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强制润滑拉拔技术、金相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拉拔模角、道次变形程度等对铝包钢丝毛坯断面上各层间的变形分布和钢铝间结合性能的影响。在强制润滑拉拔的条件下,减小拉拔模角有利于降低不均匀变形程度;减小道次变形程度秀利于改善润滑条件,但易使变形集中在线材表层;合理的拉拔变形提高了变形均匀性和钢铝间的结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选用连续挤压包覆法生产的铝包钢丝毛坯,采用强制润滑拉拔技术进行拉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比较筛选了适合铝包铜丝拉拔的耐温耐压润滑剂.在对铝包钢丝拉拔工艺进行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拉制出了产品.对产品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双金属的结合性能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这一试验研究对铝包钢丝的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常用的拉拔过程表面处理和润滑处理措施,并提出了针对大线径高面缩率下拉拔油配方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钢丝拉拔一段时间出现的硬脆现象,进一步拉拔出现拉拔困难甚至脆性断裂。本文将探讨钢丝拉拔过程中硬脆现象,并制定合理的拉拔工艺消除硬脆现象。  相似文献   

5.
冷拉拔铜包铝细丝的退火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冷拉拔铜包铝细丝合理的退火工艺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铜包覆层组织及界面扩散层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铜包铝细丝的最佳退火工艺为300℃×60min.低于200℃退火时,铜包铝细丝铜包覆层处于回复阶段,细丝强度从冷拉态的361MPa急剧下降到236MPa,延伸率略有降低;300℃退火后,铜包覆层的再结晶完成,细丝的抗拉强度下降至约152MPa,延伸率升到最高,达到16.3%;400℃退火后,铜包覆层晶粒显著长大,界面处生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延伸率急剧下降.界面扩散层的厚度随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退火温度低于300℃时,扩散层厚度随退火时间增加缓慢;当退火温度高于350℃后,扩散层厚度快速增大.延伸率随扩散层厚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界面扩散层厚度为2μm时,铜包铝细丝的延伸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由于煤矿企业胶带机配套设施设置的问题,目前需要对驱动部进行人工注油润滑,因为各设备的工况不同或是人工注油过程中油脂污染等造成设备损坏、寿命减少的现象。此项目主要解决人工注油存在的弊端,能够真正做到解脱人力,节省设备,杜绝油脂浪费及注油过程引起的设备损坏,为设备强制集中注油,保证各转动部位润滑效果良好,提高设备润滑效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1.67/150型氧压机曲轴由体内飞溅润滑改为体外强制润滑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较好效益。图2。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钢丝拉拔过程的成形质量和拉拔力同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Deform-3D软件建立钢丝拉拔第一道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结合建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寻找钢丝拉拔过程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再以显著性因素为变量,以成形质量指标(文中定义为不均匀系数N)和拉拔力P为响应,建立响应曲面模型,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发现,模具半锥角和压缩率既是不均匀系数N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又是拉拔力P的显著性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建立的响应曲面模型发现,单独优化一个指标时,会劣化另一个指标,综合考虑两个指标,得到的较优的工艺参数为模具半锥角5°,压缩率17.65%,此时不均匀系数N为0.247,拉拔力P为2593.77N。结论经过验证,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和响应曲面模型均具有可靠性,可用于钢丝拉拔工艺的研究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高强度珠光体钢丝冷拉大变形过程中应变路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运用网格重划分和场变量传递技术,建立钢丝多道次冷拉应变路径全纪录有限元模拟方法,预测钢丝由0.62 mm到0.09 mm的多道次冷拉过程应变路径的演变。结果 23道次冷拉变形后,钢丝的最大应变值可达到4.360。随着拉拔道次增加,最大与最小等效应变值之间的差值随之增大,由第1道次的0.028增大至第23道次的0.473。结论钢丝多道次拉拔过程中,各道次在心部到表层方向上的等效应变分布规律相同,均为先增大后减小;钢丝心部等效应变值最小,次表层处等效应变值最大。  相似文献   

11.
12.
微量硼对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拉伸试验机,定氧仪,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研究了B脱氧Cu的组织和结果表明,随着B的增加,夹杂物Cu2O的数量减少,Cu的强度降低,塑性、韧性提高,同时也提高Cu的耐蚀性和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效工艺对82B钢盘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OM,SEI技术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对比了82B钢轧制线材集卷后,自然时效0~30d(天)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变化、宏观断口形貌以及微观断口韧窝形态的差异,并对自然时效与集卷后人工时效(在250℃或300℃加热、保温2h后缓慢冷却)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时效的力学性能约相当于15d自然时效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400MPa级超级钢主要特征是高洁净度和超细晶粒组织。采用钨极氩弧焊对400MPa级超级钢施焊,并对其空冷和水冷两种冷却方式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冷条件下焊接接头热影响区(HAZ)晶粒严重长大、强度下降,并出现软化区;焊接过程采用喷水冷却加快了冷却速度,有效抑制了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晶粒的长大,改善了接头组织,提高了贝氏体和低碳马氏体的含量,进而改善了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满足实际焊接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对微合金非调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微合金元素N,A1,Ti对热加工用非调质钢30MnVS和冷加工用非调质钢25MnV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于30MnVS钢,定义了一个特征函数Z,Z值大于0.14时,组织和性能较理想。对于25MnV钢,低Ti、高A1钢具有更好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用DSC、裂解气相色谱及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合时的加料方式,对以二氧五环为共单体的共聚甲醛的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它与热碱稳定性、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特殊加料方式(B)所得共聚甲醛的热碱稳定性及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比普通加料方式(A)的高出3.6%及0.71kgcm/cm2,且前一种共聚甲醛所形成的球晶明显小于后者,说明B为一种较好的聚合加料方式。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等手段,研究了20MnSiNb钢的显微组织对屈服行为的影响及添加微合金元素铌对其产生的作用。结果表明,贝氏体组织的形成将导致屈服平台的消失;钢中铌的沉淀析出具有沉淀强化和晶粒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硬度计、导电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了固溶温度、时效及时效前冷变形量对Cu-0.1%Ag-0.1%Cr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形变时效处理后,硬化效应明显比直接时效所产生的作用大,经870℃固溶/40%~50%冷变形/480℃×1.5h时效处理后,合金可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性能指标--硬度131HV以上,导电率92.82%IACS以上.  相似文献   

19.
研究船体用钢的正火和回火温度及其时间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