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信对抗中干扰效能的准确评估对于优化干扰样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误码率评估技术在卫星测控通信装备的电子对抗试验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隐匿帧锁定状态转换的干扰效能评估方法,分析了帧状态转换与误码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这对于卫星测控通信装备电子对抗试验中的干扰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信对抗是指敌我双方在通信领域为争夺电磁优势而展开的电子对抗,是电子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通信对抗的基本概念,并从通信对抗技术、通信对抗装备两方面阐述了通信对抗的现状及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视.重点研究采用频移键控(FSK)调制技术的装备在以音频干扰为主要方式的对抗条件下,误码率与干信比、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中以单音干扰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成果对进一步研究干扰技术和干扰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用电子对抗干扰吊舱(主要是雷达对抗和通信对抗)是一种重要的空中电子对抗装备,它将以其装载平台的机动、灵活、快速及地面或水面装备所无法替代的宽广的空域作战范围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军事专家的关注,而软件无线电技术及雷达/通信的射频综合一体化又为吊舱的多功能、小型化以及通用性创造了综合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通用电子干扰吊舱的总体设想,并对其作战模式、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现代战争中,超视距打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为了延长预警时间并有效地干扰视距以外的电子目标,超视距电子对抗系统便成为未来军事斗争中的重要电子战装备。本文对地波绕射超视距短波通信对抗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海上(300~400km范围内)短波通信装备的侦察、干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光电对抗是电子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首先从光电侦察与反侦察、光电干扰与抗干扰两个对立面对光电对抗系统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典型的光电装备及其在战争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概括了光电对抗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现代战争中,超视距打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为了延长预警时间并有效地干扰视距以外的电子目标,超视距电子对抗系统便成为未来军事斗争中的重要电子战装备。本文对地波绕射超视距短波通信对抗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海上(300-400km范围内)短波通信装备的侦察、干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对频率捷变雷达的有源干扰能力是电子对抗装备作战使用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通过对几种常用的对抗捷变频雷达的干扰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扫频技术实现的对抗频率捷变雷达的新方法.经过试验验证,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方法更能快速提升电子对抗装备对大范围频率捷变雷达的干扰能力,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军事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对抗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信息化战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了新形势下通信干扰技术水平和国外通信干扰装备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通信对抗需要优先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所涉及的一系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电子对抗》2007,(3):38-38
信息产业部电子对抗专业情报网将于2007年11月下旬召开2007年电子对抗专业情报网技术研讨会。现将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电子战/信息对抗技术、系统及装备(包括雷达对抗、通信对抗、光电对抗、导航对抗、IFF对抗、无线电引信对抗、电子战试验仿真、效能评估等)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电子战/信息对抗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3.联网化电子战(网络中心电子战)概念和理论以及技术与装备的发展;4.空间电子战/信息对抗技术和装备的发展;5.新兴技术(如超导、纳米、微机电等技术)对电子战/信息对抗系统的影响及应用;6.新形势下电子…  相似文献   

11.
左浩 《电子测试》2022,(2):55-57
在短波通信中,分析分布式干扰应用,深入分析分布式干扰设备组成、关键技术,随机二维码调制信号.应用Matlab软件模块,对分布式干扰系统进行分析,采用随机二元码,调制信号对短波通信系统的干扰影响.通过仿真结果可知,分布式干扰能够获取显著干扰效果.在本文研究中,围绕短波通信展开讨论,重点分析分布式干扰的效能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信语音干扰效果评估,是指对语音通信系统接收的受扰语音信号进行分析,确定语音信号被干扰程度的技术。准确地评估干扰效果是研制通信对抗设备、评估电子对抗态势以及了解通信质量等活动的重要依据。针对超短波通信干扰系统,提出了基于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特征、小波统计特征和感知特征的统计测度,结合最小二乘、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以及支持向量回归(SVR)拟合回归模型的评估系统,其预测值和主观评估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保障了该干扰评估系统的实用性。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参考评估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准确率达到了87%,高于多测度融合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信干扰效果的好坏是评定通信干扰装备基本指标,目前在半实物仿真试验领域还没有一套有效评估通信干扰效果的方法,只能利用模拟仿真进行评估。通过研究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理论,提出了基于调制识别理论及小波理论的对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仿真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阳键 《无线电工程》2012,42(8):38-40
ADS软件广泛应用于数字基带、射频和通信系统仿真,具有高效、便捷和协同仿真能力强的特点。介绍了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和通信过程,并将ADS软件应用于复杂电磁环境模拟、卫星通信系统和地面对抗终端构建以及干扰效果评估。通过对仿真工具、测试工具和数据统计分析工具的使用,得出干扰信号调制样式、干信比和干扰信号码速率等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部分优化干扰系统,提升干扰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转发式欺骗干扰时,经转发的干扰信号和直达信号同时进入被干扰接收机,对接收机的信号处理过程造成复杂的影响.转发式干扰根据信号功率的大小,其干扰效果可能会出现信号压制、信号欺骗或无法欺骗等多种情况,目前尚无文献对转发干扰信号功率控制进行定量研究.为推进转发式欺骗干扰在导航战中的实际应用,制定合适的转发式欺骗干扰功率控...  相似文献   

16.
从通信干扰角度,基于频域分析方法,针对跳时-脉冲位置调制-超宽带(TH-PPM-UWB)体制,分析了不同噪声干扰信号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效果,并运用MATLAB仿真软件,在AWGN信道下,对不同噪声干扰信号的干扰效果进行了蒙特卡洛实验仿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干扰效果(误比特率)与噪声干扰信号功率、带宽和中心频率的关系。为实现对超宽带通信系统干扰的实装研制打下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军事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转发式干扰机收发同时系统中的自干扰难以对消问题,该文设计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自干扰对消算法。在自干扰信号与目标信号强相关且混叠的情况下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自干扰信号。在此基础上,该文利用分段侦收的信号快速生成干扰的方法,验证了该算法在收发同时系统中自干扰信号对消的可行性,实现了基于本脉冲的雷达干扰信号构建,对敌方雷达快速做出反应,在电子对抗中占据有利地位。该文利用典型的线性调频(LFM)和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雷达信号生成数据集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用测试集去测试网络输出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收发同时系统中目标信号与自干扰信号混叠的情况下,基于DNN的自干扰对消算法可以有效消除自干扰信号,在信干比–8 dB的情况下,对消比可达到26 dB以上。  相似文献   

18.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及抑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开关电源本身的工作原理,使得电磁干扰问题相当突出,其干扰信号经传导和辐射对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等产生电磁污染。本文介绍了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和传输方式:一种是传导传输方式,另一种则是辐射传输方式。本文从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入手,着重分析了开关电源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比如滤波技术、屏蔽技术、软开关技术、扩频调制技术、PCB设计技术和接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自卫电子对抗射频隐身条件下功率管控问题,分析了自卫电子对抗中压制性干扰与欺骗性干扰的射频隐身特性,讨论了自卫电子对抗有效干扰及射频隐身的关系并建立了射频隐身特性模型,提出了压制比有效边界、信干比有效边界的自卫电子对抗功率管控方法。依据电子对抗的"互闭环"特性,建立了基于功率管控前后截获距离比值的射频隐身表征因子,通过仿真证明了功率管控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区别于传统遮盖式噪声,针对PSK信号具有相位键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构造均匀分布的随机码调相噪声干扰PSK信号的方法.该噪声采用与被干扰信号相同码速率的随机码调相,与被干扰信号谱形相似,从而具有好的干扰效果.以BPSK信号模型为例,假设在接收机完成同步的条件下,导出了其影响接收机解调的误码率公式,从而证明了该噪声有较好的干扰效果.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调相噪声在不同干信比条件下比传统窄带高斯噪声有更好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