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酱油曲霉蛋白酶及其用于酱油酿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酱油生产蛋白质利用率,对酱油曲霉B和米曲霉进行了比较.通过酱油曲霉B和米曲霉所产蛋白酶的酶活比较;无机氮和拌水率对酱油曲霉B和米曲霉产酶的影响;无机盐对酱油曲霉B产酶的影响:米曲霉3.042和酱油曲霉B对大豆蛋白的消化能力及酱油曲霉B用于酱油生产的效果等试验.结果表明:酱油曲霉B能大量产生中性蛋白酶,所产碱性蛋白酶是米曲霉3.042所产的200倍,大豆蛋白消化能力也远高于米曲霉3.042,其蛋白质利用率比米曲霉高10%~20%,所产酱油口感不逊于米曲霉3.042生产的酱油.  相似文献   

2.
黄酒酿造中米浆水回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浸米过程中米浆水的变化情况及不同添加浆水量对黄酒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浸米时间的延长,米浆水中总酸和COD含量逐渐增加;浸米温度越低,酸含量越少.黄酒发酵过程中用新鲜米浆水替代部分投料用水,可以起到"以酸制酸"的作用,最适宜的浆水添加量为40%.  相似文献   

3.
米浆水对黄酒酿造和风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酶制剂替代麦曲,投料时米浆水的添加量分别为0、20%、40%和60%,进行黄酒发酵试验,对常规理化指标、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游离氨基酸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米浆水对总酸、甲醇、β-苯乙醇、乳酸乙酯和氨基酸类物质的影响较明显,而对其他醇类物质、酯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5.
酶法与曲法酿造酱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应用中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加酱油和采曲霉制曲法生产酱油的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酶法生产与米曲霉制曲工艺法酿制酱油的各项理化捐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酶法制酱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制成浓色酱油,或配制成不同花色酱油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胡健  张国华  张雨  毛严根 《酿酒科技》2010,(8):25-27,31
对米浆水回用技术在黄酒酿造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米浆水回用在黄酒酿造中的优点。结果表明,米浆水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助于提高黄酒中氨基酸态氮及β-苯乙醇的含量。同时,米浆水中含有的丰富有机酸也使各种酯类物质的浓度也有所提高。此外,添加米浆水后,酒精度等指标也略微提高。  相似文献   

7.
酿酒用米曲霉若干菌株的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内目前使用较广的米曲霉4#,5#,6#及日本生产用米曲霉菌株1#,2#,3#的产酶作对比试验,研究了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酸度和培养时间对产酶的影响,分析米曲霉制作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探索其最佳制曲条件。本实验三角瓶米曲霉糖化力可达1400mg葡萄糖/g曲·h,产酶最适品温为37~38℃,最适pH为5~6;用5#制的曲糖化力和酸性蛋白酶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8.
杨兰  赵谋明 《食品科学》2009,30(21):297-300
以提高酱油种曲孢子数和成曲酶活力为目标,在麸皮培养基的基础上,对酱油种曲培养基的外加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葡萄糖1.00%、氯化钙0.10%、硫酸锌0.05%、豆粕3.00% 的条件下孢子数可达(15.77 ± 0.49)× 109 个/g 干重,比对照组提高了84.87%。同时对优化种曲和利用该种曲制得的大曲的酶活力进行比较,表明种曲培养基的优劣对酱油发酵有重要影响,其中种曲酶活力提高25.04%,大曲酶活力提高17.40%。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诱导酶的生物合成机理,探讨了米曲霉生成蛋白酶的过程,认为提高曲料中的米曲霉对氮源营养的需求,是增加其分泌蛋白酶数量的关键,而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得以良好的生长,大量生成“二代”孢子,制曲工艺的调整应该围绕着这一思路展开。  相似文献   

10.
以米曲霉1228为发酵菌种,豆粕和麸皮为原料制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制曲工艺条件;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进行酱油酿造试验。结果表明:豆粕与麸皮以6:4配比,采用90%加水量和0.5%接种量制曲32 h,成曲的中性蛋白酶酶活为1473 U/g;发酵20 d后,测得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6.90 mg/mL,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为163.60 mg/mL,酱油色泽棕红,酱香浓郁。  相似文献   

11.
耐盐米曲霉CICIM F0899在酱油酿造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高盐环境的蛋白酶对酱油工业有着积极作用。该实验对1株产耐盐蛋白酶的米曲霉CICIM F0899在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同沪酿3042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酱醪发酵阶段,微生物代谢产酸使酱醪pH持续下降,影响了蛋白酶的活性,导致酱油中氨基态氮和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在180天时氨基态氮含量达到0.62 g/100 mL,比沪酿3042高11.11%。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检测出酱醪中7大类共4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酯类、杂环类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沪酿3042,而醛类物质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米曲霉CICIM F0899在氨基态氮含量和风味组成方面都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UE336-2米曲霉应用于酱油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该文叙述了UE336-2米曲霉的特性,论述了成曲中性蛋白酶活力比对照菌沪酿3.042米曲霉提高了l倍,酱油生产原料全氮利用率提高7.1%,同时还介绍了新菌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米酒糟酿造酱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用酒厂大米发酵后的酒糟代替部分豆粕为蛋白质原料,以沪酿3.042为菌种,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方法酿造酱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投料比、制曲时间和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4.
pH值及乳酸菌对米曲霉固态制曲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在固态培养条件下,不同的初始pH值及乳酸菌对米曲霉固态制曲过程的影响。以豆粕和麸皮(质量比为55∶45)为原料,1∶0.6的料水比,0.3%~0.5%的接种量接入沪酿3.042米曲霉种曲,33℃下制曲,定时取样测定固体曲的蛋白酶活力及孢子数。结果表明:适当偏酸性的环境有利于成曲蛋白酶的提高,培养基初始pH调节为6.5时米曲霉中性蛋白酶活力获得最大值(4 080±61)U/g干基,较对照组提高33%~37%;添加1.0%~2.0%乳酸菌,也同样起到改善米曲霉制曲过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醋含有多种有机酸、酯类、酮类和生物活性物质,长期食用具有保健功效。但食醋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浑浊或沉淀,严重影响其品质。文章通过分析液态发酵米醋上清液与沉淀的组分,采用酸性蛋白酶和糖化酶法对液态发酵米醋稳定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和糖化酶处理均可明显提高液态发酵米醋稳定性。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600U/g、反应时间为3h时,液态发酵米醋稳定性可以延长至少3周。糖化酶添加量为400U/g、反应时间为8h时,液态发酵米醋透光率增加了39.08%,放置5周时,其透光率仍为64.56%,较原醋高了11.60%。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米曲霉与非耐盐的乳酸菌——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共同制曲,研究了其对制曲过程中主要酶系活力和发酵过程中质量指标、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较米曲霉组有显著提高,而中性蛋白酶活和α-淀粉酶活没有显著变化。添加了乳酸菌后的酱油不仅提高了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总氮、还原糖的含量,同时酱油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及自由基清除能力都显著增加,而有机酸含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7.
对味精厂大米糖化后以残渣代替部分豆柏为蛋白质原料,以沪酿3.042为菌种,采用低盐固态发酵的方法酿造酱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投料比、制曲时间和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利用鲁氏酵母和曲霉联合发酵米渣制作生酱油,评价其对产品风味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鲁氏 酵母可以提高米渣生酱油谷氨酸、5-甲基-2-乙基-4-羟基-3(2H)-呋喃酮、4-乙烯基愈创木酚含量,增强还原力、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和·OH清除率等体 外抗氧化活性。米渣酱醪发酵至pH 5.0时接种0.025%鲁氏酵母发酵的生酱油品质最好,发酵45 d时,总氨基酸和抗 氧化氨基酸质量浓度较未接种组分别提高了24.76%和40.73%,还原力达到5 830.43 μg VC/mL。米渣生酱油的挥发 油、色素和截留分子质量小于10 kDa的组分均具有明显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并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