家就说:“这大概是钢料的问题”,其实这是操作中的问题。兄弟厂吴世泽工程师告诉我们一个水淬油冷的办法,这个方法经过实际应用,得到圆满的结果。以前,我们淬50个滑子(细纱机上的零件,材料是碳钢),碎裂的有13个。现在我们把150个滑子先淬到水裹,然後再 相似文献
19.
20.
秦高崔 《机械工人(热加工)》1990,(5):48-49
因淬火弯曲的高速钢工件,校直的最佳时机一般认为,在奥氏体状态或300℃左右为好,也有的认为,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后冷态校直好,而本厂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在相变时校直可取得最佳效果。 一、淬火冷却过程中热压校直的时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