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部孤立性纤维瘤(pleur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PSFT)的CT表现,总结鉴别诊断策略。方法:分析24例PSFT患者CT平扫和增强征象以及病理表现。结果:均为胸腔内单发肿块,CT平扫可见软组织肿块且边缘光滑,与胸壁或纵膈间夹角呈钝角,可见胸膜轻微局限掀起,呈胸膜尾征;19例肿瘤密度相对均匀,5例瘤体较大者,肿瘤内部密度欠均匀。12例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以肿瘤中心点状、条状、斑片状不明显强化为主;10例肿瘤不同区域可见轻度、中度、显著强化同时存在,以轻度、中度强化为主;9例肿瘤内部可见血管影像,局部血供丰富;3例瘤体增强无特殊变化。22例肿瘤边缘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肿瘤包膜完整,周围组织受压明显,1例肿瘤可见瘤蒂,1例肿瘤因侵犯纵膈、心包局部致使界限不清。病理结果显示24例中18例来源于脏层胸膜,6例来源于壁层胸膜。结论:PSFT的CT表现具有较高特征性,结合肿瘤定位及其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鸡新城疫在民间被称之为鸡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急性型传染病。本文就鸡新城疫与禽流感、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鉴别诊断,并详细介绍了鸡新城疫的防治要点,为今后防控疾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与6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资料均保存完整。将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纳入肉芽肿性乳腺炎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使用χ2检验对比两组常规MRI、增强MRI图像特点,使用t检验对比两组动态增强扫描参数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思路。结果 :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象限分布、边缘、强化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肉芽肿性乳腺炎病灶早期强化率(EER)、峰值强化率(Emax)及ADC值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与常规MRI表现存在一定相似之处,综合分析病灶象限分布、边缘、强化特点,以及动态增强扫描参数、ADC值,可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后纵膈良性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疗效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我院自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46例行后纵膈良性神经源性肿瘤胸腔镜切除术患者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全部于电视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5.6±46.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25.6±110.9)m L,平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为(2.8±1.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8±3.2)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随访6至12个月,在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对于后纵膈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需准确掌握肿瘤位置大小,制订手术方案,以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在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xcel表格对2021年1月—2023年10月东莞市横沥医院放射科收治的60例病例资料(疾病:脾脏占位性病变)进行统计,均实施常规CT平扫、高分辨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各个方案的检出情况、诊断效能。结果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常规CT平扫检查恶性检出率为63.64%、良性检出率为81.58%;高分辨CT检查恶性检出率为90.91%、良性检出率为97.37%。常规CT平扫检查对各疾病检出率为75.00%,高分辨CT检查对各疾病检出率为95.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CT检查敏感度(95.24%)、特异度(94.87%)、准确率(95.00%)、阳性预测值(90.91%)、阴性预测值(97.37%)与常规CT平扫检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常规CT平扫检查Kappa指数0.612,高分辨CT检查Kappa指数0.897。结论 在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高分辨CT进行检查既可明确疾病类型、性质,亦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及灵敏度,为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厚壁型胆囊癌(TWGC)与慢性胆囊炎(CC)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以本院32例厚壁型胆囊癌患者和6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CT图像表现特点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TWGC组和CC组的胆囊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TWGC组厚度值大于CC组。CC组胆囊黏膜完整率、胆囊轮廓清晰率均大于TWGC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胆道阻塞发生率、胆道阻塞位置高低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TWGC组高位发生率大于CC组。TWGC组侵犯邻近器官、淋巴肿大和腹腔积液发生率大于C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诊断TWGC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2.42%,阳性似然比为12.3750,阴性似然比0.0676;阳性预测率为85.71%,阴性预测度为96.83%,诊断正确率为92.86%。结论 :厚壁型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差异,可用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能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定量分析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8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均行双能CT肺定量分析及MRI检测.对比良、恶性肺结节的双能CT肺定量分析参数、微血管密度、MRI参数,并分析相关参数对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  相似文献   

8.
论述用于机械加工误差源诊断的模糊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知识库建造中知识的分类、获取、表达以及知识组织的具体方法,并对系统的推理机制与策略进行设计,确定模糊推理中系统规则的模糊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和猪痢疾为养猪生产中的多发病,基层养殖户诊断疾病缺乏检验设备仅凭临床症状做初步诊断,导致两种疾病误诊率颇多,延误诊治时机,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作者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诊疗实践,建议从发病年龄、粪便性状、剖检变化、用药效果等方面作对比分析,详细要点逐一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可诊断性的定义以及基于信息熵的可诊断性计算方法,在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变压器故障诊断的精度对变压器故障可诊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诊断模型下,诊断精度的要求越高,变压器的可诊断性就越低。由此探讨了提高变压器故障可诊断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食管癌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特征,探讨CT诊断效能。方法 :整理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5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记录不同部位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计算术前CT诊断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总结食管癌淋巴转移特征以及CT诊断效能。结果 :155例患者术中共摘除各区域淋巴结1182枚,其中141枚(11.93%)淋巴结病理检查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38.06%,转移部位以纵膈区为主。胸下段食管癌上腹区转移率高于胸上段、胸中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共检出转移淋巴结84枚,其中下颈区29枚,纵膈区41枚,上腹部14枚,转移淋巴结形态呈椭圆形或球形,边缘清晰锐利,部分可见淋巴结中心液化。CT诊断下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0.00%、84.78%,诊断纵膈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62.86%、84.92%,诊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1.43%、97.35%。结论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可发生于下颈区、纵膈区、上腹部,以纵膈区为主,且胸中段食管癌转移率最高、胸下段食管癌最易发生上腹部淋巴结转移;术前CT对于下颈区、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较高,但对于纵膈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则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周慢性骨髓炎与骨肉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膝周长骨慢性骨髓炎(15例)和骨肉瘤(6例)0.35T MRI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两组均有骨破坏及骨硬化。病变散在条片状分布,半影征、骨周大量积液征、窦道征为慢性骨髓炎较为特异的征象;而病变较连续分布并呈僵硬征及Codman三角征更多见于骨肉瘤。结论:熟悉膝周慢性骨髓炎与骨肉瘤的低场MRI表现特点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99mTc-MDP SPECT/CT显像对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3年5月在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显像的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75例,共128个病灶,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或活体组织检查或影像随诊获得最终诊断,对比同机SPECT、CT和SPECT/CT三种断层扫描对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128个病灶最终诊断良性病变88个,恶性病变40个,其中1例侵袭性骨巨细胞瘤,2例内生软骨瘤和1例骨软骨瘤局部恶变获得早期诊断。SPECT、CT和SPECT/CT显像对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0.6%(36/51)、87.2%(34/39)和97.4%(38/39),特异度分别为94.8%(73/77)、93.3%(83/89)和97.8%(87/8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36/40)、85.0%(34/40)和98.9%(87/8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73/88)、94...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评审会在京举行终评会,来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方  相似文献   

15.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入我科行CT检查的178例腹部创伤患者,将其CT检查结果与临床随访和外科剖腹探查证实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损伤19例,脾脏损伤13例,空腔脏器及系膜血管损伤共26例。与随访和手术探查诊断结果比较,发现肝脏损伤假阳性4例,假阴性2例,敏感性为88.23%,特异性为97.65%;脾脏损伤假阳性2例,假阴性2例,敏感性为84.62%,特异性为98.82%;空腔脏器及系膜血管损伤假阳性7例,假阴性为6例,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5.88%。结论腹部CT检查对肝脾等器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有高敏感性,对空腔脏器及系膜血管等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检查特点,降低误诊率,提高超声在产前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120例超声检查出胎儿腹部囊性包块并有随访确诊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来源的囊性包块的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声像图。结果 :对比产前超声诊断和引产或出生后确诊结果发现,超声诊断出现8例误诊,误诊率为6.67%,主要为胆道源性囊性包块误诊2例,肝源性囊性包块误诊1例,肠道源性囊性包块误诊2例,肾源性囊性包块误诊2例,生殖系统源性囊性包块误诊1例。而腹部囊性包块首次检出时间主要在孕21~30周,胆道源性和肝源性主要集中在孕15~25周时,而肠源性、肾源性等来源的囊性包块首次检出时间主要在孕20~30周。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通过观察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形态、大小和血流等指标,同时结合孕周能较为准确的诊断出病变来源,对胎儿产前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复杂装备测试性评估中的小子样问题,在对经典评估方法和传统Bayes评估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测试性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多源信息的可靠度和可信度,较为合理地解决了多源信息对复杂装备测试性水平反映的可靠程度问题,以及融合求解后验分布时,因多源信息和现场试验信息的异总体特性而导致的小子样现场试验信息被淹没的问题。以某型火控系统测试性评估为例进行了研究,并与经典评估方法、传统Bayes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测试性评估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更为合理,在处理现场试验信息为小子样的问题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轴承多源异构故障数据的特征融合,达到提高故障诊断精度的目的 ,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多源故障特征融合方法.介绍了堆叠自编码器和卷积神经网络原理;使用堆叠自编码器提取了一维振动数据的故障特征,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了二维图像数据的故障特征;为了充分发挥多源异构故障数据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将一维数据特征和二维数据特征进行交替优化和融合,提取更加能够反映故障特性的隐藏融合特征.以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故障数据为基础设计了三组实验,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于融合特征的故障诊断精度比单独使用一维数据特征或二维数据特征的诊断精度高10%以上,充分证明了基于多源异构特征融合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足够和有效的测量信息,提高系统的可诊断性,应采用合适的测量策略并对传感器布置进行优化.为此,提出了量化描述系统可诊断性的三个测度(可检测性/可分离性/可预测性),并将多工位制造系统测量信息处理分为工位间传递和工位内检测.在保障可诊断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传感器布置优化方法,降低了测量费用和诊断时间.通过具体加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传感器布置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微动损伤的机理、特征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微动损伤的机理,分析了微动损伤的基体特征,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微动损伤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