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村地关系、空间形态展开调查和研究,从人地互动角度分析了乡村聚落在形成、发展、停滞和转型的各个过程中空间形态的演变,并针对不同类型村庄的各自特点,研究相关发展策略,为建立符合新一阶段人地互动的乡村聚落提供新参考。结果表明:苏北地区乡村聚落主要为团块状"地围村"型、散列状"村含地"型和条带状"村围地"型这三种典型类型,人地互动是促进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特征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选取皖南地区9个典型村落作为考察和分析对象,采用定量化和可视化的研究方法,从村落自然环境特征、空间分类特征、聚居形态与轴线关系等方面对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形态与聚居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美丽乡村空间建设的建议。在不同自然环境背景下,团状村落的空间结构主要受到聚居向心力的影响,带状、辐射状村落受到聚居向心力及轴线的共同作用。村落聚居核心、聚居副中心、发展轴线的组合关系,体现了村落空间基本结构特征与乡村空间发展规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遵循自然环境特征,合理组织空间,丰富空间功能内涵。  相似文献   

3.
王竹  王珂  陈潇玮  郑媛 《风景园林》2020,27(4):69-73
针对当前中国浙北乡村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乡村的乡村景观营建同质化、偏重外观审美、忽略内生动力等问题,基于乡村“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单元系统”理论,建立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的认知框架,提出以村域为景观生成与演变的单元。通过“单元系统—单元自成”程序的调控,明确村域景观特征在人地互动作用下的空间生成与演变机制,并建构了乡村景观营建在村域尺度上的基本模式。首次从较小的村域尺度和人地互动的内生动力视角研究乡村景观的生成与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微观层面对藏区乡村聚落空间组织模式进行研究,以牧业村尕秀村、半农半牧村俄河村、农业村梁家坝村三个典型的甘南藏区村庄为例,分析论述藏区乡村聚落中不同生产方式与内部空间组织的耦合关系,讨论地域因素语境下的生产方式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聚落空间的构建行为,试图解析不同生产方式导向下的藏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内生秩序与组织规律,以期同类村庄建设规划中更好地引导空间资源的秩序化和空间组织的模式化。  相似文献   

5.
丁杰  王如明 《室内设计》2023,38(5):103-109
传统聚落包括城镇与乡村,是中国历史 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多种独特的 空间特征。由于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的空 间形态上,且多以描述性分析为主,导致人们对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理解不足。研究提 出一种新的方法理解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特 征,基于句法原理分析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模 式的差异,并选取三组(9个)地域特征明显的 乡村聚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星形模型和分类 空间测度的方法解读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 特征。结果发现,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模式 主要分为轴线导向型与河流导向型,前者体现了 《考工记》中“理想城镇”的空间模式,后者则 反映了风水理论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研 究运用一系列数学测度方法来探索中国传统乡 村聚落的空间特征,可以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拓展解读,结果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中国传 统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1)
<正>一、基本情况哈尔滨市阿城区所辖15个乡镇街,108个村,808个屯,1066个村民小组,农户9.28万户,人口33.25万人,耕地面积126.7万亩,其中家庭承包耕地面积104.2万亩,承包农户7.5万户。2011年土地流转面积为23.1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2.4%。全区实行土地规模经营100亩以上大户有391户,经营面积为6.5万亩,其中:5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大户有8个,规模经营面积为8618亩;规模经营在100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3户,涉及土地面积5500亩。  相似文献   

7.
"撤村并居"和"迁村并点"作为一种他组织方式,与村落聚居空间自组织机理协同,将对重构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城乡空间格局发挥积极作用。城市化进程中村落聚居空间已由"形散而神不散"的耦合态转变为"形散且神散"的非耦合态,分析现代村落聚居的自组织机理及特征,提出通过拆解与重组村落既定空间评价标准、空间利益关系、空间单元及布局形态,构建循序渐进的撤迁并居机制,促进乡村人居环境内生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素,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与重要保障。韩国于1980年代实行的“归农归村”计划在创新回流人员培养机制、促进人口从城市回流方面具有典型性作用,可为我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回溯了韩国“归农归村”计划的内涵与外延、体系与回流人员类型,并对运行机制及其成效进行了剖析;继而通过分析韩国归农归村者的地域选择趋向和空间分布特征,了解人才构成特征,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据此探讨我国乡村人才回流的分类分步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等多维协同作用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人才振兴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外来要素驱动,自下而上的渐进式乡村建设模式在北沟村发展实现实质上突破的作用过程和作用结果。探讨北沟村在外来要素激发下乡村产业、村庄空间、社会组织的重构效应。同时论述了北沟村乡村建设发展模式的借鉴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杭州双浦镇D村虞姓家庭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形追溯、测绘及访谈法获取不同阶段的居住空间型制,对比分析不同使用特征,为提出浙北地区乡村居住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苏州村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改革体系,对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重构新型城乡关系意义重大,而村域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是其应有之义。村域城镇化强调农民在原居住地,通过发展村域经济、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乡村内生性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文章通过提出村域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苏州村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包括村庄撤并、乡村产业支撑与就业结构转变、乡村精英的带动作用、地理区位优势等,从而得出3种模式:工业主导型、农旅融合型和电商带动型村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通过调查湖滨村建筑类别、典型家庭生活史访谈和实地测绘,分析居住场地功能变迁特征,揭示农宅形态演进过程,把握浙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微观演进机制,为新时期乡村空间建设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构建基于产权关系视角的乡村空间发展研究框架;其次以无锡市阳山镇为例,分析承包地、村庄宅基地和村镇企业用地三类用地的产权关系空间特征和现状问题;最后,从基于“规模集聚”的农业现代化、基于“拆分租赁”的复合功能农业、基于“明晰产权边界”的乡村休闲产业、基于“使用权流转”的空置村宅更新、基于“镇为单元”的产业统筹和基于“村民共享”的乡村工业转型六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长江中游地区乡村为例,通过对乡村"内卷化"、"原子化"问题内涵的解析,从产业发展、乡村社会组织两方面综合评价"内卷化"、"原子化"问题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影响,并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过程与结果三个方面构建全流程问题解析框架。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地区乡村产业内卷化通过人地空间关系错位分离形成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影响效应;其次,乡村社会原子化在多主体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愿景,以及物质空间建设与社会组织网络构建两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产生差序分异影响;同时,"内卷化"、"原子化"影响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普适性的主体不清、过程低效、结果相左的错位选择悖论。  相似文献   

15.
产权结构是乡村自然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乡村自然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了福建省4个代表性村庄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我国乡村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的产权组织问题。研究认为:我国乡村资源的产权转化过程分为股权量化、经营权流转与收益权共享3个阶段;产权的组织结构可分为3种模式“:开放性”“封闭性”与“半开放性”,模式的形成受到区位的引力作用、资源禀赋的导向作用和治理基础的约束作用3个方面要素的影响。文章认为对资源禀赋较强的乡村在制度设计上应更为关注村民的主体地位,而对资源禀赋较弱的乡村,如何吸引优质资本投入与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应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近年来,地方政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切实加大了对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工作的服务扶持和引导力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有序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分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乡村类型及乡村发展模式的研究与总结,结合当前我国乡村的发展诉求与综合影响因素归纳出乡村类型分类方案,并分析概括出乡村发展基本导向。接着以江西省南城县竺由村为实践研究对象,分析村庄现状条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确定其所属乡村类型及发展模式,并将发展模式对接到乡村类型之中,构建出适合该村的产业发展路径,以期对美丽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适合公共交通服务的居住区布局形态——实例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燕萍 《城市规划》2002,26(8):90-96
通过分析香港及其它国家的实例 ,归纳了适合公共交通服务的居住区的组织模式及其空间形态、规模和尺度特征 ,以及与公共交通的关系。指出在小汽车加速进入居民家庭的背景下 ,推行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及功能组织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村落特色空间形态的塑造、保护与修补是当代乡村发展的重要议题,已有文献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解析框架,地域性研究有待补充。文章以浙江省宁波市雁村为例,首先采用"整体格局—巷弄肌理—到院落组合—建筑单体"的一套全尺度分析框架,识别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其次,理论解析指出,以雁村为代表的村落空间形态受到长时段的外部自然基因和中时段的内在文化基因的双重影响:区域地形地貌和局域山水格局是外部自然基因中的典型影响因素;山水文化思想、天人合一理念、宗族制度、村落精神是内在文化基因中的典型影响因素。试图丰富我国乡村空间研究维度,启发乡村特色空间形态保护与修补工作。  相似文献   

20.
乡村公共空间与场所依恋研究综述:概念、 逻辑与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新型乡村社区公共空间地方性丧失、过度城市化、缺少人文关怀等现象突出。针对这一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场所依恋作为跨越学科领域的综合性概念,近年来成为较热的研究话题。通过文献梳理和纵横分析,首先厘清乡村公共空间和场所依恋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尝试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对乡村公共空间和场所依恋相互联系进行研究综述,进一步对乡村公共空间营造中"场所依恋"的作用逻辑、关键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相较城市公共空间而言,乡村公共空间与场所依恋的关联研究较少,文献更多还是理论的阐述和形成表象的分析,场所依恋与乡村公共空间的关联性及作用路径较为模糊和主观定性。未来在识别乡村中的重要恋地空间,探索具有乡村生态、生产和生活特征的公共空间要素与场所依恋关联机制,明晰触发恋地情感的乡村公共空间特征和准确把握乡村居民场所依恋的驱动要素等方面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与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