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汽车实现主动避撞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制动。但在实际道路上,有的驾驶员可能会选择通过转向的方式来规避事故的发生。针对前车静止工况,首先对车辆制动和转向两种避撞方式的避撞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关键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通过该函数关系在MATLAB中编写脚本文件,使用仿真手段对比观察了2种避撞方式在不同参数下的曲线变化,重点从车的最大制动能力和最大转向能力2个方面做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了转向避撞和制动避撞在不同车速下的适应能力大小,为进一步研究转向和制动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进行超车时,在两车并行工况下容易出现侧向碰撞.提出了利用主动转向技术,根据超车时两车侧向距离的变化控制并行车辆,使两车侧向距离满足安全要求,避免由于两车侧向间距的变化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减小汽车超车时发生侧向碰撞的可能.确立了相应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车间距及其变化率的模糊控制模型,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了复杂工况下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主动转向模糊控制技术,能减少汽车在高速超车时两车发生侧向碰撞的危险,使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进行超车或两车并列行驶时容易出现侧向碰撞。提出利用主动转向技术,根据两车并行时侧向距离的变化控制两车侧向距离满足安全要求,减小汽车发生侧向碰撞的可能。建立了基于两车侧向距离及其变化率的模糊-PID控制模型,确立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复杂工况下的仿真试验,并将仿真结果与利用PID控制方法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主动转向模糊-PID控制技术,能减少汽车在超车时发生侧向碰撞的危险,使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跟随避撞中驾驶人制动时刻的影响因素,应用汽车驾驶模拟器对多名被试驾驶人进行虚拟交通情景下制动行为测试。利用采集的驾驶人在不同交通情景中制动时刻数据,分析了驾驶人制动时刻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提出了基于驾驶人采取全制动时刻的危险判断指标,分别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驾驶人制动时刻模型,并对两者的预测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驾驶人的年龄、性别和两车运动状态是影响驾驶人制动时刻的重要因素;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回归模型,可用于揭示驾驶人在跟随避撞中危险判断机理,为驾驶辅助系统开发提供了一个具有体现人的个体差异能力的车辆安全行驶状态判断指标,将对改善驾驶辅助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道路尾随相撞事故,开发了一种基于电控液压制动装置的车辆前向报警/避撞系统。该系统根据前方车辆和自车的运动状态,基于碰撞时间实时判断尾随相撞危险度。在危险情况下,系统通过视听觉报警为驾驶员提供警示,并以电控液压制动的方式实现车辆的主动避撞。利用电控液压制动装置搭建了实验平台,对制动压力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将系统安装于试验样车,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为驾驶员提供分级碰撞报警警示和制动辅助,以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7.
传统导航方法只能检测出路径上存在的静止障碍物,无法检测出运动障碍物,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盲人避撞路径导航方法.收集语音信号,利用语音识别模型获取语音特征参数,根据语音特征参数识别出盲人输入的语音序列内容,确定盲人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构建障碍物检测模型,检测盲人所在位置与其目的地路径上障碍物的形状特征及其运动方向、速度,并计算初始位置与到达位置的距离.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规划出最优避撞路径,实现盲人避撞路径导航.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出来的障碍物在x轴和y轴上的径向运动速度相差无几,可以实时跟踪监测障碍物的移动方向及运动速度.本研究方法所得速度与障碍物的实际运动速度基本一致,误差在0.2~0.4 cm/s之间,且在测试时间为50 min时,避障精准度达到96.5%,能够实现最优避撞路径规划及导航.  相似文献   

8.
为了避免路面差异给制动系统带来的困难,改善压力控制迟滞现象。本文设计了一套路面峰值附着系数辨识算法及单神经元PID压力控制器,并深入研究了路面对于制动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基于路面峰值附着系数的最大制动力与ABS最大强度制动的制动效果。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辨识算法的有效性,并将两种压力控制器进行了对比,再利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了不同路面附着条件下两种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辨识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误差控制在5%左右;所设计的压力控制器响应迅速,超调量较小,且无稳态静差;随着路面附着条件的变差,ABS制动性能下降,而基于路面辨识的制动系统仍具有较好的制动效果,呈现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双电机后轮驱动电动汽车展开研究,采用基于ACKERMNN和JEANTAND理论建立的转向模型进行低速工况下的转向分析,根据驾驶员驾驶习惯建立了低速转向行驶模型,并与转向模型算法联合,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研究横摆工况下车速与前轴转向角度对车轮速度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在低速且转角不过大的横摆工况下,四轮轮速按理想情况分配且保持较高的控制精度,实现了电子差速效果,为双电机后驱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动自行车避撞系统的模型,将RFID阅读器安装在电动自行车上,相应地将RFID标签放置在老人或孩子的身份卡上。借助标签与阅读器的通信来实现避撞系统的应答,并通过阅读器来对单片机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电动自行车避撞系统的总体方案。从计算机仿真的角度验证了系统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解决现有主动避撞系统相邻前车变道切入工况下的车-车避撞问题,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通过随预测时间变化的权重系数函数将CTRA恒角速度恒加速度运动模型和五次多项式变道轨迹模型进行加权融合,构建一种同时满足短时、长时的前车变道切入轨迹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邻前车变道切入工况下的主动安全距离模型,并设计了相适应的主动避撞算法。通过PreScan搭建主动避撞场景并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邻前车变道切入轨迹加权融合模型较2种单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显著提高,在所建立的仿真变道工况下,短时、长时模型预测绝对偏差分别为0.09、 0.18 m;所设计的安全距离模型,当两车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最小变道安全距离、两车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最大变道安全距离的区域内均无碰撞危险,当两车间隔距离在最小变道安全距离和最大变道安全距离之间时,相邻前车变道切入,自车与变道切入车辆有追尾侧碰危险,主动避撞算法启动并及时介入车辆速度控制,使车辆分级减速实现避撞,并保持5 m的安全跟车距离,验证了加权融合变道轨迹预测下的安全距离模型及其主动避撞算法的正确性,对智能车辆主动安全设计具有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车道路复杂的车辆行驶状况,文章借助无线传感网络的相关技术来设计车辆运行中的物联网络(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方案,并分析了运行中车辆间产生的威胁关系,提出一种利用改进边缘势场函数来描述车辆行驶中动态产生的威胁关系的方法.并在预判威胁发生的估计区域的基础上,引入微分进化算法,给出了规避路径的规划算法.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势场法,改进的边缘势场函数更适用于描述道路车辆间相互威胁的动态关系;微分进化算法在路径规划过程中,相对传统群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优化能力及更短的收敛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主要运用画法几何中旋转法的原理,阐述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汽车的转向轮运动的极限空间模型的形成、表面形状的表达和作图方法等。为汽车设计人员设计翼板和检查转向轮与转向纵拉杆、减震器和车架之间的运动间隙时,提供可参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将常用类型的模糊矩阵都纳入到了二阶占优模糊矩阵的统一框架之内,利用模糊矩阵的有向伴随图,依次探讨了收敛布尔矩阵的极限形式和收敛指数.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工势场法应用于结构化道路中的汽车主动避障领域存在规划能力,路径平滑度不足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人工势场法和五次多项式避障轨迹的路径规划算法,满足汽车避障时的安全性、实时性要求。通过引入五次多项式势场边界,结合汽车与障碍物的运动状态设计边界参数,提高路径平滑度和安全性。通过设置随动目标点优化引力模型,调节因子优化势场函数,可消除局部最小点。利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Simulink搭建仿真环境,并使用Stanley方法进行路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在动、静态环境中有效的规划出满足汽车行驶要求的避障路径。该算法为汽车避撞时的局部路径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房地产企业自身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这样的微观角度去讨论基于可接受风险曲线的盈利性指数法的应用,并论述了此方法为我们提供的这一平台,使得评估人员与投资人对待风险的态度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评述了车辆四轮转向系统的原理及其控制方法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指出四轮转向系统的研究必须以闭环综合评价为出发点,并与其它主动安全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过街行人与智能车辆之间运动协调中的安全避碰问题,设计一种CVIS环境下的基于行人避碰的车辆驾驶控制器.结合速度障碍法的基本原理提出车辆对过街行人的避碰规则,在此基础上搭建模型预测控制框架,提出车辆对行人的自主避碰算法.综合考虑车辆驾驶的操作约束,以最小化车速变化及满足驾驶员操作舒服性要求为控制目标,在车辆对行人避碰的前提下优化车辆的驾驶策略.分别设置车辆直行避碰与允许换道避碰两种控制场景,在MATLAB环境下对车辆驾驶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车辆对不同情况的过街行人,能够通过加速或减速进行避碰;通过与七次多项式换道轨迹进行对比,自主避碰驾驶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指数法的油气管道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践中,运用管道风险评价技术可有效降低管道运营风险,提高石油企业经济效益.针对现行管道风险评价方法——指数法过分依赖专家经验、主观性强的缺点,将模糊思想用于所有分指数分值的确定,进一步细分各分指数的影响因素,并将其模糊化.建立模糊隶属矩阵,经过矩阵变换,量化各分指数,进而得到更优的评价结果.此研究成果可推广到其他系统的安全管理中.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策略研究的需要,设计了转向和制动集成化的车辆主动安全研究系统。该系统包括装配线控转向、线控制动主动安全系统的实验车辆以及AUTOBOX硬件结构,同时有车辆动力性仿真软件MSCCarsim和与AUTOBOX无缝接口的MATLAB/Simulink作为软件支撑,可以实现车辆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仿真、实时快速原型(RCP)/硬件在回路测试(HIL)等功能。为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建立了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扩展Kalman滤波的车辆运动参数估计方法,并初步进行了控制方法和控制器设计的验证和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