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尚未实现在途轴承温度的动态和定量化监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与基于单片机的下位机结合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轴温监测系统。列车运行时,下位机实时采集轴承温度数据;列车进站后,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实现温度数据的接收、实时显示温度数据、温度分级报警、数据存储、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该系统分为水质检测下位机子系统和数据监测上位机子系统。水质检测下位机子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以水温、pH值和浊度为检测对象,借助传感器、无线串口通信模块及蓝牙模块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报警、传输等功能。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电脑客户端上位机子系统,实现采集数据的接收、存储、实时显示,超过预设值即报警。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的手机APP,实现将蓝牙模块传输回来的数据实时显示在手机屏幕上。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高效地对心电信号进行实时监测,设计了一个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位机与下位机相结合的控制模式,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构建了下位机数据采集模块;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上位机控制软件;以CH341A芯片为基础构建了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USB通信接口,最终实现了对数据采集、预处理、显示以及存储等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完成对心电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处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飞行器表面结构健康监测方法需求,设计了一种碳纳米管薄膜纳米传感器应变损伤监测系统。系统以C8051F060单片机为核心,经过信号滤波、信号放大、A/D采集等过程,将微弱的电阻信号转化为便于直观分析的电压信号,再通过USB串口将采集后的数据传输到基于LabVIEW平台设计的监测界面,从而实现对基材应变损伤进行长时间实时在线监测。利用设计的调理采集系统和Fluke2638A数据采集表分别对基材形变过程中产生的电阻变化进行多组重复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的设计误差小于1%,可见该系统性能较为稳定,同时在上位机中实现了对复合材料的电阻测量、电阻变化率测量、电阻变化率波形显示、历史数据回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基于SOPC并利用PVDF压电传感器对脉搏波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处理的方案,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由脉搏信号采集调理电路、SOPC数据处理和上位机测量结果显示3大部分组成。其中在SOPC数据处理部分嵌入32位Nios II软核处理器,用于控制脉搏信号的采集、处理。基于SOPC的人体脉搏信号的测量系统,将所有的接口电路集成在一片FPGA上,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升级和功能扩展,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时监测环境中的CO和O2浓度,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多路气体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通过电化学传感器采集气体浓度信息,C8051F020完成信号的A/D转化和电化学传感器的温度补偿,并将多通道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到上位机.上位机使用LabVIEW进行编程,从而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显示、保存及自校准标定功能.该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结构简单、检测方便、界面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和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机械零件尺寸公差检测仪。单片机系统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通过串口发送至PC机,LabVIEW程序接收数据并分析,将检测结果通过人机界面显示。从下位机和上位机两个部分阐述设计。测试证明,系统能实时精确地完成测量功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的单片机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过程。设计选用ATmega 128单片机组成的系统作为前端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多路数据采集,通过RS-485串口通讯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利用LabVIEW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显示功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显示和存储。  相似文献   

9.
利用单片机和虚拟仪器LabVIEW在PC端设计了温湿度测量及控制系统,用于温湿度数据监测。该系统上位机为PC端监控界面,下位机为单片机,单片机采集温湿度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监控界面进行监测和管理。该监测系统具有开发成本低、功耗低、性能稳、电路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压力变送器标定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上位机、LabVIEW软件系统、驱动电路和液压加载装置。数据采集卡通过USB连接上位机,在上位机中开发LabVIEW软件系统,驱动电路通过串行接口与上位机和开发LabVIEW软件系统连接,驱动电路和液压加载装置电性连接。可代替传统人工鉴定过程的监控,实现数据压力变送器标定过程的在线监测、采集、显示和处理的一体化,且数据的处理通过计算机数据自动处理,准确性和分析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