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变化,了解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发病机理。方法:613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其高脂血症类型,将胆固醇(TC)≥6.22 mmol/L患者其纳入高TC组,将甘油三酯(TG)≥2.26 mmol/L患者纳入高TG组,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 mmol/L患者纳入低HDL-C组,将高TC、TG患者纳入混合组,并选取同期150名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血脂、血糖、血清瘦素及脂联素水平,分析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高TC组TC、LDL-C高于对照组,高TG组TG、HDL-C高于对照组,低HDL-C组HDL-C低于对照组,混合组TC、TG、LDL-C、FPG高于对照组,其HDL-C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L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C组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低于其他各组,低LDL-C组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高于其他各组,高TG组瘦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受试者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存在差异,其水平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制约可能是导致患者血脂水平、FPG、肝肾功能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了解MS发病机制。方法: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37例MS患者按照症状分期分为急性发作组(n=22)及缓解期组(n=13);并选取同期3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入组次日及急性发作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与脑脊液中IL-23、IL-17、TNF-α水平变化,分析上述细胞因子在MS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结果:MS组血清与脑脊液中IL-23、IL-17、TNF-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血清与脑脊液中IL-23、IL-17、TNF-α均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治疗后血清与脑脊液中IL-23、IL-17、TNF-α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IL-23、IL-17、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上述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MS急性发作的发病过程,有望为MS病情评估及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对胰岛素应用导致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干预效果和机制。方法:连续选择胰岛素应用导致的糖尿病肥胖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C组)、二甲双胍组(M组)和西格列丁组(S组)各30例,C组采用更改胰岛素种类或剂量治疗,M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S组联合西格列汀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临床效果。结果:M组和S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值较前降低,而C组增加,S组低血糖发生率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提高,瘦素和内脏素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以降低胰岛素应用导致的糖尿病肥胖患者BMI值,减少低血糖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HOMA-IR、瘦素和内脏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水平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分为合并NAFLD组与未合并NAFLD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一般资料、糖脂代谢指标及Betatrophin等指标,分析Betatrophin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FPG、FINS、HbA1c、TC、TG、HDL-C、LDL-C、Betatrophin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NAFLD组与未合并NAFLD组年龄、BMI、TC、TG、HDL-C、LDL-C、Betatrophin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Betatrophin与TG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Betatrophin与TG呈正相关(r=0.504,P<0.05)。Betatrophin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8,具有一定预测价值(P=0.003)。结论 :Betatrophin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脂联素(Adiponectin,APN)与痛风患者炎症性指标的相关性,探讨APN在痛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7例痛风患者,按照其入组时病情状态,将其分为急性发作期组(n=71)及发作间歇期组(n=46),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抽取各组受试者入组时空腹静脉血,检测其APN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炎症性指标水平,并运用Pearson法分析APN与炎症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组TGF-β高于急性发作期组,其APN高于急性发作期组、发作间歇期组,其hs-CRP、IL-6、TNF-α低于急性发作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APN低于发作间歇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间歇期组hs-CRP、IL-1β、IL-6、TNF-α、TGF-β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APN与hs-CRP、IL-6、TNF-α呈负相关,与TGF-β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炎症性指标在痛风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痛风患者发作间歇期炎症性指标变化不明显,此时根据其血清APN水平变化判断病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42例,随机分为HD组、HFHD组和HDF组各1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透析前及透析3月后血清CRP、IL-6、Alb、TNF-α、HB及TC水平。结果:三组MHD患者透析前血清CRP、IL-6、TNF-α及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患者透析3个月后,血清CRP、IL-6、Alb、TNF-α、HB及TC水平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HD、HDF组患者透析3个月后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与透析前相比下降(P<0.05),但HB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HDF组患者透析3个月后TC水平与透析前相比下降(P<0.05)。HDF组患者透析3个月后CRP、IL-6、TNF-α及TC水平低于HD、HFHD组同期水平(P<0.05)。各组Al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F和HFHD透析可以降低血清CRP、IL-6、TNF-α及TC水平,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HDF透析优于HFHD。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脂联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PE)围产儿结局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参考价值。方法:157例PE孕妇分为轻度PE组(n=64)、重度PE组(n=93),选取同期60名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组孕妇血清脂联素及胎盘MMP-9水平,并就其与围产儿5 min Apgar评分、体质量及胎盘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E组孕妇血清脂联素及胎盘MMP-9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随着孕妇病情加重,其血清脂联素及胎盘MMP-9蛋白表达进一步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孕妇围产儿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及胎盘质量均低于对照组,随着孕妇病情加重,其围产儿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及胎盘质量进一步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胎盘MMP-9蛋白表达均与围产儿结局呈正相关(P<0.05),随着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胎盘MMP-9蛋白表达的下降,围产儿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及胎盘质量均有所下降。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胎盘MMP-9蛋白表达均与妊娠高血压PE围产儿结局密切相关,可据此评估围产儿结局并予以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抗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3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组,并按照其突出类型分为突起型组(n=116)、破裂型(n=185)及游离型组(n=94),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IL-1、IL-6水平差异,及其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游离型组突出指数显著高于破裂型组,破裂型组突出指数显著高于突起型组,三组患者突出指数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前、手术后IL-6、IL-1α、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研究组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游离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破裂型、突起型。手术前、手术后游离型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高于破裂型组,破裂型组显著高于突起型组,三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突出指数、细胞因子与疼痛情况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IL-1、IL-6水平显著升高,游离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破裂型、突起型,按照其腰间盘突出分型使用镇痛消炎药抑制炎性反应治疗有望降低患者疼痛情况,改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9.
袁巍  彭伟  高春岭  唐娟娟  冯祥 《现代仪器》2016,(4):58-60,49
目的 :分析术后颅内感染与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相关性,为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52例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其术后24 h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并比较不同病情、不同分期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分析术后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152例患者共确诊13例术后颅内感染,感染率为8.55%。感染组脑脊液IL-6、IL-8、IL-10、IL-12、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1β、IL-4、IL-13、IL-15、MC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重症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L-6、IL-8、IL-10、IL-12、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轻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表现为脑脊液IL-6、IL-8、IL-10、IL-12、TNF-α、IFN-γ水平升高,且其升高水平与病情进展具有密切关联,据此评估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进展状态,可为临床早期诊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TAO患者(TAO组)及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NC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TNF-α水平,以及TAO组接受1个疗程米歇尔方案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变化,并计算血清TNF-α水平与TAO患者临床活动性积分(CAS)、疾病严重度评分(NOSPECS)的相关性。结果 :TAO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均完成1疗程米歇尔方案治疗,其中3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55.38%,治疗有效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低于治疗无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AO患者CAS评分与NOSPECS评分的增加,其血清TNF-α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示,血清TNF-α水平与患者治疗前CAS评分(r=0.608)、NOSPECS评分(r=0.559)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TAO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显著相关,据此实施病情评估与疗效评价有望为TAO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甲亢治疗前后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9例GD甲亢患者,按照其治疗情况分为未控制组(n=47)、控制组(n=62),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一般资料、甲状腺功能、APN、生化指标间差异,分析APN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总结影响APN水平的因素。结果 :控制组FT3、FT4、APN水平均低于未控制组,其TSH水平高于未控制组(P<0.05);对照组FT3水平低于控制组,其TSH、APN水平高于控制组(P<0.05)。未控制组FBG、FINS、HOMA-IR、HDL-C低于对照组及控制组,其TC、LDL-C高于控制组及对照组,控制组T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示,APN与FT4(r=0.835)、TC(r=0.667)具有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甲亢患者治疗前血清APN处于升高状态,经综合治疗后明显降低,这与患者TC、FT4变化存在密切关联,与其糖代谢等其他指标变化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在血浆中的表达变化及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24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中TNF-α和IL-10的表达水平,并收集观察组患者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指标、脑梗死体积、入院时的NIHSS评分和治疗7天后的m RS评分,分析TNF-α和IL-10水平与以上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发生6小时内,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对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浆TNF-α和IL-10呈正相关,与患者发病7天后的m R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血浆IL-10与白细胞的数量呈负相关,与脑梗死体积、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糖(GLU)呈正相关关系。结论:TNF-α在脑梗死急性期显著升高,对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TNF-α和IL-10表达水平与多项临床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及休克、MODS发生率及术后死亡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48例)和对照组(B组,52例)。A组患者于麻醉前静滴加入乌司他丁(5000U/kg)的0.9%氯化钠溶液100m L,B组患者给予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给药前(T1)、给药后1h(T2)、术后0.5h(T3)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5m L,检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8的表达水平。统计两组患者休克、MODS发生率、死亡率、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T1时间点TNF-α、IL-6、IL-8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间点A组患者TNF-α、IL-6、IL-8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患者休克的发生率、MODS的发生率及术后死亡率相比,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TNF-α、IL-6、IL-8的表达,而且能够减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生率以及围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甲减患者炎症反应、心功能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以8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RP、炎症细胞因子、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的差异,分析CRP与炎症细胞因子、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甲减组CRP、IL-18、IL-6、TC、LDL-C和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患者SV、LVPS和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甲减患者CRP水平与IL-6、IL-18、TC、LDL-C和TG水平明显正相关,与HDL-C、心功能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 :检测CRP指标,可以了解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但对于病程较短心肌重构不明显患者,CRP不能作为心肌损伤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 icu lopathy,CSR)的疗效及对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CS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YT20)评分、简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Barthel指数(BI)及改良MacNab疗效,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改良MacNab疗效优良率为83.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7%(P<0.05)。治疗3周、3个月后,观察组的YT20评分和BI显著高于对照组,SF-MPQ及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PGE2、SP、MMP-3、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能够明显下调CSR患者的炎症、疼痛因子水平,改善颈肩部疼痛等症状及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57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UTP)、血清白蛋白(ALB)、肝肾功能、血脂、炎症因子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UTP、TG、TC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cr、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显著降低尿蛋白水平,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炎症因子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肝脏脂肪含量及ANGPTL4和CTRP1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我院于2021年2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血糖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肝脏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ANGPTL4和CTRP12水平及肝脏脂肪含量;评价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升高(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FBG、HbA1c、HOMA-IR指标、血清中ALT、AST、TC、TG、LDL-C、HDL-C指标、ANGPTL4、CTRP12水平及肝脏脂肪含量均降低,FINS增加(P<0.05);和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FBG、HbA1c、HOMA-IR指标、血清中ALT、AST、TC、TG、LDL-C、HDL-C指标、ANGPTL4、CTRP12水平及肝脏脂肪含量均降低,FINS增加(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腹泻、低血糖)发生情况和治疗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替米沙坦40mg/qd和瑞舒伐他汀10mg/qd,对照组仅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qd,疗程均为1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内脂素及颈动脉IM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好降低血清内脂素、UAER及颈动脉IMT水平[(46.9±9.8对67.2±11.5)ng/mL,(59±29对88±36)μg/mL,(0.89±0.26对0.96±0.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瑞舒伐他汀单药治疗相比,替米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能降低血清内脂素水平,减少UAER,具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Th1)和Th17升高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7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OLP患者以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患者组、NC组,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h1、Th17进行检测,比较不同临床类型患者外周血中Th1、Th17水平差异,并运用相关性分析,计算Th1、Th17与患者临床体征及临床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组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Th17型细胞因子(IL-17、IL-23)水平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临床类型由非糜烂型向轻度糜烂、重度糜烂进展,其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Th17型细胞因子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OLP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Th17型细胞因子与其临床体征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呈弱正相关(P<0.05)。结论 :Th1和Th17升高在造成OLP患者病情的发生及进展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探索控制Th1和Th17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望为OLP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在不同类型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的差异,探讨其对于颅内感染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9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51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及同期50例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分别纳入结核性脑膜炎(T组)、化脓性脑膜炎组(P组)、病毒性脑膜炎组(C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CSF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细胞因子等检查结果差异,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结果:T组LA、ADA、IgA、IgG高于其他各组,其LDH、IGM低于P组,但高于V组;P组PCT、CRP、LDH、IgM高于其他各组,其LA、ADA、IgA、IgG高于V组;V组仅LDH、IgM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组IFN-γ、IL-1β、IL-6、IL-8、1L-10、IL-15均高于其他各组,其IL-12、TNF-α高于V组;P组GM-CSF高于其他各组,其IL-1β、IL-10均低于其他各组;V组IL-4、IL-12均高于其他各组,其GM-CSF、IFN-γ、IL-1β、IL-6、IL-8、IL-10、IL-15、TNF-α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判断颅内感染类型,对化脓性、结核性及病毒性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