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宣义 《砖瓦》2012,(12):40
泥缸是砖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泥缸里面的泥缸衬套与螺旋绞刀相结合,承接着绞刀封闭段输送泥料和挤压泥料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砖坯的质量和砖机的使用性能。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螺旋绞刀在输送和挤压泥料过程中与泥缸衬套产生摩擦,使泥缸极易发热。再因制造产生的误差,加上摩擦磨损加大了泥缸衬套与螺旋绞刀的间隙,产生返泥现象也会使泥缸发热。  相似文献   

2.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制砖机组的挤泥机的结构设计,其特征是在挤泥机从泥缸入口段至压缩机头阶段的结构采用泥缸入口段[7]的直径小于封闭泥缸[8]的直径,同时,在从受料箱和泥缸入口段至缩机头中的螺旋绞刀的直径也与泥缸入口段的直径和封闭泥缸的直径相应变径,即处在封闭泥缸中的螺旋绞刀[10]直径大于处在受料箱和泥缸入口段中的螺旋绞刀[10]直径。另外在压缩机头[9]内外壁之间和与压缩机头相邻的封闭泥缸缸  相似文献   

3.
刘鹏 《砖瓦》2003,(4):35-35
我厂在 1982年买了一台海城某厂生产的 5 0型挤出机 ,其质量较差 ,泥缸与主轴不同心 ,泥缸摇头现象较严重 ,多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许多改造 ,经调整基本可以使用。该 5 0型挤出机主轴悬臂端是六方形 ,其螺旋绞刀分为三节 ,因买不到螺旋绞刀 ,我厂自力更生在六方主轴上焊三个衬套 ,其长度与每节螺旋相同 ,其衬套用 18~ 2 0mm钢板焊接而成。为什么不用螺旋传动套外加螺旋管呢 ?因为螺旋管壁厚要求 2 0~ 30mm ,直径又小 ,我们没有加工手段 ,故用 18~ 2 0mm钢板焊好后 ,再将建材厂买回来的螺旋叶焊在衬套上 ,螺旋绞刀即成了。螺旋绞刀在轴上装…  相似文献   

4.
陈鹏雄  陈虹瑜 《砖瓦》2003,(4):38-40
《砖瓦》1993年第 3期刊载了“与挤泥机转速相关的几个因素” ,通过 10余年的不断实践 ,笔者认为有必要再进一步探讨。挤泥机是制砖生产的主机。很多单位在转速高产量也一定高的片面观点指导下而追求高转速 ,结果造成产品质量差、电耗高、机件磨损快、泥料回流多 ,挤出效率低的不正常状态。因此 ,须对挤泥机转速的相关问题作较全面的考虑、分析研究 ,采取措施予以逐步解决 ,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1 转速与泥缸直径现有泥缸直径 4 0 0mm的挤泥机转速为 4 0~5 5rpm ;泥缸直径 4 5 0mm的挤泥机转速为 36~ 4 5rpm ;泥缸直径 5 0 0mm…  相似文献   

5.
王艳 《砖瓦世界》2009,(1):49-51
1螺旋绞刀的失效 1.1螺旋绞刀和泥料之间的运动 在分析螺旋绞刀失效形式之前,首先对螺旋绞刀和泥料之间的相互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假设泥料处于理想运动状态,即泥料只有沿着泥缸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而没有圆周方向的运动。图1为泥料在螺旋绞刀作用下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挤泥机是所有砖厂的主要设备,也是不可缺少的设备,而挤泥机摇头问题是许多砖瓦企业厂家最头痛的事。产生摇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a.经过一段时间生产以后,泥缸衬套与螺旋叶片间隙逐渐增大,而泥料挤出时是由泥缸底部挤出,用力在下面,上面的空腔间隙就会出现返泥、压迫主轴在泥缸内上下左右用力不均,久而久之,就会加大定位盘和定向轴承摩损,造成摇头。  相似文献   

7.
李波 《砖瓦》1998,(6):29-31
2 工作原理电动机13经窄V三角带12带动气动离合器11,由气动离合器传递给减速机10,经减速后分别驱动主轴9和压泥板轴8.进人受料箱4的泥料,经泥缸3、机头1、机口2被挤成合乎要求的泥条.为减小挤出时机头、机口处的动力消耗,在机头、机口人口处装有高压润滑系统,不仅显示挤出压力,而且监测制品生产是否始终稳定在同一质量水平上.减速机输出轴与主轴采用夹壳联轴器连接,为确保轴承及密封件的润滑,在联接件5装有永嘉流遍润滑系统,配有独立的油环泵系统抽真空,真空度≥93%.3主要技术特征a.该机挤出压力大,最大挤出压力40kg/cm~2,能真正适应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炉渣、劣质土等原料的成型.b.为减小挤出阻力,提高砖坯外观质量,在机头.机口处设有高压润滑系统,为实现快速换芯具,采取双机头、双机口设计.C.主轴与轴承组的组合设计更为巧妙,主轴只传递扭矩不承受轴向力;绞刀轮缘与泥缸衬套阻尼条的设计可更好地防止返泥,以提高挤出效率;绞刀变径采取突变的,使加工更方便简单;变换双线绞刀可取得不同的压缩比和产量.d.减速机为中硬齿而专用减速机,压泥板轴.主轴均由减速机直接传递,使受料简化,并设有独立的润滑系统.c.为提高设备工作性能和效率,减少维修及各种辅助时间,该机所有易损件均采用耐磨材料,材料硬度  相似文献   

8.
“螺旋纹”是当前采用湿法塑性成型工艺生产普通粘土砖的主要缺陷之一。泥料在泥缸中,随着绞刀的转动,在弧形曲面的压力作用下,源源不断地向机口挤出,成为致密具有规则尺寸的泥条。泥料在泥缸内运动的过程中,受力是不均匀的,即沿中心线速  相似文献   

9.
<正>在螺旋挤出机中泥料被旋转的螺旋绞刀推动前进,克服机头、机口、芯具(挤出多孔和空心砖时)的重重阻力,在挤出机口时成为所需形状的密实光滑的泥条。泥料前进的动力来源于螺旋绞刀叶片对泥料所产生的轴向推力,与此同时泥料还不可避免的随  相似文献   

10.
泥料的塑性     
曹世璞 《砖瓦世界》2008,(10):54-56
泥料形成可塑性泥团的过程是:全干的粉状泥料,开始加少量水并混匀,其物理性能变化不大,并没有显现出塑性,仍为松散状态.继续加水混匀,泥料开始出现粘结,显现一定的塑性,但稍加外力,粘结的泥料立即散开,此时继续加水混匀,泥料成为可塑状态,取消外力而不变形,此时泥料的含水率叫塑性限度,简称塑限.如果此时继续加水混匀,泥料越来越软,直至成为可以流动的泥浆,这时泥料的含水率叫液性限度,简称液限.显然只有泥料的含水率介于其塑限和液限之间才能被挤出成型,这一范围越广泥料的成型越容易,反之则困难.人们把液限和塑限之差叫塑性指数,作为衡量泥料成型的一个技术参数,写成公式就是:泥料的液限-泥料的塑限=塑性指数.  相似文献   

11.
曹世璞 《砖瓦》1995,(5):14-14
在螺旋挤泥机受料箱上部的两侧(或一侧)装有压泥板.压泥板常用厚度为10~14mm的钢板制成,其作用仅仅是把进入受料箱里的泥料“压入”受料段螺旋绞刀的空间,以加快泥料的进入速度而保证挤泥机的产量.由于此处的泥料十分松软,需力不大,在工艺上又要求压泥板顶端与螺旋绞刀的边缘保持最小的间隙,以免因泄漏泥料而降低了压泥板的效率.其结果往往因混在泥料中的硬物(石子或螺钉等金属物)一旦卡在压泥板和螺旋绞刀之间的窄缝里,轻则把压泥板、轴、轴承座、齿轮打坏,重则连螺旋绞刀、受料箱的内村板一齐打烂.这类事故在许多砖厂早已是屡见不鲜的了.  相似文献   

12.
曹世璞 《砖瓦》2002,(6):14-14
制坯工大多有这样的经验 :挤泥机刚开动时机器是冷的 ,挤出泥条正常。随着生产的进行 ,机头、机口和封闭泥缸的温度逐渐升高 ,泥条也慢慢热起来了 ,一旦泥条、机头十分烫手并大量冒蒸汽时 ,在常温静停状态下也会在砖坯条顶面上出现横向裂纹 (垂直于挤出方向上的裂纹 )。严重时 ,泥条一出机口就频频开裂、喷汽。如此时停机 ,等机器完全冷却后再次开动又“一切正常” ,若继续运行 ,就又是升温、烫手、冒汽、泥条开裂 ,而且泥条挤出速度越来越慢 ,这一问题也愈来愈严重。这是因为松散的泥料在泥缸里是被旋转运动的螺旋绞刀反复揉、搓、捏、挤中…  相似文献   

13.
杨宣义 《砖瓦》2015,(3):37-3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T 343.1~343.2-2003《真空挤出机》,对双级真空挤出机上、下级挤出部分的螺旋绞刀外缘与衬套之间的间隙做了详细规定:整体式绞刀结构外缘与泥缸衬套内壁的最大间隙挤出端绞刀直径小于500 mm的应不大于4 mm,大于或等于500 mm应不大于8 mm;浮动轴结构绞刀下缘与泥缸衬套内壁不碰擦,上缘与衬套内壁最大间  相似文献   

14.
泥料的塑性     
1 塑性的概念 塑性,是烧结砖挤出成型时对泥料性能的基本要求,塑性太低的泥料挤出成型时极为困难,塑性太高的泥料在干燥过程中又十分麻烦.  相似文献   

15.
郭建东 《砖瓦》2000,(2):33-34
目前 ,各挤泥机生产厂家在设计挤泥机上级部分时 ,在动力传动方式的选择上大部分为图 1所示的结构。动力由窄V带传递到气动离合器 ,再经减速器减速 ,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搅拌抽Ⅰ ,搅拌轴Ⅰ在运转的同时 ,又通过齿轮带动搅拌轴Ⅱ转动 ,从而实现了搅拌轴Ⅰ、搅拌轴Ⅱ以相同转速且反向的运转 ,达到搅拌泥料并输送泥料的目的。这种传动方式有安装方便 ,齿轮箱结构相对简单 (只用两盘轴承 ) ,仅用一个联轴器等优点。图 1 挤泥机上级传动部分常用结构1—搅拌轴Ⅱ ;2—搅拌轴Ⅰ ;3—搅拌刀 ;4—搅拌斗 ;5—齿轮箱 ;6—联轴器 ;7—减速器 ;8—…  相似文献   

16.
饶良猷 《砖瓦》1995,(2):18-19
1 压泥装置压泥装置是挤泥机不可缺少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由压泥板、压泥板轴、轴承和密封件组成.压泥板轴两端均装有轴承,且此轴承是装在主机受料箱前后壁的轴承室内;而受料箱前后壁的轴承孔内侧都装有密封元件.压泥板轴后端还装有齿轮,是主机主轴上的盆形齿轮带动而旋转的(见图1).  相似文献   

17.
制坯工大多有这样的经验:挤泥机刚开动时机器是冷的,挤出泥条正常,电机负荷也不高,随着生产的进行,机头、机口、封闭泥缸的前端及泥条的温度逐渐升高。一旦泥条、机头十分烫手并大量冒蒸气时,砖坯即使在常温静停状态下也常会在条、项面上出现横向裂纹。严重时,泥条一出机口就频频开裂、喷气,同时电机负荷也同步上升。如此时停机,等机器完全冷却后再次开动又一切正常,继续运行,就又出现升温、烫手、冒气、开裂。而且泥条挤出速度越慢,这一问题也越严重。这是因为:松散的泥料在泥缸里被旋转运动的螺旋绞刀在反复揉、搓、捏、挤的过程中前进并…  相似文献   

18.
李密芳 《砖瓦》2004,(7):14-14
德国瀚德乐公司最新推出了高产量多泥条挤出的高的等级挤出机———E75。该挤出机的压力段泥缸直经为75 0mm ,其允许使用挤出压力为2 5巴(bar) ,在该挤出压力的挤出密实的湿泥条体积为4 5m3/h ,可装备日产量为10 0 0t烧成制品的工厂(每周工作7天,每天两班)。在砖瓦工业中,一般用于小规格产品的挤出机的螺旋绞刀直经为2 5 0~35 0mm ;用于中等尺寸和较大尺寸的产品所使用的螺旋绞刀直经在4 0 0~6 0 0mm。在上世纪6 0年代使用的泥缸直经最大是4 5 0mm ;到上世纪80年,泥缸的直经发展到了5 6 0mm的压力泥缸,直到后来可提供系列的挤出机,最大为…  相似文献   

19.
正在螺旋挤出机运行中,泥缸里的泥料被螺旋绞刀不停地搅动翻滚、挤压,推向机头,挤出机口成为尺寸规范的泥条。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泥料颗粒之间互相摩擦,泥料还要和绞刀、泥缸、机头、机口的内壁摩擦,这些都要产生热,使泥缸升温,这是不可避免的。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热量随泥条一同被挤出机口,泥缸表面虽然发热,但不烫手,这是正常的。如果泥料在泥缸里翻滚、搅动的运动量大于其推向前进的运动量,泥条挤出速度缓慢,其所带出  相似文献   

20.
陈钰 《砖瓦》2011,(6):28-30
砖机正常运行的挤出部分,应该是运行平稳、无噪音、机头基本不摆动,出泥条均匀、光滑,泥条的断面无螺旋纹和泥缸体不出现过热,其常见的故障有以下几种。1不吃料泥料不下去,甚至出现"返泥"。这时,泥缸常会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