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基于网状关联分析的网络蠕虫预警新方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通过对网络蠕虫行为模式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网状关联分析的网络蠕虫预警的新方法,并设计了预警算法,建立了网络蠕虫预警模型和基于预警算法的原型系统,最后给出相关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与现有的网络蠕虫检测方法相比校,新方法更加有效,而且能够预警未知的网络蠕虫。  相似文献   

2.
网络蠕虫的检测是防范网络蠕虫的第一步,对防范的成功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常见的网络蠕虫检测算法的研究,将其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一种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宏琳 《电子世界》2014,(17):70-71
对网络上计算机系统的扫描是网络蠕虫传播的第一步,网络蠕虫扫描算法是研究蠕虫传播特性的一个基础环节。通过对常见的网络蠕虫扫描算法的研究,将其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一种扫描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网络蠕虫能利用系统漏洞自动传播,造成网络拥塞,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利用Honeypot来对抗网络蠕虫是目前的一种有效技术,但是现有技术主要还局限于只采用Honeypot,检测效率较低。论文在基于Honeypot对抗网络蠕虫的基础上,结合NIDS和防火墙技术,提出了一种对抗网络蠕虫的集成联动方案。针对典型网络蠕虫的实验表明,基于该方案的网络蠕虫联动对抗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对付网络蠕虫的攻击。  相似文献   

5.
基于本地主机传播行为的蠕虫预警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俊峰  张弛  刘涛  李宁 《通信学报》2007,28(5):80-89
对于利用漏洞扫描技术传播的蠕虫进行预警,传统方法存在着诸如无法区分P2P数据流,无法检测利用多个端口传播蠕虫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对网络蠕虫行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并建立了基于该算法的预警模型。最后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各项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新方法能更有效的预警未知的网络蠕虫。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蠕虫流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网络蠕虫病毒的传播特点和已有的检测方法,针对慢速传播蠕虫病毒,提出了基于流量异常传播序列的检测算法,并通过分布式系统结构,综合多个子网的检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模拟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根据流量特征,在蠕虫病毒慢速传播的早期检测到该病毒的传播行为,并获得传播所用网络协议和目标端口。  相似文献   

7.
网络蠕虫通过自我复制,破坏目标系统,拥塞网络,对互联网络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通过对蠕虫病毒程序的传播流程及行为特征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实时监测检测机制的防御网络蠕虫攻击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在操作系统底层函数被调用的时候就能及时地发现网络蠕虫攻击并阻止网络蠕虫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蠕虫作为当前互联网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安全威胁之一,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体现网络蠕虫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针对当前网络蠕虫技术研究领域的热门方向,整理并分析了蠕虫传播模型和蠕虫软件仿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并对多种新型的网络蠕虫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网络蠕虫技术研究的新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的网络蠕虫检测系统大多不能有效快速检测慢速蠕虫的问题,本文提出使用本地失败连接分析(LF-CA)算法在蠕虫传播早期高效实时的检测本地局域网内的蠕虫,并在全局上建立可扩展性强非集中式的基于Chord算法的全网协作P2P检测机制,以信息共享的方式对慢速传播蠕虫进行检测。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LFCA算法对本地网络的快速蠕虫有高效的检测效果和较低的误报率,证明了基于P2P技术进行信息共享协同检测比单点检测能更快更有效地检测到慢速蠕虫。  相似文献   

10.
根据网络蠕虫攻击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失败连接分析的网络蠕虫早期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分析失败连接流量分布和正常状态的偏离度来检测蠕虫,通过分析失败连接集的自相似度进一步降低蠕虫检测的误报率。基于原型系统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实时检测未知类型的网络蠕虫攻击,分析蠕虫扫描的网络传输特征和网络内可能感染的主机列表。和已有方法相比,该系统对蠕虫的早期扫描行为更加敏感,并具有更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11.
赵静  赵吉文 《电子技术》2010,47(8):78-80
引入图像位移计算方法对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进行了检测。分析了自相关算法的原理并提出了改进算法,并设计了线阵CCD图像采集系统,构建了图像实时处理软硬件平台,并对测试系统进行了标定,实现了电机转子位置的瞬时位置和速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好,对电机实时性高精度控制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线路板行业的发展,国内外客户对线路板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线宽的检测不再仅限于对线宽平均值的检测,还需要检测出线宽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文章对线宽最值算设计进行简介,并通过实验对算法可行性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该最值算法具有逻辑可行性,且精度在一个像素3微米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PCB检测行业增添一新的检测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孙万麟 《电子技术》2010,47(8):74-75
文章在双模噪声背景下,为了改善信号检测性能,利用多尺度小波包变换良好的时频局部分析能力对双模噪声中弱信号进行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包检测系统不仅具有计算量小、算法比较简单和实时性较强的特点,而且比传统的高阶统计量和经典检测的检测性能都优越。  相似文献   

14.
在无缓存的全光OBS网络中由于相互竞争而被丢弃的数据突发是造成其高丢包率的主要原因,而分组调度策略可以从整体上改善OBS网络的这种缺点。本文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分组调度映射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图的分组调度算法,该算法相对简单且容易实现,能够较好地解决OBS网络中由于数据突发的无序竞争所致的丢包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及其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仿射变换在PCB在线检测中解决了因成像系统或板翘曲引起的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PCB孔径孔数检查系统中,标准图像和待测图像采用基于特征点的配准,以图像上对应坐标点为特征点,建立仿射变换模型,求出两幅图像特征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图像间的配准。通过该算法在爱思达PCB孔径孔数检查机系统中的应用,提高了系统对成像误差和板翘曲的检查能力,实现了该种设备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电路元器件的参数漂移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电子系统的容差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运用进化的方法进行电路的容差设计。传统方法所设计的容差电路因容差范围小而影响电路的容差性能。本文将遗传规划与主动偏差思想相结合,提出基于主动偏差的混合GP算法--AD-Based HGP,使用该方法进行电路容差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电路的容差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本文方法设计出的电路与传统方法的设计结果相比,本文方法所进化出的电路具有更强的容差性能,体现了该算法在容差设计上的优势与潜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应用DOA估计的子空间法多重信号分类算法(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对比分析了60元C60笼形规则阵列和随机分布阵列DOA估计的性能,旨在探讨设计具有高分辨率DOA估计性能阵列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没有噪声的情况下,随机阵列DOA估计效果和规则阵列估计效果几乎没有区别,而在有噪声的情况下,随机阵列的DOA估计效果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18.
刘光曹  王坚  董健  邓小超  金革 《电子技术》2010,37(10):10-12
将对偶交换的观点引入工作流挖掘的研究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其在工作流结构验证中并行和选择互换后仍保持结构的正确性。工作流挖掘α算法先挖掘选择结构,余下并行结构,通过对偶交换得到算法,先挖掘并行结构,余下选择结构,算法能够减少非自由选择结构。不同情况下两种算法结果比较取优,能够使工作流挖掘的并行和选择的嵌套关系更为简练。以任务为变迁的Petri网能够最简洁地表示α算法挖掘结果,以任务为库所的Petri网能够最简洁地表示算法的挖掘结果。这两种Petri网表示也体现出对偶性。  相似文献   

19.
并联冗余是应用于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的DC-DC变换器满足高可靠性要求的关键,而均流技术是并联冗余的关键,现有的均流方法无法同时满足并联冗余和蓄电池充电要求。本文在分析并联DC-DC模块蓄电池充电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现并联DC-DC变换器瞬时均流的新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平均电流法原理,通过单片机A/D口检测蓄电池充电电压和各并联DC-DC模块充电电流,判断蓄电池状态,自适应调整各模块PWM信号占空比实现均流和充电控制。文中根据理论模型进行了仿真,并构建实际系统进行了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同时满足DC-DC变换器并联冗余和蓄电池三段式充电的要求,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唐润鸿  唐建  弓志峰 《电子技术》2010,37(11):11-13
针对复杂背景下Camshift算法跟踪运动人体容易丢失目标的情况,提出了一种Kalman滤波和Camshift算法相结合的改进算法。Camshift算法利用颜色直方图做反向投影得到色彩的概率分布图,利用初始化的搜索窗口和位置并结合上一帧跟踪结果自适应调整跟踪窗口从而跟踪人体。采用Kalman滤波可以对运动人体进行估计以克服复杂背景下色彩的干扰,同时对Camshift的迭代结果进行校正。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复杂背景下能更好地跟踪运动人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