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提高凝固型酸豆乳的质构特性,改善发酵豆乳自身的缺陷,研究了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卡拉胶对酸豆乳质构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3,2}单纯形格子设计法对明胶、CMC、卡拉胶3种稳定剂进行复配试验,通过检测其硬度、黏度、持水率等,获得较好的稳定剂配比。结果表明,稳定剂添加总量为0.4%,其中明胶、CMC和卡拉胶的质量比为1∶0.75∶1.36时,可使酸豆乳的质构改良。  相似文献   

2.
经过改良后的变性淀粉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酸稳定性、价格低廉等特点,研究致力于寻找一种含变性淀粉的复配稳定剂,用于改善混合果蔬汁的稳定性。通过单体稳定剂测试筛选出羟丙基淀粉(HPS)、果胶、CMC进行复配研究,在两两复配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建立稳定性系数TSI值与3种稳定剂之间数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确定混合果蔬汁中复配稳定剂的最佳组合为:CMC 1.40 g/kg、果胶0.36 g/kg、HPS 2.24 g/kg,此时混合果蔬汁饮料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南果梨和牛奶为原料,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南果梨乳饮料基础配方。以沉淀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法优化南果梨乳饮料工艺,确定稳定剂最佳配比,并通过粒径分布法分析其稳定效果。结果表明:以35%鲜牛奶、15%南果梨汁、7%白砂糖、0.30%柠檬酸为主要成分配制的饮料风味最佳;3种单一稳定剂控制南果梨乳饮料稳定性的临界添加量均为0.30%;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CMC、卡拉胶和果胶复配稳定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19%,0.20%,0.15%,此时产品沉淀率达最小值0.27%,南果梨乳饮料稳定性最优。通过粒径分析证实,粒径分布在0.2~4μm之间的复配稳定剂较粒径分布在1~30μm范围的单一稳定剂可更好地稳定南国梨乳饮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果胶凝胶重聚集问题,拟通过寻找不同产物与其复配,并探索其凝胶稳定性机制。本试验以高酯橘皮果胶为原料,通过研究黄原胶、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及乳清蛋白与其进行复配,测定脱水率和聚集时间发现CMC/果胶体系的脱水率为0%,并且没有发生重聚集现象,说明CMC作为惰性外相能显著增强果胶凝胶稳定性。本文进一步通过测定CMC/果胶体系的质构特性、流变性和粒径研究其稳定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0.3%CMC与果胶复配体系的凝胶网络结构最为稳定,同时拥有最高的弹性模量与黏性模量,当剪切速率为1 000 r/min时,粒径最小(其50%以下的粒径为69.8μm)。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髙酯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沙棘果汁分层问题,选用果胶、阿拉伯胶、黄原胶、魔芋胶作为稳定剂,通过测定离心沉淀率与粒径大小,分析稳定剂 对沙棘果汁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选择3种稳定效果好的黄原胶、果胶及阿拉伯胶进行响应面试验,并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 分析添加稳定剂前后沙棘果汁的粒径分布的差异。 结果表明,在果胶添加量0.14%、黄原胶添加量0.14%、阿拉伯胶添加量0.24%时, 浑浊型沙棘果汁的离心沉淀率为0.45%;通过激光粒度分布仪分析显示,空白组90%粒径分布在8.95 μm以下,而添加最优复配组合 稳定剂的沙棘果汁粒径90%分布在4.92 μm以下,表明添加优化后复配稳定剂的沙棘果汁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在时果胶、CMC、PGA三种稳定剂单体影响酸乳饮料稳定性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2}单纯形重心设计法进行稳定剂的复配.复配的结果显示:当果胶、CMC、PGA添加量分别为0.083%、0.1%、0.14%.总的添加量为0.323%,此时酸乳饮料的离心率降低至2.11%,以此配方生产的产品稳定性较高,符合生产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酸豆乳作为植物性蛋白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为了改善发酵豆乳析水或稀薄等缺陷,保证酸豆乳的稳定性,使其以优良的品质迎合人们的需要,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黄原胶、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卡拉胶对发酵酸豆乳品质的影响,并采用{3,2}单纯格子设计法对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黄原胶3种增稠剂进行复配试验。通过检测其硬度、黏性、持水力并结合感官评价,得到较好的增稠剂配比。结果表明,3种增稠剂添加总量为0.4%,其中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黄原胶的质量比为1∶0.89∶1.06时,酸豆乳的品质优良。结果表明,增稠剂复配对提高发酵酸豆乳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色泽、香味、口感、组织状态为感官评分标准,旨在解决高脂醇香酸奶稳定性的问题。实验选用5种常用稳定剂的不同浓度作为单一稳定剂评分,筛选出适宜稳定剂,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复配稳定剂的最优配比。结果:适宜于高脂醇香酸奶的单一稳定剂为果胶0.15%、CMC 0.15%、黄原胶0.10%,通过进一步正交实验获得复配稳定剂最优配比为:果胶:CMC:黄原胶=0.15:0.15:0.10。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稳定剂对芦笋复合果蔬汁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一稳定剂的试验,发现黄原胶、果胶、CMC 3种稳定剂对芦笋复合果蔬汁的稳定效果较好,但是单一稳定剂很难解决芦笋复合果蔬汁长期稳定的问题.采用混合水平正交试验(L18(61×32))设计,对黄原胶、果胶、CMC3种稳定剂进行复配,然后通过6个月的贮藏实验,以相对粘度和浊度为测试指标,确定稳定剂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果胶0.04%,黄原胶0.06%,CMC 0.06 %.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8):197-203
为了研究不同稳定剂对葡萄籽鹰嘴豆复合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到最佳的稳定剂复配方案,以葡萄籽鹰嘴豆复合饮料为原料,通过添加黄原胶、卡拉胶、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海藻酸钠5种不同稳定剂进行单因素考察,以稳定系数、沉淀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稳定效果较好的3种稳定剂,利用响应面优化法进行复配稳定剂的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籽鹰嘴豆复合饮料中稳定剂添加量为海藻酸钠0.04%、黄原胶0.04%、果胶为0.03%时,产品的稳定性最优,稳定系数为98.877%,平均沉淀率为1.064%,试验得出的复配稳定剂能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高甲氧基果胶对酸性豆乳体系稳定的作用机理,通过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果胶,研究在pH值由7.0~3.0降低过程中大豆蛋白的粒径、ζ-电位以及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体系pH<6.0时,果胶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大豆蛋白胶粒上,阻止了大豆蛋白颗粒在酸性状态的聚集。果胶质量浓度≤0.2 g/100 mL,质量浓度1.5 g/100 mL的大豆蛋白聚集,体系失稳;果胶质量浓度≥0.4 g/100 mL,质量浓度1.5 g/100 mL的大豆蛋白体系在一定pH值内稳定,果胶质量浓度越大,稳定性越好。酸性大豆蛋白体系的稳定性与大豆蛋白和果胶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以及果胶质量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NO处理对采后莲雾果实絮状绵软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维亚  吴光斌  陈发河 《食品科学》2016,37(18):208-215
探明NO处理对采后莲雾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絮状绵软进程的影响。以台湾‘黑珍珠’莲雾果实为材料,用不同用量(5、10、20 μL/L)外源NO熏蒸处理莲雾果实,以0 μL/L NO熏蒸处理作对照,研究其对采后莲雾果实生理及品质、细胞壁代谢及木质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用量外源NO熏蒸处理能够显著抑制莲雾果实贮藏过程中絮状绵软指数及质量损失率的上升,保持果实硬度,延缓果实纤维素含量的下降,10 μL/L NO显著降低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同时,不同用量外源NO熏蒸处理能够延缓果实木质素含量的上升,10 μL/L NO显著降低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絮状绵软指数与质量损失率、果肉硬度、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与原果胶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NO处理能够抑制细胞壁类物质降解酶活性,延缓采后莲雾果实絮状绵软进程,延长果实贮藏期,其中以10 μL/L NO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张莉丽  崔宪  马微  刘容旭  韩建春 《食品科学》2014,35(15):141-144
以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短乳杆菌(L. brevis)、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 rhamnosu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 bulgaricus)分别发酵豆乳,测定发酵期间pH值、滴定酸度、游离氨基氮,发酵结束后的活菌数和质构参数,并且对所得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前5 株菌发酵豆乳的pH值显著下降,而L. bulgaricus下降缓慢,发酵24 h pH值仅为5.2。这6 株菌发酵产品的活菌数均达到1.0×108 CFU/mL以上。结果表明L. casei、L. brevis、L. acidophilus和L. plantarum发酵得到的产品的坚实度、稠度、黏度、黏附性指数均较高,感官评定结果表明这4 株菌发酵豆乳产品得分均较高,容易被消费者接受,适合用于生产发酵豆乳产品。  相似文献   

14.
徐伟  王贵新 《食品科学》2016,37(4):68-72
研究均质条件对毛酸浆果汁粒径分布及果汁稳定性的影响。在均质压力、温度、次数对果汁稳定系数、离心沉淀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高压均质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均质压力20 MPa、均质温度45 ℃、均质2 次时,毛酸浆果汁稳定系数为0.798,离心沉淀率为2.10%。在该工艺条件下,利用纳米粒度仪对毛酸浆果汁均质前后粒径大小分布进行比对,均质前果汁粒径分布在0.260 1~4.96 μm范围,含量为100%,平均粒径为4.561 μm;均质后粒径分布则为1.018~4.548 μm(含量为96.5%)和0.138 7~0.793 5 μm(含量为3.5%),平均粒径为1.963 μm。同时,对均质前后果汁颗粒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均质后果汁细胞碎片明显增多,呈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15.
选用牛乳和椰果果粒为原料,对产品稳定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配方。实验发现对于普通果粒酸性含乳饮料,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同时结冷胶对果粒悬浮的作用也比较明显。通过实验筛选出较好的稳定剂组合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4%,结冷胶0.14%,果胶0.14%,海藻酸丙二醇酯0.03%。并验证了产品在保质期内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稳定剂配方达到了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低温花生粕为原料,利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花生分离蛋白,继而制备花生蛋白饮料,考察自制花生蛋白饮料的稳定性,并研究其氮溶指数、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 9.5、碱提温度55℃、料液比1∶11(g/mL)、提取时间2.5 h,此条件下花生分离蛋白提取率可达90.2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其中包含花生蛋白所有特征条带。花生蛋白饮料的平均粒径(D[4,3])为4.31μm,稳定性分析仪测出粒子动态变化斜率(Slope)值为26.66%/h。低温花生粕制备的花生蛋白饮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为花生粕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东华  潘园园  李根 《食品科学》2014,35(20):217-219
蛋白质含量是豆浆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实验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获得83 个真伪豆浆的光谱,并对光谱图和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以蛋白质为主要定性指标的豆浆品质等级划分的可行性,建立豆浆品质定性判别的标准。结果显示:在波长742.59~810.96 nm范围内,随着豆浆样品蛋白质含量的升高,吸收光谱峰值变化越大。实验选取OD810.96 nm与OD742.59 nm做光密度差值分布图,根据83 个校正集样品的光密度差值分布图,确定豆浆两级判别的检测标准为:ΔOD742.59~810.96 nm大于0.062 9时,豆浆为不合格豆浆;ΔOD742.59~810.96 nm小于或等于0.062 9时,豆浆为合格豆浆。根据该判别标准对37 个预测集样品进行判别,17 个不合格豆浆全部被判别,正确判别率100%,20 个合格豆浆中有2 个被误判成不合格,误判率10%,预测结果准确率较高。实验应用光密度法进行豆浆品质的评价是可行的,方法简明、结果可靠,可为豆浆品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发酵型酸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酵型酸乳饮料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保健饮料,但稳定性较差。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稳定剂对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酵乳含量为50%时,耐酸CMC和果胶可以使体系稳定:耐酸CMC与瓜儿豆胶复配时,异味较重;CMC与黄原胶、果胶复配会产生微黄色;耐酸CMC0.3%和阿拉伯可尔0.1%时酸乳饮料口感细腻,稳定性也很好,是酸乳饮料的一个很好的稳定剂配方。  相似文献   

19.
以糯玉米(京甜紫花糯)为试材,研究低氧胁迫下其籽粒发芽期间淀粉特性变化,筛选了高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玉米保健饮料的稳定剂及产品配方。结果表明,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72 h,GABA含量增加12.2 倍,达0.65 mg/g,淀粉含量显著下降,淀粉糊透光率降低27.8%,淀粉持水性、持油性和乳化性均增强,淀粉乳化稳定性降低7.4%;玉米匀浆最佳料液比1∶8,最优复合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03%、藻酸丙二醇酯0.09%、海藻酸钠0.04%和黄原胶0.06%,其饮料静置沉淀率最低,仅为3.7%;白砂糖添加量为4.8 g/100 mL和体系pH值为4.6 时,模糊综合评价表明该高GABA玉米饮料达到“容易接受”级别,符合消费者饮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乳清粉为原料研制出益生菌发酵乳清饮料,优化了包括菌种配比、发酵条件和稳定性在内的工艺与配方。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配比为1:1、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8h时,益生菌发酵乳清饮料风味最好。稳定剂的配比为:CMC0.25%、PGA0.15%、果胶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