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律 《住宅科技》1990,(1):35-35,40
住宅设计中为了获得较多的南向居室,多数将楼梯问设置在北边,并直接利用楼梯问底层出入,俗称北梯北入口。一般北入口底层楼梯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双跑回龙,利用一至二层楼梯平台底下进出(见图1)。按规范住宅的层高不大于2.8米,而平台梁下净空应大于2米,这样第一梯段的处理是相当困难的。而利用室内高差也只能抵消平台梁的落高,第一梯段要从正常的1.4米(2.8米层高的一半)提高到  相似文献   

2.
总说明 本说明书系作为施工图的补充说明.有关材料规格、质量标准及施工程序,除应根据本施工图及说明书的规定外,尚应按照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并参照一号实验住宅三、四、五大型及幸福村周转房第一期工程施工说明书办理. 建筑位置为幸福村周转房街坊内之东4(北入口)及南8(南入口),相对标高±0—绝对标高4115(两型均同,详见该街坊总平面施工图纸). 本工程商店外廊均需延长与附属平房相联,联结处做法另见附属建筑施工图. 本工程为四层混合结构楼房两栋,包括全部土建、室内设备及室内电气工程.底层商店内柜台等装修及室外工程不在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南北两排住宅楼相对围合成院落的小区组团设计比较多见(图1).映射出中国传统民居的风格,也适应现代居住小区的管理,对建筑环境的营造有积极的意义。这种组团式条形建筑中有一半座北的住宅楼将采用南入口,但是我们看到在住宅楼的平面设计上,目前许多座北楼出入口的处理手法是底层由南面开辟单元门厅,二层以上仍设置北楼梯。此种处理方法设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交通不够顺畅.因楼层的层高关系,门厅遇梁碰头现象屡屡发生等。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住宅通用图《SZ-8H-811》(以下简称811住宅)是在我院79住宅的基础上,经过两年多的实践,逐步修改完善的,也是我院79年住宅设计方案竞赛的最佳方案。在80、81两年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共建造了约25万平方米,受到有关厂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单位的好评。因此,省建委、标准设计办公室决定委托我院将79住宅编成陕西省住宅通用图集,现已完成。为了方便设计人员的选用和有关单位的了解,特将811住宅设计情况介绍如下:基本平面有一梯三户的 A 单元和一梯二户的 B单元两种。为适应城市建设需要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南、北入口两种类型。室内外高差为0.7米和0.3  相似文献   

5.
晓宾 《华中建筑》1993,11(4):35-38
化学楼坐落在该校西区、基址东西宽61m,南北长62.5m。东、南两边为林荫道,北临学校田径运动场,西至西一教学楼。化学楼主体为条形,南北向。附体为疏散梯,厕所和洗涤室三者组合,紧挨主体电梯厅北侧,结合成“”形平面。1~9层为实验室,建筑面积8048m~2;主入口门廊101m~2;半地下室和10层风机廊层高为2.19m;建筑面积分别为894m~2和810m~2;第11,12层为电梯修理间和水箱间,建筑面积分别为69m~2和121m~2;建筑底层室内标高比室外地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存在较长的低温期,严重影响了以生物处理工艺为主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行。以吉林省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冬季低温时期,通过拱棚式结构并外覆高质量塑料膜的形式,对采用水解/AICS(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法)工艺的生物处理设施进行防寒保温,重点研究了该保温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并对防寒前后的污水处理效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该防寒保温技术措施用10 d时间即可建设完成,总投资仅为40万元。生物处理池中水温显著升高,从5~8℃增加到9~10℃,污泥浓度从2 000 mg/L提高到2 670 mg/L,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8.6%和10.4%以上,实现了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在低温条件下的稳定运行。该防寒保温技术措施具有投资省、施工快、效果好等显著特点,可为我国东北地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瑜 《中国电梯》2014,(16):38-39
2013年10月,我市某住宅小区电梯安装结束报我院进行验收。该小区由我市某设计院设计,小高层共设计有12台12层电梯,电梯为单通门,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地面一层为架空层。一梯两户,每户有两个入口,北入口通公共楼梯,南入口通电梯公共候梯厅,地下一层、地面一层公共楼梯与电梯公共候梯厅可以走通,二至十一层公共楼梯与电梯公共候梯厅不相通。此设计据设计院称参照及引入了台湾楼盘的设计新概念,能增加用户的私密性(如图1)。  相似文献   

8.
王静 《福建建材》2011,(3):74-75
通过对现浇梁冬期施工防寒保温工作的准备、组织及技术、安全保证措施等的论述,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切实可行的城市现浇梁冬期施工防寒保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南到北     
李浩 《现代装饰》2007,(8):128-129
自北而南,是他的历程,由南到北,却是思想的回归。 相隔千山万水,用心灵来眺望故都,当两种不同的文化撞击想闪亮在前方,这样觉得。舍弃不需要勇气?思想的回归,心激荡了,如涟漪一样,一圈圈漾开。北人南地,理却是一条漫长的路。不断领悟与回溯。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2014,(5)
结合太原市某小区一栋一梯两户三单元的六层建筑节能工程,设计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运用耗能分析理论对其进行建筑耗能分析。分析表明: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满足太原市建筑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侗族聚居在贵州、湖南、广西省交界地带。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属于侗语南部方言区,习称"南侗",相较于"北侗"更具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通道侗族的住宅建筑属干栏系民居,结构方式为穿斗式,具有底层架空、以柱承重、梯上楼居的形式特征~([1])。侗族称掌握建屋本领的师傅为"墨师"。墨师建造技艺的传承为师徒传袭的传统方式。墨师本人既是技艺的载体,又是技艺传承的主体。侗族建造技艺鲜有文字和图像记录,徒弟只能通过师傅的口传心授来习得建造知识  相似文献   

12.
生土地坑窑是深潜于黄土塬下的一种窑居形式,具有"冬暖夏凉"、保温隔热等生态优势,其中入口门洞是连接地坑窑院和塬上地面的唯一交通枢纽,它的空间构造比较复杂,其结构安全性关乎着整个窑居的安全,在地坑窑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全面探讨生土地坑窑入口门洞的构成和受力机理,进行了入口门洞的构成分析,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生土地坑窑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选取入口门洞有限元模块分析其受力变形规律,得到入口门洞的结构薄弱部位,为入口门洞的前期建造及后期维修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Dest-h软件建立太原市某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一梯两户3单元6层住宅建筑模型,对该住宅建筑模型的住户进行在邻室采暖和邻室不采暖情况下的能耗分析。研究表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框架结构保温体系在分户热计量中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泡孔结构形式,探讨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隔热等物理特性以及动力性能,介绍了其在工程结构防寒、隔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隧道运营年限的增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害,隧道病害会严重影响通行质量,甚至危及行车安全。以太旧高速公路北茹隧道为例,对其发生的渗漏水、衬砌开裂、表面脱落、排水沟冻结堵塞等各种典型病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病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几种不同病害分别提出处治措施:对结构性的开裂,改进了传统的套拱加固方法,减小了套拱对隧道限界的入侵;针对裂缝的不同成因及形式,分别采用粘贴法、注射法、注浆法进行处治;对排水沟采用了加热保温措施防止冻结。可为既有隧道的病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合理选取考虑踏步影响的板式楼梯梯板计算单元,采用单位荷载法推导出计算单元在两端弯矩作用下的挠度最大点位置及最大挠度计算公式。以求得的最大挠度与相同受力条件的等截面板最大挠度相等为条件,计算楼梯梯板的等效厚度,并给出常用尺寸梯板的等效厚度。通过分析受弯构件挠度计算方法,认为可采用等效厚度代替梯板厚度用于挠度计算,从而解决计算值偏大,梯板厚度设计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冬 《山西建筑》2008,34(15):141-142
通过对现浇梁冬期施工防寒保温工作的准备、组织及技术、安全保证措施等的论述,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切实可行的城市现浇梁冬期施工防寒保温的方法,以确保冬期施工的现浇梁质量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商务区C4栋外幕墙采用圆弧、折线、平面相结合的单元幕墙形式,北立面为竖明横隐折线形单元幕墙、南立面为竖隐横明平面单元幕墙;东、西两面为平面与折线单元幕墙,中间用200 mm宽的铝板线条隔开;东南与西南角为竖隐横明平面圆弧单元幕墙,东北与西北为进出圆弧竖明横隐单元幕墙。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工程不同形式的单元幕墙系统以及关键节点位置的防水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郝进锋  吴凤山  姜伟 《山西建筑》2008,34(17):30-31
从房屋的平面布置、阳台的设置以及建筑构造等方面论述了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如何做好防寒保温设计,分析了防寒保温设计中几个关键因素的影响,指出解决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1项目简介国家大剧院北门厅吊顶改造工程项目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长安街2号国家大剧院的北入口,施工面积约为1900m~2。2016年10月,为了迎接同年12月22号的国家大剧院年庆活动和12月31日的新年音乐会,国家大剧院启动了对北入口大厅公共区域吊顶的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工期仅两个月不到,时间短、任务急。该工程吊顶升级改造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原吊顶拆除、吊顶内电气配管穿线、照明灯具安装、喷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