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热精锻模具工况和模具失效状况,研究了一种新型热精锻专用模具钢的合金成分的优化配比及最佳热处理工艺.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具钢能够满足热精锻模具工况需要,其使用寿命比3Cr2W8V钢、H13钢及HM1钢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012Al钢在气门热精锻模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芬  潘振鹏 《锻压技术》1997,22(3):60-63
气门热精锻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是热磨损和压塌。012Al钢(5Cr4Mo3SiMnVAl)的室温及高温的硬度、磨损抗力、屈服强度和热稳定性,以及氮化能力比3Cr2W8V较高,因此用012Al钢替代传统应用的3Cr2W8V钢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再者,由于气门热精锻模具甚少因数断裂失效,而且012Al钢比3Cr2W8V钢有较高的韧性,因而可以较大地提高012Al钢的淬火温度(约50℃),适当地降低回火温度  相似文献   

3.
优化热处理工艺提高3Cr2W8V钢制气门热精锻模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气门热精锻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为热磨损和压塌,对3Cr2W8V钢制气门热精锻模的原淬火口火工艺进行了改进,淬火温度由原1150℃提高至1250℃,回火温度由原600~620℃降低至560~580℃,并用随后工艺必需的液体软氮化替代传统的淬火后的第二次回火,从而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重载汽车同步器齿环精锻模具的失效形式及原因,从材料及模具结构进行了优化,介绍了模具用钢的强韧化热处理工艺,改进后模具的强度、抗热疲劳性、红硬性和韧性等充分加强,材料性能得到很好发挥,生产证明,模具寿命达2 000模次以上,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速精锻机生产效率高,而模具寿命相对较短,严重制约了该机高生产率的发挥。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热作模具钢CH95,可满足精锻机对模具使用的要求,延长模具使用寿命。该钢在与热作模具钢H11进行对比试验中表明,CH95钢含有Cr、Mn、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主要以M23C6、W2C等碳化物形式的存在,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冷热疲劳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新型热模具钢CH95在上海交大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EBT+LF+VD+ESR冶炼精炼工艺、钢锭高温扩散均质化技术、三镦三拔多向锻造技术、固溶双细化热预处理技术,获得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热作模具钢RX4,该模具钢的纯净度、均匀性和等向性均得到了有效地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RX4材料的组织、性能和在精锻模具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RX4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高温强度、及抗热疲劳性能。RX4精锻模具现场使用情况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其精锻模具的平均寿命较H13同类产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EBT+LF+VD+ESR冶炼精炼工艺、钢锭高温扩散均质化技术、三镦三拔多向锻造技术、固溶双细化热预处理技术,获得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热作模具钢RX4,该模具钢的纯净度、均匀性和等向性均得到了有效地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RX4材料的组织、性能和在精锻模具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RX4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高温强度、及抗热疲劳性能。RX4精锻模具现场使用情况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其精锻模具的平均寿命较H13同类产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轴承套圈精锻工艺过程;设计了精锻模具,论述了模具工作过程和结构特点;指出了该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生产实践表明:应用该技术生产轴承套圈,锻件质量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精锻齿轮弹性回复的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精锻齿轮弹性回复时的尺寸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模拟 ,提出了弹性回复时 ,模具尺寸的弹性修正量与弹性修正系数的概念 ,并求出了 45 # 钢在 80 0℃温成形齿轮时弹性修正系数kE 的值 ,从而使得对齿轮精锻模具进行精确的修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精锻齿轮弹性回复时的尺寸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模拟,提出了弹性回复时,模具尺寸的弹性修正与弹性修正系数的概念,并求出了45#钢在800℃温成形齿轮时弹性修正系数kE的值,从而使得对齿轮精锻模具进行精确的修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以轴对称圆盘类锻件为例,论述了在模锻锤上进行无飞边模锻的可行性,列举了应用实例并进行了效益分析和应用前景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锻造生产中的典型实例,论述基于自由锻-空气锤胎模锻造细长栓杆的方法,对细长栓杆的锻造胎模进行设计,并阐述细长栓杆胎模锻造工艺过程,同时,针对锻造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以便合理利用现有锻造设备,解决设备不足对生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对H11钢锻模液态模锻试验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原模具结构的不足,并进行了改进。模具设置了防飞溅装置、冷却系统及溢流装置。结果表明,得到的液态模锻制件的尺寸和性能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AutoCADR1 4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 ,建立摆辗件的三维实体 ;根据零件的三维结构特征和尺寸特征 ,借助CAD的并、交、差运算 ,进行摆辗模具及摆辗件坯料的三维实体设计。  相似文献   

15.
顺序成形模锻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顺序成形模锻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质量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介绍顺序成形模锻法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实例可知:顺序成形模锻法实现了从预锻(或预成形或制坯)到模锻终锻的金属成形顺序由传统的同步性独立成形转变为具有优化成形顺序的非同步性成形,锻件难变形区最小,锻造工艺性最好,“成形”和“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开发了一套锤上模锻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专家系统软件,根据锤上模锻的工艺特点,采用合理的知识表达形式,建立起具有专家水平的知识库,以黑板为中介实现过程化推理与反向推理相结合的推理方式,适应了本系统多层次、多目标的需要,并采用半自动知识获取形式完成对系统的维护。本文在西文操作系统下实现了汉字界面技术,使程序运行快速、灵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以涡旋盘动盘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动控制成形技术提出在凹模中分别添加背压阻尼和分流腔的两种成形工艺方案,通过DEFORM-3D软件对两种成形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背压结构,涡旋盘金属的流动性更好,但所需成形载荷较大,且凹模的等效应力和变形量较大;采用分流腔结构,所需成形载荷更小,凹模的等效应力和...  相似文献   

18.
赵积才 《锻压技术》2004,29(5):66-67
应用成组技术相似性原理,进行锻模成组设计。使几何形状、尺寸相似的零件的锻模能共用,节约了人力、物力,及时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在竞争中赢得市场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锻造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的写作特色。教材大量引用了国内外生产研发一线材料,适应净形和近似净形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反映当代最新锻造技术成就,适于拓宽学生思维、扩大眼界、强化学生的基础,进一步提高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教材定位准确,突出实用性。充分反映了金属塑性成形方面的新工艺、新模具,采用新名词、新概念、新知识,新成果、新观点。教材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特征和性能及现行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工程背景,理论联系实际,不但做到强调继承传统,而且推陈出新,厚今薄古,满足了国内锻造科技人员自学提高,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复杂弯轴类锻件辊锻-摩擦压力机模锻复合锻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轻轿车复杂弯轴类锻件现有生产工艺的诸多问题及该类锻件自身的技术特点,本文提出辊锻-摩擦压力机模锻复合工艺方案,介绍有关辊锻毛坯,弯曲毛坯,弯曲回弹,弯曲工序的合理安排等工艺设计要点及模具的合理结构与设计。本文中的工艺设计方法对其它复杂弯轴类锻件有普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