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帝庙次凹葡萄花油层是目前松辽盆地南部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对其油源条件、油气成藏机理及模式进行了研究。油源对比结果表明,黑帝庙次凹葡萄花油层的油气主要来自嫩一段烃源岩。通过分析来自嫩一段烃源岩的油气进入葡萄花油层的成藏机理,认为嫩一段油气"倒灌"运移进入葡萄花油层须同时具备2个基本条件:嫩一段烃源岩内存在超压和嫩江组沉积早期发育连通嫩一段烃源岩与葡萄花油层的油源断层。嫩一段烃源岩生成的大量油气在其内部超压作用下,通过断层向下运移至姚一段葡萄花油层。嫩江组沉积早期发育的断层的活动期与嫩一段生、排烃高峰期的良好匹配,成为来自嫩一段烃源岩的油气在黑帝庙次凹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研究区油气成藏主要受嫩一段烃源岩内部超压、断层输导体系及姚一段砂体分布的控制,形成新生古储一断层输导一岩性圈闭的成藏模式,具备形成断层一岩性及岩性油藏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原油的物性、族组成、全烃气相色谱、高温气相色谱、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芳烃分子标志物及同位素等分析,将黑帝庙油层原油划分为三大类。油—岩、油—油对比及成藏研究显示:第一类原油主要来源于嫩一段源岩,分布于嫩一段有效源岩区内,受成熟区控制,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其主要成藏时期在65 Ma左右(明水组末沉积时期),与嫩一段源岩大量生排油时期相一致;第二类原油主要来源于青一段源岩或葡萄花油层,分布于青一段源岩成熟区内及沟通青一段源岩或葡萄花油层的断裂附近,受断裂控制,其成藏时期主要在54~43 Ma(依安组沉积时期),处于构造抬升和断裂活动时期,部分葡萄花油层油藏受到破坏,原油沿断裂向上运移到黑帝庙油层聚集成藏;第三类原油为两者的混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认清长垣南—古龙地区黑帝庙油层油气分布规律,通过地层格架建立与沉积相划分、油源对比等方法,结合构造发育及圈闭特征,采用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藏特征。研究表明:黑帝庙油层发育构造、岩性2种类型油气藏,构造油气藏主要沿长垣南部地区葡萄花、敖包塔及敖包塔南构造带发育,岩性油气藏主要沿古龙地区砂岩上倾尖灭带分布;长垣南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供给相对不足的青山口组远源烃源岩,形成远源次生构造油气藏,古龙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供给充足的嫩一、二段近源烃源岩,形成近源原生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王宏伟 《特种油气藏》2015,22(2):59-62,153
摘要:对资源基础、构造背景、储层展布、油源断裂等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分析,明确长岭凹陷黑帝庙油层为“下生上储”的含油气组合,存在北部塔虎城地区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带,中部乾安地区断层-岩性油藏带,南部大情字井地区断层-岩性、岩性油藏带。 运用三维地震储层预测、低阻油层识别、水平井+体积压裂等技术实施勘探,结果表明,塔虎城地区连片含油,乾安-大情字井老油田之上发现新的油藏。  相似文献   

5.
新立地区主要产层为黑帝庙油层及扶杨油层,周边的三肇及长岭两个生油坳陷是黑帝庙油层油气的主要来源,油源丰富,生成的油气沿该区东西向的断裂运移至目的层,同时与新立地区长期发育的古隆起相配置,十分有利于油气的聚集.通过在本区开展构造精细解释,落实重点反射层位的构造形态、断裂特征,并结合成藏认识,从而有效地指导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松辽盆地黑帝庙油层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指出源岩、断层、砂体与构造、断层配合、稳定的地下水条件是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总结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模式的基础上,综合其各种成藏条件预测了松辽盆地北部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有利区,为古龙凹陷和大庆长垣中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黑帝庙油层属松辽盆地上部含油组合,该层从1967年勘探至今已经有多口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展示了其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以葡南地区构造特征研究为契人点,通过研究葡南地区构造演化规律以及古构造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探讨了黑帝庙油气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葡南地区黑帝庙油层的构造格局在明水组地层沉积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明水组地层沉积前"三降两凹"的构造格局转变为现今"一隆"的构造格局.这说明明水组反转变形前的构造格局也决定了嫩末时期所形成的黑帝庙油气藏的分布,古构造高点可能也足当时油气运聚的中心地带,这为黑帝庙油层寻找油气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大安地区黑帝庙油层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油田在大安地区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为下部扶杨油层,而对上部黑帝庙油层储层研究较少。以钻井、测井、岩心、地震、化验分析、试油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地层划分和对比,对研究区黑帝庙油层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对主要含气层系的岩性特征、展布特征、沉积特征进行初步分析与评价,确定其沉积特征,为大安地区浅层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大庆长垣浅层气藏具有埋藏浅、成因复杂、储量小、丰度低、类型多和分布广的特点,地震预测技术一直没有获得突破。应用叠前AVO属性识别浅层气分布范围,首先分析叠前CRP道集地震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特征,查明含气储层的AVO异常类型,然后优选适合的P(纵波反射系数)、G(斜率)属性组合,快速预测浅层气藏。此方法不受井的约束,预测结果可靠。目前AVO技术在松辽盆地浅层气藏识别中已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低电阻率油层在松辽盆地南部黑帝庙地区比较发育,因而给测井解释评价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该研究利用测井、岩心分析资料对该区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由于姚一段地层孔隙度相对较高、砂岩颗粒较细引起束缚水含量增加、油藏幅度低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岩石中含水较高,从而形成低电阻率油层。在分析低阻油层成因的基础上,模拟地层温度、压力开展一系列岩电试验,获得了精确的岩电参数,形成一套适合该区的低阻油层解释方法。处理解释求取的储层含油饱和度、含水率等参数,对测井解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些储集参数在黑帝庙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其他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已发现油藏的油气藏类型、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系统分析,认为西部斜坡区的萨尔图油层从东到西含油气层位逐渐减少,主要发育砂岩上倾尖灭油藏、岩性—构造油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微幅背斜油气藏及岩性油气藏等5种油气藏类型,其中以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西部斜坡的北西向的3条油气运移路径控制了西斜坡区油气的分布,北东向及北北东向的构造带控制着油气的聚集部位;鼻状构造样式、地层超覆构造样式及与砂体展布的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富集程度和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12.
从构造、断裂系统、沉积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冷东地区油气富集规律。提出构造活动控制生储条件;断裂系统控制圈闭和油气聚集;多期成因类型的砂砾岩体是油气聚集的场所;有利构造与岩相带匹配是油气富集的关键。油气分布具有“上稠下稀、东稠西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原油充注方向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场油气田流沙港组(E2l)油气运移和充注方向,分析了流沙港组三段上部与下部油气成藏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花场油气田流沙港组三段上部(E2l31)原油主要来自花场次凸北东方向的白莲次凹,油气沿流二段和流三段之间的不整合面、流三段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断层构成的输导体系运移至花场次凸有利圈闭中聚集成藏。造成流沙港组三段中下部(E2l32—E2l33)相对上部油气藏原油密度略高、成熟度稍低、CO2气含量高、油气产量低的原因在于:受下部反向正断层的控制,流三段中下部原油可能主要来自花场次凸原地流三段烃源岩的贡献。该烃源岩成熟度和生烃潜力明显低于白莲次凹,输导条件也如上部油气藏优越,断穿流三段并切到基岩的深大断裂可能作为火山—幔源成因CO2充注的通道。油藏地球化学为判识油气运移充注方向和成藏特征研究提供了直接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敖古拉地区萨零油层组油气产量高,但油水关系复杂、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为了认清油藏特征,在井震资料结合的基础上,应用油藏解剖方法对油藏进行精细分析。研究认为:萨零组发育断层—岩性、岩性两种油藏类型,断层—岩性油藏即砂体的上倾方向被断层切割并遮挡而形成的油藏,岩性油藏即砂体的上倾方向尖灭而形成的油藏,剩余油气资源分布在断层—岩性、岩性油藏中,油藏高点处油气更富集;断层—岩性油藏沿敖古拉等5条断裂发育,分布在中部、西南部及东南部,岩性油藏受河口坝砂体控制,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利用砂体预测图与砂体顶面构造图叠合来识别断层—岩性、岩性油藏目标的方法,预测了30个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5.
依据烃类微渗漏理论,综合采用遥感、化探、微磁、放射性及地温等多种技术方法,在塔里木盆地进行了油气藏烃类的地表检测试验及特征分析。检测 结果显示,油气藏上方存在着较强的烃类微渗漏及其蚀变效应,表现为地表高浓度烃类异常,微磁及放射性的边缘异常、高地温异常及地物波谱曲线异常。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的油源主要来自沾化凹陷,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渤南、孤南、富林洼陷的沙四段、沙三段和沙一段,其中沙三段时期为典型的淡—微咸水还原的湖泊沉积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主要以水生浮游动植物为主。烃源岩特征分析及油源对比结果表明,垦68、垦69井的原油主要来自于渤南洼陷的沙三段烃源岩,油气主要通过断层、砂体、不整合面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合型运移通道运聚到盆地边缘圈闭成藏。   相似文献   

17.
义和庄凸起北坡是一个典型的多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受多期构造运动、沉积间断等因素影响,义和庄凸起北坡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圈闭及油藏类型。本文在储层、油源、圈闭等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义和庄凸起北坡的油藏类型、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并根据目前的勘探现状,指出潜山、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等隐蔽性油藏是主要勘探方向,可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藏解剖和断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油主要分布在断裂密集带两侧,剖面上从上部的FI油层组至下部的YI油层组油逐渐减少;断裂对油运聚成藏有控制作用,油源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断裂控藏模式为上覆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沿油源断裂向下倒灌运移,进入扶、杨油层,然后向断裂密集带两侧的地垒构造侧向运移,最后在地垒构造上的断块、断层遮挡或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