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电子技术》2017,(22):125-130
96通道变形镜驱动器内含6个驱动模块,每个驱动模块含有16个输出通道,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控制这6个驱动模块,并实现与上位机、图像处理模块的交互通信,设计了变形镜驱动器控制电路。该电路包含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其中硬件设计包含了电源设计、接口设计和FPGA设计,旨在实现高速向CPCI总线传输来自SPI接口的驱动矢量数据,同时把这些数据以适当的速度发给上位机。软件设计包括FPGA程序和NIOS系统程序设计,其中NIOS程序旨在实现上位机对上位机指令或数据的接收、处理和发送,以及对系统参数的配置以及驱动模块参数的保存等。结果表明,该电路不仅能够以200 f/s的速率正确接收并发送来自图像处理模块的驱动矢量数据,还能够正确收发来自上位机网口或者串口的控制指令,实现单通道与驱动矢量的切换、驱动矢量数据源的切换、单通道电压设置、放大器参数调试和保存以及通道数据读取、回传等功能,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
大电流设备在生产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其驱动电路是否安全关系重大,文章从驱动器件的选择、驱动方案的比较、抗干扰措施及智能控制几个方面对驱动电路的安全性设计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一个实例进一步展开说明.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IRFPA(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探测器驱动电路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设计采用单片FPGA芯片实现探测器控制及红外图像的预处理,减小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尺寸,提高了设计的集成度。详细介绍了核心器件FPGA的算法实现,给出了关键模块的设计方法、流程。通过应用于640×512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验证了方法的可性能,成像效果清晰、对比度高,满足后期图像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IGBT功率开关器件应刚广泛,本文针对可驱动不同等级1GBT模块的驱动电路进行了模块化设计。该驱动模块包括接口选择模块、功能选择模块、电源模块、驱动与保护模块以及功率补充模块。分析了各部分模块的内部电路原理及功能,并通过试验实现了各项功能,证明该模块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压电变形镜具有频率响应高,变形量大,稳定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自适应光学领域,但因在电压驱动方式下压电材料迟滞特性较大,使压电变形镜的精确控制难。为降低压电变形镜的迟滞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电荷驱动的多通道压电变形镜驱动电源,介绍了驱动电源的构成及原理,并搭建了一套基于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自适应光学测试平台来验证驱动电源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电源可有效降低压电变形镜的迟滞效应,整体迟滞约1%,镜面变形的分辨率均方根误差(RMS)值约1.1 nm,能够满足在自适应光学领域对多通道压电变形镜精确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据OLED器件的结构和发光机理介绍了OLED的驱动电路,并讨论了各种驱动电路在使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它们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变形镜支撑结构自身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变形镜的像差校正能力。给出一种空间相机用变形镜的结构,结合材料属性与加工工艺,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支撑底座的特点,发现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制作的实体式结构明显优于选用钛合金制作的筋板式结构,指出支撑底座材料的比刚度以及支撑底座与反射镜材料之间的线胀系数差别分别是影响变形镜自重变形和热变形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的支撑方案,发现采用背部三点支撑可以改善周边三点支撑时由重力因素导致的反射面边缘塌陷现象,在z向重力下面形RMS值由15.38 nm降至4.17 nm,降低了73%,且热变形更加均匀,4℃温升时的RMS值由3.68 nm降至3.22 nm,降低了12.5%,一阶频率也由1513 Hz提高至1982 Hz。这说明该变形镜结构的动、静态刚度及热稳定性均满足空间相机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提出一种新型串联方式的LED驱动方法,通过将多节LED模块串联,利用高直流电压来降低传统并联方式所需提供的较大电流。。利用稳压技术及等电流替换思想,提高各模块两端工作电压的稳定性,并通过光电耦合器确保相邻模块间的数据通信互不干扰。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稳压方海的有效性,并给出了一组8模块串联工作时各模块两端电压的稳定性测试结果。理论估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并联方式具有更高的节能效果。该方案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5.
线阵CCD图像传感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CCD性能的不断提高,CCD技术在军、民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TCD1501C线阵CCD的驱动电路设计,详细介绍了用VHDL完成的CCD图像传感器驱动时序设计和视频输出差分信号驱动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17.
Ling-Feng Shi Fu-Bo Liu Hui-Sen He Xiang-Yu Mao Xin-Quan L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2013,100(10):1317-1331
To decrease the switching loss and the dead-time effect of resonant half-bridge inverter, a novel adaptive dead-time control circuit of resonant half-bridge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IC) is presente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pin number of IC, this circuit takes a novel strategy to adaptively regulate dead time to a temperate range between high and low thresholds. The high and low thresholds are adaptive to the fall time of output signal in a half-bridge clock cycle. The IC of the designed circuit is suitable for high-voltage applications. The dead-time regulation range of this circuit achieves 0–3.5?µs. The range of temperate dead-time state is 300?ns. The failure signal of this circuit can protect the IC and peripheral power devices by regulating operation in three clock cycles. Both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proposed circuit in a half-bridge driver IC with an operating frequency at 50?kHz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0.5?µm 700?V BCD process.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circuits’ performance is perfect. 相似文献
18.
基于IR2136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了一个基于IR2136的适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三相全桥驱动电路的设计。详细介绍了电路的信号隔离模块、逻辑综合电路、三相逆变驱动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并对电路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和选择,最后通过Saber仿真分析软件对设计完成的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证明,电路的设计性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