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田青  李胜  刘涛  孟辉 《山东化工》2009,38(10):9-11
干燥技术处理含油污泥.已经成为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的研究热点。先简要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又着重介绍了干燥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指出利用干燥技术对含油污泥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具有可资源化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原油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为了达到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需要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含油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可以通过热解、填埋、焦化、固化、微生物处理等多种处理技术。含油污泥热解处理技术可以使含油污泥中的原油成分再次利用,不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对含油污泥处理彻底。本文主要讲解热解含油污泥技术,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升温速率、控制氮气流量和添加催化剂来对含油污泥资源化回收利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含油污泥的低成本、规模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胜利油田采用流化-悬浮焚烧锅炉处理含油污泥,使焚烧污染物排放达标。介绍了流化-悬浮焚烧锅炉处理的工艺流程,分析了焚烧技术,焚烧污染物SO2、NOx排放量,二噁英污染物排放量,烟气中粉尘排放量,焚烧余热利用的技术特点。对含油污泥焚烧后的灰渣易燃性和灰渣毒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焚烧灰渣再利用进行了论述。含油污泥流化焚烧处理系统实现了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双重效果,项目建成后减少了含油污泥对胜利油田的环保治理压力,累计处理含油污泥26万t,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海杰  李彦  屈撑囤  王瑛  鱼涛 《当代化工》2017,(11):2303-2305,2319
含油污泥作为石油行业的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实现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是目前的主要目标。热解技术作为能量回收型的处理技术,其特点是处理较彻底,油气和残渣都可被回收利用。主要介绍了含油污泥的热解处理技术,分析了温度、时间、升温速率和催化剂对含油污泥热解的影响,并对热解残渣的资源化回收利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油污泥处理是油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三个研究方向阐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分析、探讨了冀东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与发展,最后展望了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同时,认为物理-化学、化学-生物等联合调理技术方法将是今后的主要攻关方向,可按照"减量化与再利用相结合"的思路,根据油田油藏特点以及含油污泥物化性状,及时分级、分阶段处理,从而达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疏松砂岩油藏在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本文介绍了孤岛采油厂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形成了含油污泥冻胶堵剂和凝固型含油污泥堵剂,实现了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高效资源化利用,不仅从根本上解决油泥砂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变废为宝,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油气田含油污泥是石油钻井、运输、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随着油气田开发的逐步深入,含油污泥所带来的生产和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原有的含油污泥处理方式已经不适用新的环保要求。目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初步实现了含油污泥减量化和原油资源回收,但其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含油污泥的石油污染物,甚至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生物处理方法有低毒、环保、效率高等特点,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特征、处理标准和环境影响。将生物处理技术分为生物表面活性剂(BSF)洗油法和生物降解法,并从BSF的类型和特性、洗油机理、降解工艺、降解菌、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BSF增强生物降解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文章指出BSF洗油法主要应用于高含油污泥(含油率≥6%)的处理,含油率可降到2%以下;对于低含油污泥(含油率≤6%)采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处理,可达到0.3%的生态标准。生物处理技术是最有前景的满足资源回收的环保型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含油污泥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而要做好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工作,首先就需要明确含油污泥产生的途径,针对不同产生途径应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9.
由于炼油过程中含油污泥量大、加工能耗高、成本较高、资源浪费的缺点,利用资源处理,对含油污泥资源化循环利用,实现重复利用的目的。本文采用溶剂萃取和微乳液萃取的方法,对2015年7月份批次山东京博石化炼化一车间储油罐的含油污泥进行处理,回收含油污泥中的油分,来确定最好的实验萃取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田含油污泥产量大,含油污泥处理和利用成本高、后续污染严重问题,在分析了油田产出含油污泥组分和粒径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以含油污泥为主要原材料并添加适当化学药剂为辅加剂的一种新型含油污泥调驱剂,其中含油污泥12-15%,悬浮剂用量3-4%,分散剂与延缓剂复合物用量0.3-0.4%,岩心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调驱剂可有效扩大了水驱波及体积,明显提高油井产油量,实现增油控水目的。该技术的研究成功,为油田提供了一种新的油田含油污泥利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实现了变废为宝,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的绿色深部调驱技术。  相似文献   

11.
廖守稷  唐善法 《当代化工》2017,(11):2310-2312,2326
阐述含油污泥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分析目前油田含油污泥国内外处理现状,比较常见几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综述了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各种方法,包括污泥调剖技术、固化技术、污泥的土地利用、污泥制备橡胶填料剂技术、污泥制备辅助新型燃料技术等。随着污泥处理技术的逐步深入和对经济、环保效益的提高,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吕朋  何畅帆  何林  李鑫钢  隋红 《化工进展》2022,41(11):6149-6157
含油污泥广泛产生于石油开采、炼制与使用过程中。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与无害化低碳处理一直是行业的难题。以传统水洗处理后的含重质油污泥残渣为例,本文系统研究了采用过一硫酸盐-高铁酸盐-FeS(PFI)氧化体系对其进行氧化降解的规律及过程强化机制。结果表明PFI氧化体系能够对含重质油组分(胶质、沥青质等)的油泥残渣进行降解,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然而,由于油泥固相颗粒多孔孔道吸附等原因,会有一部分的重质组分残留于孔道内,难以降解去除。此外,油泥经PFI氧化后,所得固体表面会覆盖一层二次产物氧化铁薄层,阻碍氧化剂分子进一步与石油分子的接触,从而降低氧化效果甚至终止氧化过程。采用表面酸性调控方法可以大幅度溶解氧化铁薄层,增加氧化剂与有机物的接触机会,从而强化残留重质油有机物降解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废旧橡胶轮胎、废旧塑料、废旧纤维素以及污泥等固体废弃物的量迅猛增加,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已迫在眉睫。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资源化过程中,微波技术具有加热速率快、加热均匀和固体废弃物有价值资源的选择性好等优点。采用微波技术处理废旧橡胶轮胎时,产物中的液体有机物选择性比较高,对炭黑和钢丝等物料的回收也比较简单,国外已有日均处理(6 000~7 000)条废旧轮胎的工业化生产线,可以实现废旧轮胎100%资源化再利用;在废旧塑料聚丙烯中添加石墨等微波吸收物质,然后进行微波技术处理,烯烃类组分的液体产物可以达到48.16%;废旧纤维素及其制品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微波处理,废纸在200℃进行微波裂解可以获得15%的裂解气、42%的裂解油和43%的炭黑;含油污泥进行微波技术处理不但可获得液体有机物,还能够实现污泥的油水分离。因此,采用微波技术处理固体废弃物是一个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近年来采用微波技术处理这些固体废弃物及其资源化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以期对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相离心机处理油性污泥,通过对油性污泥分离的参数进行优化,达到泥、油、水三相分离的要求,试验表明,在进料量小于5 m3/h的条件下,三相离心机的最优操作参数为:主电机频率33 Hz、副电机频率30 Hz,絮凝剂流量0.7 m3/h,油泥温度55℃。分离后的污泥含水量从98%降至70%以下,实现了油性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并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条件,可用于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ocessing of vitrified floor tiles incorporated with a petroleum oily sludge. Floor tile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up to 5 wt% of the petroleum oily sludge in replacement of kaolin were prepared. The tile formulations were granulated by the dry process, pressed, and fired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1200 and 1250 °C using a fast-firing cycle. The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zed before and after firing. XRD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crystalline phases present during sintering and SEM was used to show how the structure changes during densification. Three parameters were used to describe densification: linear shrinkage, water absorption, and flexural streng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troleum oily sludge could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 in the floor tile formulations. The densification behavior of the floor tile pieces is influenced by the petroleum oily sludge addition and firing temperature. The vitrified floor tiles produced reache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rcelain floor tiles, depending on petroleum oily sludge content and firing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6.
《云南化工》2019,(8):64-65
含油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方式已成为了环境保护及石油化工废物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点阐述了我国含油污泥的来源、危害、现阶段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以期为含油污泥处理的发展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胜利孤东油田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含油污泥的组分和粒径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悬浮剂、V(油田污水):V(含油污泥)、交联剂质量分数等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了含油污泥调堵体系的最适宜配方,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0.3%悬浮剂+V(油田污水):V(含油污泥)(1:1~3:1)+0.3%交联剂配制的调堵体系,凝胶时间为22~28 h;抗老化性能良好,在60℃下保持180 d,黏度保留率大于91%。室内岩心实验表明:调堵体系封堵后封堵率可达94%以上,突破压力达6.2 MPa以上;经过孔隙体积倍数为50的盐水冲刷后,封堵率仍可大于92%,说明该调堵体系具有较好的封堵性能和耐冲刷性能。该调堵技术不仅有助于解决含油污泥的污染问题,同时还可以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再利用。  相似文献   

18.
李文英  李阳  马艳飞  张俊锋  李秋红  何芳 《化工进展》2020,39(10):4191-4199
为更好地回收含油污泥(即油泥)中可用资源,国内外油泥资源化处理方法不断更新和突破,并在室内实验研究阶段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本文从油泥的高温热处理法、常温法、低温冻融法三个方面综述了热解、微波、萃取等油泥资源化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等。热解法油品回收率达95.8%,具有油泥处置彻底、油品回收质量高的特点。电动力学法处理油泥,油泥减量化达44.3%,采用浮选法,油泥减量化达95%,两种方法均具有操作简单、易实施、适合大批量处理的特点,工程化应用潜力较大。油泥来源不同,性质各异,采用单一技术难以实现大量油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多项技术联合,如热解法联合浮选法或电动力学法处理大规模油泥能提高油品回收率和质量,降低残油率和处理成本,将成为油泥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