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受到一定的磨损和污染,导致路面的抗滑性能下降,进而引起一系列交通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改善隧道水泥路面的抗滑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分析隧道水泥路面抗滑机理的基础上,对隧道水泥路面抗滑性能的改善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某高速公路特长隧道为例,对该隧道中部5km路面抗滑性能进行了为期5年的跟踪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特长隧道路面抗滑性能持续衰减较快,整体呈现前期衰减较慢,中期衰减幅度较大,随后衰减幅度逐渐放缓.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衰减情况主要和隧道路面的特殊环境以及通行车辆、隧道路面原材料、结构和施工工艺有... 相似文献
4.
对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与降噪功能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并对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等抗滑降噪施工工艺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此达到降低噪声,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6.
8.
隧道路面钢渣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衰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加速磨耗仪模拟了隧道钢渣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衰减过程,研究了钢渣沥青混合料(SSAM)在不同钢渣掺量、不同荷载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抗滑性能衰减规律,并且结合扫描电镜(SEM)及压汞(MIP)试验,分析了SSAM抗滑性能衰减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钢渣的掺入从衰减终值、损失率和衰减速率3个方面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SSAM抗滑性能随钢渣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50%钢渣掺量处出现拐点;荷载对SSAM抗滑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衰减过程的第2阶段至第5阶段,温度对SSAM抗滑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1阶段;钢渣集料表面纹理丰富,孔结构和孔级配更合理,从而改善了SSAM沥青膜的黏结性,提高了SSAM抗滑性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经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分析、处理、回归基础上得出纵向摩擦系数PFC和抗滑摆值FB(BPN)之间良好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出以纵向摩擦系数PFC为指标的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标准,并进行了SAFEGATE摩擦系数测试车与摆式仪的工效对比,证明了以纵向摩擦系数PFC为指标评价路面抗滑性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刻纹工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改变了以往压槽工艺给施工带来的纹理深浅不一,构造深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等缺点。本文结合我市承德路二期工程介绍了硬性刻纹工艺的基本要求和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传统修筑的砼路面难以满足抗滑标准的要求。本文是在分析研究了路面滑溜影响因素和提高的路面抗滑途径基础上,根据检测方法和标准,提出了提高砼路面抗滑性能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路面粗糙度,路面干湿状态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国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形式和目前几种主要的施工方法,以指导国内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提高其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4.
15.
以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例,首先简要分析了隧道彩色抗滑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然后重点研究了彩色抗滑功能层的施工技术,同时进行了隧道抗滑与耐磨检测.实践表明,高速公路隧道采用彩色抗滑功能层施工技术合理、可行,有效保证了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前碉1号右线隧道开挖初支完成后,伴随着地下水对围岩的侵蚀,围岩软化似淤泥,自承力急速降低,初期支护发生快速严重变形,其中K75+430~K75+450拱顶发生坍塌.本文以该工程为例,对山区隧道塌方处治进行探讨,旨在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处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19.
针对高速公路抗滑性能衰减问题,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简要概述了高速公路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评价方法,得出结论:路表纹理磨光是导致抗滑性能衰减的最直接因素,目前研究方法对路面形貌表征不足,无法将磨光过程中的表面变化与路面抗滑性能很好的关联起来.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利用机器视觉采集混凝土沥青路面三维图像,通过光轴平行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构建混凝土沥青路面三维重构模型,并提取模型中能量特征、熵特征、对比度特征,并依据特征提取结果分析路面粗糙度,完成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效果良好,可准确获取路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