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孤岛检测是分布式发电系统必备的功能。针对传统的分布式发电孤岛检测的方法存在检测盲区大或对电能质量有影响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可拓模式识别的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在逆变器侧测得的谐波阻抗进行训练,根据阻抗的分布特征进行模式识别,可以准确检测在逆变器输出功率和负载功率完全匹配下的孤岛效应。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和matlab离线数据处理,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能量谱分析ESA(energy spectrum analysis)的孤岛检测方法,并对所提出的检测特征量在孤岛发生前后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对ESA方法的孤岛检测有效性及抗扰动性进行了仿真及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ESA方法在分布式发电单元与本地并联谐振负载间存在功率匹配,传统过/欠电压、过/欠频率方法落入盲区内时仍可有效识别孤岛,检测需时远小于IEEE 1547-2003标准所规定的时间,且不易受系统暂态过程影响;同时,由于没有向系统中加入扰动信号,不会对电能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首先阐述了孤岛效应的机理;然后对传统被动式检测方法以及以小波分析为代表的新型被动式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孤岛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两种或以上的孤岛检测手段配合使用,将获得更好的效果,最好至少含有一种被动方法和一种主动方法,这样将会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4.
将模糊数学与可拓方法相结合,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的基础上,利用电梯性能等级分类和性能指标隶属度化使其无量纲化,构造了经典物元和节域物元,并建立了电梯性能等级的可拓模糊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电梯运行时的实际性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孤岛检测对于电网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一种间歇性无功扰动孤岛检测方法,应用在三相并网逆变器中。消除了传统的持续无功扰动孤岛检测方法存在孤岛检测盲区的缺点,通过间歇性无功扰动使公共耦合点(PCC)电压频率超出预设阀值,通过高/低频率检测判断孤岛发生。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并在基于TMS320x2812 DSP数字控制的并网系统平台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不影响并网电流波形质量,具有检测速度快,无检测盲区(NDZ)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孤岛效应的发生机理和危害,在被动式过/欠压与过/欠频孤岛检测法和主动移频式(AFD)孤岛检测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主被动相结合的孤岛检测方案,阐述了该方案的具体实现策略,并分别从纯阻性、感性、容性、谐振四种负载特性对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既可以减少AFD孤岛检测方法对电网造成的谐波污染,又可以弥补被动式过/欠压与过/欠频孤岛检测方法检测盲区太大的不足,有效提高了孤岛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变压器及其故障的形成原因与表现形式,发现了变压器故障信息与可拓学之间的蕴涵关系;运用可拓集合论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考虑电力变压器故障,建立了基于DGA技术的能够同时判断电力变压器故障类型和程度的可拓检测方法。以五种油中溶解气体(氢气、甲烷、乙烷、乙烯和乙炔)的含量参数作为变压器故障特征参数验证了此方法对变压器故障的实际诊断效果。结果证明,尤其在多重故障诊断方面,该方法优于传统的IEC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浩  高明 《电气开关》2015,53(2):56-58,61
针对油中溶解气体新导则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可托理论分析方法。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具有复杂性,各种因素的识别和故障类型的划分之间具有不相容性,应用物元分析理论,构建物元矩阵,根据计算出的关联度大小对故障类型进行可拓识别。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孤岛效应和检测盲区的分析,以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基于逆变器侧的各种检测方法为主,按照其检测思路,从被动检测和主动检测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归纳.对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优缺点以及一些检测方法的改进方案进行综合评述,根据具体的功率的匹配程度和电能质量等要求,来选择将适合的检测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检测方法的优点,才能达到最优的检测目的.而微网由并网向孤岛的过渡以及微网孤岛运行的利用也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孤岛效应和检测盲区的分析,以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基于逆变器侧的各种检测方法为主,按照其检测思路,从被动检测和主动检测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归纳.对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优缺点以及一些检测方法的改进方案进行综合评述,根据具体的功率的匹配程度和电能质量等要求,来选择将适合的检测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检测方法的优点,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1.
防孤岛保护是并网发电系统的必备功能,目前的孤岛检测方法主要有电网侧检测、外部开关电容检测、逆变器侧检测3大类,其中逆变器侧检测又可分为被动检测和主动检测。阐述了孤岛效应产生的机理和检测盲区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孤岛检测方法进行分类,并重点介绍了基于逆变器侧的各种被动检测法、主动检测法的原理,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适用的场合,最后介绍了不同国家依据不同标准所采取的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际应用中,应将至少各一种主动检测法和被动检测法结合使用,以此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电网解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磊  熊为军  吴学娟 《电力学报》2007,22(3):336-340
解列是电力系统维持电网稳定,防止系统崩溃的重要措施。从被动解列和主动解列的研究两方面阐述了现在解列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文献中的主要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电网解列进一步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当电网出现故障时,在孤岛检测时,常用的无源检测方法和有源检测方法中的有源频率偏移、滑模频率偏移和输出功率扰动法都存在检测盲区。针对这几种方法在孤岛检测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主动式孤岛检测新方法,通过脉动负载改变逆变器并网负荷大小,检测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等来判断孤岛的发生。通过理论分析了该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对电网无影响,无检测盲区。该方法对多台并网运行的光伏逆变器也同样适用。并通过仿真测试和实际产品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时,若主网故障解列断电,就会处于孤岛状态,这是一种危险的不正常的状态。在分析孤岛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该法以电网公共节点处电压相位变化与负荷电压变化之比 作为判定孤岛发生的指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仿真表明新的方法克服了原有被动式检测法在较严苛的功率缺额条件下效果不明显的缺陷,且在电网电压波动,各类型负荷投切等扰动下不会误动作,实现简单可靠,能够迅速检测到孤岛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周晨  徐华电  刘欢  李春来 《电源学报》2017,15(1):125-131
目前基本的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方法可分为远程检测法、本地被动法以及本地主动法三大类。综述了三大类中常用的孤岛检测方法,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和性能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结合实际,提出了这些常用的孤岛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研究的模糊识别有基于模糊规则的,基于综合评判和基于模糊聚类等,但在实现上存在统计计算量较大的问题,且检测相对繁复的问题。针对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实现问题,将模糊模式识别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基于模糊模式对比的识别,即选取模糊特征属性并通过模糊隶属函数表示其属性取值,提取整个特征属性的模糊向量组成模糊模式,进而精简模糊模式,并作为识别模式库。实验仿真证明,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他方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从孤岛效应产生的危害出发,分析了孤岛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性,概述了国内外的孤岛检测指标。在对孤岛效应原理进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孤岛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对比,使得用户可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自主选择主动检测或被动检测的孤岛检测方法。通过Simulink对光伏孤岛系统进行仿真,证明孤岛效应检测的原理和必要性,为孤岛效应检测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