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影响V带当量摩擦因数的摩擦力方向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林清  蔺朝莉  屈翔  谢明 《机械传动》2011,35(11):5-8,33
根据V带传动的实际情况,分析传动带在主动轮和从动轮动弧区内任意位置的周向变形和径向变形,给出摩擦力方向角的计算公式;并运用Matlab软件绘制出动弧角和方向角的关系图.通过分析摩擦力方向角对当量摩擦因数的影响,得出从动轮处当量摩擦因数随摩擦力方向角增大而减小,主动轮处当量摩擦因数随摩擦力方向角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根据主...  相似文献   

2.
《机械传动》2015,(10):31-34
为了解决传动带滑移状态下带传动系统能量损失的问题,以V型带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推导在带传动系统临界滑移状态下,带轮包角区域内传动带的力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V型传动带结构参数,通过理论数值推导,最终得到临界滑移状态下传动带总压力及总摩擦力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生滑移状态角度/包角比值增加,传动带与带轮总压力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摩擦因数较小时,随着发生滑移状态角度/包角比值增加,传动带总摩擦力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摩擦因数较大时,传动带总摩擦力整体呈现先增后减趋势;通过对带传动系统临界滑移状态下传动带力学特性的研究,对后续控制带传动滑移现象,提高传动效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研究无级变速器金属V带传动过程中瞬态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基于金属传动带与推块相对滑动力学特性以及推块与带轮相对摩擦特性的金属V带传动系统瞬态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金属V带在运动过程中各对象速度、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推块与从动带轮之间的相对切向速度变化区间较推块与驱动带轮大,相对径向速度变化上两者变化区间基本相同;从动带轮上传动带张紧力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推块压缩力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驱动轮上有用弧段较从动轮大,驱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上推块与传动带均存在相对滑动现象,且从动带轮上随时间推移两者速度差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同步齿形带是传动领域里新开发的传动带。它综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由于带的工作面成齿形与带轮的齿槽作啮合传动,并由带的强力层承受负载,以保持带的节线长度不变,故带与轮间没有相对滑动,从而使从动轮能作无滑差的同步传动。该带的传动速度范围从每分钟几转到线速度为 40 m/sec以上。速比可达 10,传动效率可达99.5%,传动功率从分马力到百。是精密机械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应用迅速发展的新型胶带。 1.同步齿形带损坏原因及对策(见下表) 2.带轮的加工要求 1)同步带带轮的材质要求,传递大负荷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系统地研究国内外带传动疲劳寿命试验台的基础上,针对汽车传动带试验标准要求,进行了电封闭汽车传动带综合性能试验台结构设计,并针对高速轴系设计了循环油润滑装置和组合密封装置,采用VB设计虚拟面板VC编写动态链接库的方法设计了试验台控制系统及操作界面,实现了主动轮转速和从动轮负载的闭环控制,并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传动比、滑差、传动功率和扭矩等试验参数。通过在该试验台上进行80小时汽车同步带传动性能试验,表明该试验机达到了汽车带传动性能试验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为汽车带传动的性能和疲劳损伤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1 装置构造及工作原理 磁力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构造如图1所示,主动轮由固定锥盘1和可沿轴向移动的锥盘2组成,从动轮由固定锥盘3和移动锥盘4组成,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2锥盘所构成的楔槽中,绕过由若干条环形钢带联成的滑片组,主、从动轮的轮幅上均绕有一定匝数的线圈,通以电流时便可产生磁场,金属带与带轮相吸以产生较大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从而使牵引力增大.当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转动时,依靠金属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拖动从动轮一起转动,并传递一定的动力.通过改变主、从动轮的锥盘2、4相对于锥盘1、3的轴向位置,可改变主、从动轮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  相似文献   

7.
车轮全滑动轮轨摩擦温升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有限元法和非稳态导热问题微分方程,建立轮轨摩擦温升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轮载、相对滑动速度和摩擦因数对轮轨接触区附近摩擦温度场的影响.模型中考虑了轮轨与环境间的对流换热和轮轨接触界面的相互导热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轮载、相对滑动速度和摩擦因数对轮轨摩擦接触温升及其热影响层深度都有明显影响.轮重不仅影响轮轨表面最高摩擦温升,而且影响热影响区域的大小;相对滑动速度变大,热影响层深度和宽度分别变浅和变宽;摩擦因数越大,热影响区越大.  相似文献   

8.
带轮变形是影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的众多因素之一。它会导致金属带的偏斜,加剧变速器各部件间的磨损,缩短变速器使用寿命。采用ANSYS软件对带轮变形进行分析,确定NDIV编号为20时的网格划分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传动比的增大,主动轮变形减小、应力则是先减小后增大,从动轮变形和应力增大。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学者的试验结果相一致,说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合理,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纹理表面滑动摩擦稳态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稳态滑动摩擦系统模型,采用球-盘摩擦副定量分析研究法向载荷、滑动速度、初始表面纹理和摩擦副材料对稳态摩擦因数的影响,得到稳态摩擦因数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滑动摩擦的稳态摩擦因数与磨损率正相关,周向纹理表面的稳态摩擦因数最大,无纹理表面的稳态摩擦因数次之,径向纹理表面的稳态摩擦因数最小;无论何种初始表面形貌,随着转速的增加,稳态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稳态摩擦因数呈增长趋势;较深较宽的表面纹理具有更大的稳态摩擦因数和更大的瞬时波动;稳态摩擦因数也与摩擦副材料的选取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压力表中,通常有一级增速齿轮传动。增大其传动比,可减小弹性敏感元件的位移量或减小杠杆机构的工作转角,这都可以减小压力表的非线性误差。但是,当主动轮齿数较大,从动轮齿数较小(例如Z_1=404,Z_2=12)时,在标准中心距下将产生干涉:主动轮齿顶圆超过啮合线端点N_2(见图1)。为了避免干涉,可将中心距增大,这样可增大图1中的PN_2的长度。然而,采用正传动(主动轮、从动轮的变位系数X_1、X_2之和大于零)所能得到的中心距增大量满足不了设计要求。计算表明,采用不等压力角渐开线齿轮传动,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在国外进口的压力表中,有这种设计;在国内,也有这样的产品。下面给出这种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