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汁为啤酒的主要原料,麦汁的制备决定了啤酒的种类和质量,并直接影响到啤酒生产工艺与成品质量,因此在啤酒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麦汁制备工艺,形成优良的麦汁色度。麦汁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麦芽制备、麦芽粉碎、糖化、麦汁煮沸沉淀、麦汁过滤与主发酵等步骤,其中糖化工艺会对啤酒麦汁的色度与品质造成影响。因此,需控制好麦芽质量及其粉碎度、糖化温度、淀粉酶pH值、糖化醪浓度等因素,并进一步优化糖化工艺参数,为呈现更好的啤酒麦汁色度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研究糖化工艺对啤酒麦汁色度的影响,并提出啤酒麦汁制备中糖化工艺的优化措施,以提高啤酒麦汁的色度,促进啤酒酿造工艺的优化,推动啤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麦汁中的含氮物质直接影响啤酒发酵进程和风味指标,同时也影响啤酒后期澄清、非生物稳定及泡沫情况,是麦汁制备的重要控制点。稳定的麦汁氮源是啤酒品牌的基础,也是糖化工艺控制的目标。在糖化实际工艺监控中,我们侧重监控冷麦汁α-氨基氮、隆丁区分。麦汁中氮源来源于麦芽,而麦芽氮源主要有以下相关指标:1)麦芽总氮:主要取决于制麦所用大麦的总氮。在制麦过程中,大麦氮源将有7%-1 5%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李琳  陈涛 《啤酒科技》2011,(8):36-37
啤酒生产中原料的变化、糖化工艺的变更等都会影响麦汁的色度,进而影响成品酒的色度。要控制色度稳定,首先要了解各酿造工序对色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探索了糖化方法、糖化温度、麦汁煮沸时间、麦汁pH值和PVPP添加量等生产工艺对高辅料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糖化工艺条件是:采用一次煮出糖化法,糖化温度70℃,麦汁pH值为5.2~5.4,麦汁煮沸90min~100min.在啤酒中添加150mg/L的PVPP,可以明显降低啤酒中的多酚物质,提高高辅料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调节麦汁缓冲能力是控制啤酒pH的一个有效措施。糖化阶段的调酸得当,能使麦汁缓冲能力在一个较为合适的范围内,较好地控制啤酒的pH值,有利于发酵过程和啤酒质量。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影响啤酒发酵度的因素很多,本文从糖化发酵工艺、酵母筛选等方面谈谈我公司提高啤酒发酵度的具体做法。1 原辅料及糖化工艺对啤酒发酵度的影响欲提高啤酒的发酵度,关键在于麦汁中糖类组成是否合理,即要提高可发酵性糖的含量。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1)适当加大大米用量,或直接在煮沸锅添加糖类或糖浆,采用低温糖化,麦汁最终发酵度可达73%。2)根据麦芽检测指标,适当调整糖化工艺。采取低温糖化,阶段升温工艺,根据不同麦芽质量,制  相似文献   

7.
不同糖化工艺中可发酵性糖的HPLC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类是啤酒酿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物质.研究通过提高糖化温度和缩短糖化时间进行的3次糖化工艺试验,制备麦汁的可发酵性糖组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3种工艺在发酵过程中可发酵性糖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分析,实现对啤酒生产过程糖组分的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8.
徐春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2):106-109
生物酸化技术在啤酒生产中应用可降低糖化醪pH值,增加酶活,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啤酒质量.研究了用乳酸菌生物酸化法生产啤酒的主要工艺过程,确定其主要工艺参数采用头道麦汁进行生产,麦汁糖度14(.)P,德氏杆菌接种量30%,酸化温度42℃~45℃,培养时间24 h左右.麦汁糖化工艺中,酸麦汁用量为2.5 L/100 L麦汁.实验证明乳酸菌生物酸化法生产的啤酒在品质上与传统方法生产的啤酒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地确定挤压膨化大米啤酒辅料的糖化工艺参数,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研究挤压蒸煮大米糖化工艺参数(65℃糖化时间、71℃糖化时间、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对麦汁碘值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65℃糖化时间为47 m in,71℃糖化时间为25 m in,α-淀粉酶添加量为1.75×10-3L时,挤压大米辅料糖化麦汁的碘值可达0.13,比传统大米辅料糖化麦汁的碘值减少了48%,另外,从麦汁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大米做啤酒辅料的糖化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许多啤酒生产厂家经常遇到麦芽质量问题,特别是外购麦芽质量很难控制,给糖化带来很多困难。对于质量较差的麦芽,在糖化工艺上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以获得高质量麦汁,最终制取高质量啤酒,成为很多啤酒厂家所思虑的课题。下面就麦芽质量缺陷及相应糖化工艺措施谈一些看法。1.α-氨基氮含量低  相似文献   

11.
啤酒的焦糊味与糖化过程热负荷有很大关系,高的热负荷意味着啤酒老化的前驱物质较多,会影响啤酒的新鲜度。在满足工序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缩短糖化过程的受热时间,是控制麦汁热负荷的关键。通过缩短麦汁煮沸时间,不仅可以降低热负荷,还可以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啤酒中高级醇、醛类、酯类等风味物质的糖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糖化条件是:采用一次煮出糖化法,麦汁pH为5.4~5.6,糖化温度为60℃~65℃,糖化62min,煮沸90min~110min.此条件下制得的麦汁可发酵成为具有较好风味的高辅料啤酒.  相似文献   

13.
申慧军 《酿酒》2004,31(2):86-87
啤酒酵母培养是利用营养成分丰富的麦芽汁做培养基。一般使用中等浓度的麦芽汁11-12度基本可以满足酵母繁殖要求。但是麦汁营养成分的组成,由于原料的变化、糖化工艺条件的改变,有时生产出的麦汁组分很不稳定,一旦出现波动,缺乏某种生长素,使啤酒酵母很难保持持续的优良性能,而导致啤酒发酵不正常,并影响啤酒质量的稳定。本试验采用酵母营养盐做为麦汁营养补充剂,以确保酵母活性,达到稳定啤酒发酵生产,提高啤酒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建民 《啤酒科技》2012,(4):40-41,43
啤酒发酵过程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啤酒风味物质含量和组成,最终影响啤酒质量。所以发酵过程控制历来是酿造的重中之重。 1麦汁组分控制 合适的麦汁组成是保证酵母正常发酵的基础。应有效控制原料质量和糖化效果,每批次麦汁组成应均匀。  相似文献   

15.
麦汁过滤是啤酒糖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若麦汁过滤控制不当,不仅影响到麦汁质量和产量,而且会影响到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16.
<正> 啤酒微生物的污染一般是从麦汁冷却开始的,因为麦汁是极好的培养基,当其他条件适合时,能感染各种微生物。当然,在原料和制麦过程中,甚至在特殊情况下糖化醪的酸败,都有可能造成微生物污染。不过,这些情况易于检查和控制,因此,控制啤酒中微生物的重点应放在麦汁冷却后的工艺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姜宏杰 《啤酒科技》2010,(1):38-38,40
麦芽中的起泡蛋白、酒花苦味成分、CO2是构成啤酒泡沫的基本因素;啤酒粘度则是维持泡沫稳定的重要因素;有效地降低起泡蛋白的损失是保证泡持性的关键措施。生产过程中糖化采用50~52℃的蛋白分解休止40~60min;控制麦汁煮沸时间、煮沸强度;低温发酵,0- -1℃后贮;控制好啤酒过滤的温度与压力,防止油类物质混入麦汁或啤酒中。  相似文献   

18.
李贵军  高峰  刘冬 《酿酒》2000,(2):93-93
麦汁过滤在啤酒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 ,其目的是在糖化工序结束后 ,在最短时间内将糖化醪中从原料溶出的物质与不溶性的麦糟分离 ,以得到澄清的麦汁 ,并获得良好的浸出物收得率。麦汁过滤效果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后期麦汁发酵及清酒的过滤和啤酒的泡沫、风味 ,最终影响啤酒的质量。如何在麦汁过滤过程中得到澄清的麦汁 ,其方法很多 ,现就我厂近期采用的平衡罐原理在麦汁过滤中的应用作如下的总结。1 原理把过滤槽底部的各同心环管的麦汁最后集中在一总管内 ,然后流经至麦汁平衡罐 ,由平衡罐流出。利用泵打入麦汁暂存槽或麦汁…  相似文献   

19.
张光爱  任晓云 《啤酒科技》2007,(6):34-34,36
1 目的 检测麦汁极限残糖是为了预测发酵度,据此值及时调整糖化工艺,确保啤酒发酵度在合格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20.
啤酒中有机酸及其对啤酒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坚 《酿酒科技》2006,(9):121-122
啤酒中有机酸即羧酸类物质,主要来源于酿造原料、麦芽生产、糖化麦汁制备及啤酒酿造过程中。啤酒中的有机酸是构成酵母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有利于酶作用,是组成啤酒风味物质成分之一。但是,若啤酒中的脂肪酸含量过多则会对啤酒风味稳定性不利,有机酸在啤酒中的含量、比例都将使啤酒风味产生重大影响。应控制好啤酒中的有机酸含量使之达到“酸而不露”。方法:①控制原料质量;②调节糖化用水;③调pH值,宜用乳酸、磷酸两种混合酸;④麦汁过滤一定要清亮;⑤严格控制好每道工序的工艺卫生;⑥选用优良的酵母菌种,并加强酵母管理。(丹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