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监控实时性,保障各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提升公司信息运维水平,提出了信息运维监控一体化平台项目的建设.文章阐述了信息运维监控一体化平台的设计理念、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技术创新点及该平台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技术要求,结合公司信息安全现状和当前信息安全审计先进技术,建设运维权限集中管理与审计系统,规范和完善公司信息系统运维审计,落实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实名制,加强对主机、网络、数据库等系统的运维操作审计,规范信息系统运维人员操作行为,提升对信息系统运维操作的监管能力,提高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与运维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华 《通讯世界》2017,(11):13-14
根据湖南省电力公司《关于开展信息通信一体化调度运行支撑平台(SG-I6000)地市单位推广应用的通知》以及《信息通信一体化调度运行支撑平台(SG-I6000)一期项目二级单位推广实施方案》的要求,长沙信息通信公司一是对公司主机、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进行了基础数据治理,二是规范了主机及网络设备运行监视、数据管理、运行管理等三大业务应用的流程,三是通过月度考核机制保障工作效果,有效推进了I6000管理系统深化应用,提高了公司信息运维管理水平,并从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采用高性能8位单片机SM79164作为主要控制芯片的通信基站环境和动力监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使用各种高性能传感器采集基站里的环境和动力参数,利用串口摄像头获取基站里的图像,在初步分析和处理数据后,通过CDMA2000-1X模块CM300与中心机房建立TCP/IP连接,把所有数据传送回主机,主机将信息进一步处理后通知相关维护人员,从而实现了对基站的实时监控,提高了基站动力设备和通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配网运维管控效能低下、模式单一及技术应用手段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配网运维需求等实际问题,为提升配网系统运维管控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本文提出了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配网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体系研究方案。并结合能源互联网异构终端的数据接入、客户画像、容器化平台、多传输协议的组件发布方法等相关技术,对配网运维管控平台的业务架构、应用功能、数据开发和物理模式进行相关设计。深度挖掘运检专业数据信息,有效整合配网信息系统,为配电设备智能化、运维检修及管理智能化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有效提高运维人员的执行效率和决策水平,实现配网有序规划、精益运维及智能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服务器系统软硬件架构也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着大量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的监控运维问题。为此,基于Zabbix开源平台构建了适合企业一体化信息体系现状的监控运维系统,实现了对企业各类软硬件的实时监控和故障报警,大大提高了运维效率,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开源软件Cacti在网络和计算机等设备的监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发现故障并提供邮件报警通知功能,但由于邮件时效性差等缺点,无法及时将报警信息通知到相关人员。通过对Cacti开源代码的研究,本文研发了一套基于Cacti与短信的广电实时监控报警系统,提高了报警的实时性,有效地对各类报警进行登记、管理和分析,提高了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轨道通信系统运维现状出发,提出利用集中告警系统采集设备运营数据和故障信息,利用技术手段对故障原因的预测分析,最终将其融入到运维管理平台中,继而构建一个智能的通信自动化运维系统.  相似文献   

9.
文中对配电房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软硬件功能、结构和原理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以视频采集信息为基础,实现授权管理、安全穿戴、环境监控等方面的智能识别,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次研究的系统的有效性,提高配电房全天候监控系统维护工作效率、运维效果,并能够减少人员、设备等的故障,具备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软件系统的大型化和复杂化,系统运维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该文针对某通信系统运维难题,结合故障树与贝叶斯网络方法,设计了软件运维模块。首先,对系统的运行机理与故障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建立常见故障的故障树模型与故障知识库;其次,针对复杂子故障建立贝叶斯网络诊断模型,结合历史统计数据与专业人员的认知,对故障原因进行推理分析;最后,基于推理结果自动给出故障排查建议,辅助运维人员快速处置系统故障。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运维模块能够有效提高运维自动化程度与故障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11.
吴道林 《电视技术》2023,(1):207-210
智能化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可实现对整个IPTV集成播控直播平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各节点信号码流质量、机房动力环境等24小时实时数据监测和综合分析判断。实施监测的所有项目中,只要其中任何一项有异常,均会触发系统发出声光报警,可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定位故障和实时了解整个直播平台的运行状态,大大简化了运维手段的同时也提高了运维效率,在保障节目的安全播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此,详细介绍IPTV智能化综合运维管理平台的组成架构和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动力集中监控系统”不仅能尽快地反映出通信动力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故障类型、大小和性质,而且还能帮助检修人员提高处理故障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阐述了此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并举例说明其实际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3.
伍强  易辉 《通讯世界》2017,(16):170-171
针对设备状态检修中,变电运维发挥的作用,做了简单的论述.设备状态检修中,利用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判断故障风险与位置,为运维人员提供工作方向,及时处理故障.变电运维的有效开展,能够提高设备状态检修的工作效率,降低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研究,有着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企业为实现数据网络系统集中化维护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快速处理故障的能力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带来了企业数据网络系统和系统使用维护人员的规模迅速扩张,维护人员和大量第三方人员采用多种方式、分散的接入点接入公司内网及各数据网络系统,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愈见突出,如系统非法访问、非法操作、信息篡改、信息泄露等。本文通过企业运维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本着“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建立企业运维管理安全审计平台的解决思路,以解决企业在信息系统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一种安全监控事件风险评级度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安全监控是在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期间,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化解和规避的工作过程.针对系统运行中监控事件的生成特点,分析了影响监控事件安全风险程度的相关因素,建立了监控事件风险评级度量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使得安全告警事件能够实时动态地进行风险评估,实现在海量信息中快速识别高风险事件,可以大大提高事件处理的效率,对于安全运维工作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杨明宇  王鹰汉 《电子世界》2012,(24):130-131
为加强应用系统的日常管理,进一步提升应用系统运维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降低系统管理风险,建设涵盖"一个平台、三级运维、四级管理"的应用系统问题管理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应用系统问题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加强了对问题处理全过程的监控,细化了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的工作职责,增强了各地市运维人员的运维权限,将大大缩短问题处理流程,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融合发展,现有的运维模式已不能满足日趋庞大的运维需求。文章设计了“监、管、维”为一体的智能运维系统,对运维目标进行实时监控、多维度分析、处置管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分散、故障发现延迟和故障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运维效率,实现运维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相似文献   

18.
播出监管系统在当前电视播出系统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数字化的技术设备都需要统一规范的监管.监管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海量设备的软件硬件信息,并分析成图形、文字、列表等为用户提供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预警信息.通过采集被监管设备的底层信息统一转化为直观的预警报警信息,监管系统为技术运维人员解决播出系统问题提供了便利.本文主要介绍贵州广播电视台的播出监管系统在系统服务管理方面的设计思路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初旭 《中国新通信》2021,(21):13-14
在通信系统现有的运行体系中,维护与运行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故障处理、系统维护、值班管理、员工办公。同时,运维人员还需围绕上述数据创新运维策略,及时采集数据信息,强化运维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将简要分析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现状,研究通讯系统的运行维护特点,重点探究通信单位创新通信系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设备是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环境,是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肩负着系统运行、业务访问、数据传输等使命,为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绝对安全可靠的网络设备、网络系统是不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时时存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在探索主动运维服务能力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硬件监控、应用监控等运维手段,通过阶段性的设备双机切换演练,提高信息系统运维的安全性、稳定性、业务不中断性,并对切换过程中发现的系统隐患问题进行整改,主动制定系统稳定运行应急预案,进一步提升运维团队的工作制度、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