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研究侧面抽运固体激光器时激光工作晶体中的增益分布特性,分析了侧面抽运结构特点,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单向侧面和三向侧面抽运光参数对激光晶体中增益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抽运光束腰半径越小,激光晶体的轴线上增益越大,激光晶体径向增益分布越集中;晶体的吸收系数越小,激光晶体中抽运均匀性就越好,但总的吸收效率下降;在吸收系数和束腰半径过小时,激光晶体不能完全吸收抽运光的能量,抽运光利用率降低;此时在晶体侧面抽运光出射面增镀抽运光的增反射膜,能提高抽运光的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LD面阵侧面泵浦Nd:YAG晶体吸收光场的分布特点,在LD线阵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晶体吸收光场数值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LD面阵侧面泵浦Nd:YAG晶体吸收光场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建立适用于不同泵浦结构的激光二极管多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的晶体吸收光场分布模型,使用Matlab编程模拟,分析了泵浦结构各参量:物质吸收系数、晶体半径、泵浦距离条件下,面阵泵浦和线阵泵浦晶体吸收光场均匀性及泵浦效率的差异,为LD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光幕靶靶面光能分布均匀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提高光幕靶的测量精度,讨论了影响光幕靶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光幕靶靶面光能分布的均匀性.首先对单个发光二极管进行分析,对其做近似处理,建立数学模型,用代数叠加的方法来推导光幕面内某一点的光能量.进而推导整个光幕面内的光能分布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得到各参数间的函数关系.为了验证理论结果,通过实测光幕面上不同位置点的光能,借助Matlab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光幕面内光能量的分布图形,并且验证了各参数间的关系.经过比较,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2μm激光作为高相干辐射光源,在激光医疗、激光雷达、光电对抗、材料加工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建立考虑能量传递上转换效应的Tm:YLF激光器速率方程,从而分析了能量传递上转换(Energy Transfer Upconversion,ETU)效应对Tm:YLF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仿真分析双端偏振泵浦Tm:YLF晶体泵浦光分布情况。基于上述仿真分析结果,为获得更高的激光输出功率,采用单LD双端同向π偏振泵浦Tm:YLF激光器方法,提高增益介质的增益效果;当注入功率为47.43 W时,实现了稳定的最大激光输出功率为15.23 W,中心波长为1 907.46 nm,输出线宽为1.62 nm,对应光-光转换效率为32.11%,斜率效率为37.24%。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时,泵浦光焦斑位置对激光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交叠积分的计算模型,计算了确定的谐振腔结构和泵浦光束分布时的交叠,数值模拟出了不同泵浦光焦斑位置时,激光器的输出性能.得到了该结构下泵浦光的焦斑位置,以及焦斑位置对激光器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阈值泵浦功率和斜效率对焦斑位置比较敏感,且焦斑位置位于增益介质中距离泵浦面1.3 mm时,激光输出功率最大,泵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在BaTiO3:Ce光折变晶体中实现了桥式互泵浦相位共轭.它和以往所有的互泵浦相位共轭镜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晶体的a面入射光能产生强的自泵浦相位共轭,这使桥式互泵浦相位共轭产生的条件极为苛刻.然而本文通过选择最佳实验条件,使这种共轭光的的透射率高达40%.也从理论上对BaTiO3:Ce桥式互泵浦相位共轭的形式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LD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光场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LD阵列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泵浦光场的分布特点.将激光二极管面阵发出的光作高斯光束处理,建立了适用于激光二极管阵列多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的泵浦光场分布高斯模型.根据所建模型.通过计算机编程模拟,分析了泵浦结构各参量:激光二极管排列方式、光束束腰半径、工作物质吸收系数对泵浦光场分布的影响,比较了激光二极管排列方式、光束束腰半径、工作物质吸收系数不同给泵浦光场均匀性带来的差异,为LD侧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大功率单管LD(激光二极管)泵浦晶体、I类临界相位匹配LBO腔内倍频、高效紧凑结构的全固态红光激光器.利用自行设计的高耦合效率、小聚焦光斑的自聚焦透镜耦合LD,当泵浦功率为4W、倍频红光671nm、基模输出280mW时,光一光转换效率达到7%.  相似文献   

9.
对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Nd:YAG的增益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单个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建立计算机模型进行分析,并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对多个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最后对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纤耦合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研究了在近阈值条件下,泵浦光偏离振荡光谐振腔轴线距离的变化对激光器输出模式、阈值功率、斜效率和光束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泵浦光相对振荡光谐振腔轴线的偏离量增加时,激光振荡阈值、斜效率和光束质量因子将增大;激光输出模式从低阶向高阶厄米-高斯模转变,并且在相同的泵浦光偏离位置下,随着泵浦光电流的增大,晶体热效应显著,模式竞争加剧,会出现高阶向低阶厄米-高斯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对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Nd:YAG的增益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单个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建立计算机模型进行分析,并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对多个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最后对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准相位匹配周期极化掺氧化镁铌酸锂晶体的光学参量振荡器进行温度调谐实验研究,所用晶体的极化周期为30.5μm.以1.064μm的声光调QNd∶YAG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将晶体温度控制在40~200℃,获得3.100~3.398μm的闲频光连续可调谐输出;当泵浦光功率为3.7 W时,获得输出功率约1 W的3.365μm闲频光输出,泵浦光-闲频光转换效率达27%.在谐振腔内还观察到其他激光输出,并对此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是由信号光倍频、泵浦光与信号光和频,以及泵浦光与闲频光和频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BaTiO3:Ce桥式互泵浦相位区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BaTiO3:Ce光折变晶体中实现了桥式互泵浦相位共轭,它和以往所有的互泵浦相位共轭镜不同这这处在于这种日 体的a面入射光能产生强的自泵浦相位共轭,这使桥式互泵浦相位共轭产生的条件极为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单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增益平坦性较差,不能用于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来改善增益的平坦性。通过研究高非线性光纤中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的色散补偿问题,在较大频带内实现相位匹配,满足增益平坦的要求。研究表明通过在一段高非线性光纤内周期插入色散补偿光纤,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增益起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在较宽频带内得到一个较为平坦的增益。  相似文献   

15.
以LD端面泵浦的固体激光器为例,讨论了泵浦光源在激光晶体中的分布模型,计算了泵浦速率分布函数的归一化,并对分布函数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6.
在三向侧面泵浦的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L)中声光Q开关结构确定的情况下,对声光Q开关在不同谐振腔以及同一谐振腔中不同位置时的调Q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脉宽最窄、峰值功率最高、调Q效率最大的位置正好在腔内振荡光的光腰附近.通过对该现象的分析,明确了振荡光对输出激光脉冲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进一步分析DPL中泵浦光对调Q效果的影响,据此可以对声光调Q三向侧面泵浦DPL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885nmLD端面泵浦Nd:CNGG/Cr4+:YAG键合晶体、采用被动调Q方式,产生1329nm激光,其对应的能级跃迁为4F3-4I13/2。当泵浦功率为19W时,获得了4.9W的1329nm激光输出,斜效率为36.2%。然后通过非线性晶体LBO进行腔内倍频,得到了822mW的665nm红光输出,光-光转换率为4.7%。  相似文献   

18.
全固化自锁模飞秒激光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结构紧凑的固体二极管泵浦内腔倍频的Nd:YVO4激光器作泵浦源,长度为3mm的钛宝石晶体作增益介质,利用石英棱镜对腔内色散进行补偿,在腔内未加其它任何调制、振荡或启振元件时实现了全固化飞秒激光器的软光阑自锁模稳定运转,测得脉冲的中心波长为816nm,光谱半宽为85nm,可支持的变换极限脉冲宽度约7.8fs,动态测量分析了自锁模对激光器运行特性(含输出功率,光斑强度分布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报导了用LD纵向泵浦Nd:YAG晶体连续运转激光器实验研究结果。采用多组透镜构成的光学耦合系统准直、聚焦LD光束,用透过率为3%,曲率半径为300mm的输出镜耦合输出,在泵浦功率为1.33W时,获得1.06μm波长的激光输出功率为360mW,斜率效率为35.3%,光-光转换效率为18.9%。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光折变晶体内处泵浦与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折就自适应的光外差探测系统。与现有的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系统相比,该系统仅采用一块光折变晶体就能很好地实现自适应光外差探测,具有结构简单、易调整等特点,利用Ar^ 激光实验证实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可观察到中频外差输出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