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纳米颗粒极易团聚而导致纳米材料失去特有功能的问题,鉴于常规物理、化学法无法彻底分散纳米颗粒的现状,创新性地运用了气相沉积法,提出了一种有效制备单分散Cu纳米颗粒模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恒温时间、温度以及气体流速,制备了不同粒径、不同分散状态的单分散Cu纳米颗粒模板;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对样品分别进行了微观形貌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恒温时间、温度、气体流速对颗粒尺寸、分散密度、覆盖率和粒度均匀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石墨烯纳米片(GNPs)-炭黑纳米级混合材料为载体,利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备了Pd/GNPs-C电催化剂。采用TEM和XPS测试手段对其进行物相及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炭黑颗粒附着于石墨烯纳米片表面或填充于石墨烯纳米片缝隙之间,Pd纳米粒子在混合载体上的分散性得到改善,平均粒径约为3.3n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d/GNPsC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为38.7m2·g-1,分别为Pd/GNPs、Pd/C的2.87倍和1.68倍;甲醇在Pd/GNPs-C催化剂上的氧化电流密度峰值明显高于Pd/GNPs和Pd/C催化剂的电流密度峰值;甲醇在Pd/GNPs-C催化剂上氧化起始电位为-0.546V,动力学性能得到改进;Pd/GNPs-C催化剂在测试过程中衰减比例为68.8%,稳定性高于Pd/GNPs和Pd/C催化剂。Pd/GNPs-C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均相沉淀包裹技术,在锆无机盐溶液中制备出ZrO2前驱体包裹纳米Si3N4球状颗粒的超细复合粉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发现纳米Si3N4颗粒表面均匀包裹了一层ZrO2前驱体。经过800℃煅烧之后,XRD图谱表明:ZrO2前驱体转变为立方ZrO2。将煅烧后的包裹粉体超声波分散处理后,用SEM及能量发射能谱(EDS)研究发现:ZrO2均匀分布在Si3N4颗粒表面。  相似文献   

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因具有高灵敏及无损检测的特点,在化学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金/银(GO/Au/Ag)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紫光—可见分光光度计(UV)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并深入研究不同Au/Ag比例对纳米复合材料形貌和SERS的影响. 以罗丹明6G (R6G)为探针分子,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GO/Au/Ag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SERS增强效果,且SERS信号强度与样品表面形貌以及Au、Ag含量(质量分数,全文同)有关. Au/Ag纳米颗粒表面粗糙度以及Au、Ag含量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GO/Au/Ag复合材料的SERS效果.  相似文献   

5.
选用聚乙二醇2000、六偏磷酸钠和BK Giulini公司提供的粉体分散剂Lopon 885对化学沉淀法制备的HA进行水中分散性试验研究。用粒度分布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分散体系进行粒度分布、形貌和物相分析。对粉末HA颗粒的团聚及分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粉体的组成相以羟基磷灰石(HA)为主,且颗粒具有近似球形的微观形貌。(NaPO3)6和Lopon 885对HA颗粒团聚的消弱作用明显,可以认为合理选用分散剂是在不影响HA粉体品质前提下消除HA颗粒团聚现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三氯化铁作为掺杂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石墨烯/聚乙撑二氧噻吩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IR)光谱对样品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乙撑二氧噻吩纳米颗粒在石墨烯片层上呈均匀分散状态.循环伏安测试法(CV)等电化学测试表明: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随之改善,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50%时,石墨烯/聚乙撑二氧噻吩纳米复合材料的比电容达到168.8 F/g,显示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选用聚乙二醇2000、六偏磷酸钠和BK Giulini公司提供的粉体分散剂LoponR 885对化学沉淀法制备的HA进行水中分散性试验研究. 用粒度分布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分散体系进行粒度分布、形貌和物相分析. 对粉末HA颗粒的团聚及分散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粉体的组成相以羟基磷灰石(HA)为主,且颗粒具有近似球形的微观形貌. (NaPO3)6和LoponR 885对HA颗粒团聚的消弱作用明显. 可以认为合理选用分散剂是在不影响HA粉体品质前提下消除HA颗粒团聚现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存在下HEPES缓冲溶液中制备纳米金颗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温下HEPES缓冲溶液可还原HAuCl4的水溶液直接制备纳米金溶胶.当加入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二醇(PEG),可得到形貌大小不同的纳米金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以及选区电子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纳米金颗粒形成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搅拌几分钟就可以得到纳米金颗粒,并且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金颗粒的形貌和大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弱石墨烯纳米片的聚集并得到高性能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先利用微波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再与氢氧化铜进行复合得到氢氧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氢氧化铜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表面,有效减弱了石墨烯纳米片的堆积聚集.并对氢氧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了染料吸附测试,复合材料对于甲基橙的去除率达到了91.77%.与单独的氢氧化铜相比,复合材料中石墨烯与氢氧化铜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吸附能力;与单独的石墨烯相比,复合材料中高密度的氢氧化铜使得复合材料容易从废水体系中分离回收,再次利用.这些特征使得氢氧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能被有效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10.
透明YAG陶瓷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光学性能和高温性能,是单晶激光材料的有力替代品,纳米YAG粉体的合成有利于制备性能优异的YAG透明陶瓷.采用低温燃烧法,以Y2O3、Al(NO3)3·9H2O、柠檬酸、乙二醇为原料,采用TG/DSC,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YAG前驱体进行表征,对YAG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煅烧.结果发现,在900℃左右已完全转变成YAG相,最终获得单分散、无团聚、形状规则的YAG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将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碳黑均匀分散体系还原,制得石墨烯/碳黑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碳黑颗粒成功插入到石墨烯片层之间,且有效抑制了石墨烯的团聚,增大了石墨烯片层间距,形成具有开放纳米通道的三维结构;该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和倍率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的石墨烯。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了一种新的聚阴离子电解质基(海藻酸钠、果胶和羧甲基壳聚糖)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涉及任何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并且能够很好的控制聚阴离子电解质基纳米粒子的形貌及粒径.应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测了干态纳米粒子的形貌;采用扫描电镜在低真空下以环境扫描模式(ESEM)表征了湿态纳米粒子的形貌,利用纳米粒度仪测定了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在含有Ca^2+和CO3^2-的水溶液中,聚阴离子电解质可以自组装成形状规整且分散性好的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3.
以纳米流体为工作介质的直接光热转换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部分, 纳米流体的制备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 注。炭黑具有化学性质稳定, 光谱吸收宽等特点, 作为纳米添加颗粒在太阳光吸收与光热转换领域应用广泛。然 而, 炭黑极易团聚, 影响了其在纳米流体中的推广应用。利用环境友好型的骨胶与炭黑通过球磨法制备炭黑骨胶 纳米复合材料, 提高炭黑在去离子水基液中的分散稳定性。通过扫描电镜(SEM), 紫外- 可见-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UV-vis-NIR) 和自组装的光热转换装置等对样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炭黑骨胶纳米流体解决了炭黑易团聚的 问题, 具备较好的分散稳定性和光热转换性能, 质量分数0.006% 的炭黑骨胶纳米流体光热转换效率可达94%, 较去 离子水基液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纳米铜粒子团聚问题,扩大其应用范围,采用微胶囊技术制备尿素-甲醛纳米铜微胶囊,形成核壳结构来提高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样品的红外、x-射线衍射、SEM、TEM测试、分散性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试样的壁材为脲醛树脂,囊芯为纳米铜,试样尺寸在500 nm左右;微胶囊修饰的纳米铜在水中的分散性较在其他溶剂中要好;纳米铜微胶囊在各种溶剂中的分散性要好于纯纳米铜;表面聚合物修饰的纳米铜能分散在极性溶剂中.  相似文献   

15.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分散工艺制备出稳定的石墨烯水分散液,并采用喷涂法分别在玻璃和n-Si基底上形成石墨烯薄膜。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石墨烯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5%的SDBS可获得稳定的石墨烯水溶液分散液。利用分光光度计和扫描电镜对石墨烯薄膜的透过率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可见光透过率超过82%,薄膜具有刀刃状的边缘结构。采用二极管结构对石墨烯薄膜的场发射性能进行测试,其开启电场为3V/μm,场增强因子为3 580。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可行的、低成本的制作石墨烯功能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了以硝酸镓(Ga(NO3)3)为原料,采用有机沉淀法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出含Ga的前驱体,将该前驱体在950-1 050℃之间利用氨气(NH3)直接氮化合成了GaN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光致发光(PL)技术对所制备的GaN纳米粉体分别进行了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发光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沉淀法制备的含Ga前驱体粉体在不同氮化温度下均生成了高纯度六方纤锌矿型GaN纳米粉体,其粒径小于100 nm,且均匀分散;随着氮化温度的增高,GaN纳米粉体的颗粒度下降,结晶度增强;1 050℃氮化合成的GaN纳米粉体发光性能最优异.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声化学方法制备的类球形三氧化钼(MoO3)纳米颗粒为前驱物,采用在氧气氛下的硫化还原反应制备纳米二硫化钼(MoS2)粉体。纳米粉体颗粒的形貌、几何特征和尺寸等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表征,用x-ray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分析(EDX)分析物质的结构及成分。将制备出的类球形纳米级MoS2作为添加剂,添加到基础油中。通过仪器测试其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系数,与基础油的摩擦系数进行对比,研究纳米MoN对复合润滑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2纳米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能球磨混料和真空热压方法制备了铝基复合材料样品。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硬度测试等实验手段研究了SiC纳米颗粒对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均匀性、致密度、微观结构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iC纳米颗粒的加入改善了石墨烯的团聚情况,提升了铝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也使铝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得到明显增强;但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铝基复合材料均匀性、致密度仍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氧化石墨为载体、钛酸异丙酯为前驱体,利用超临界乙醇的超临界性能和还原性,制得了晶型完善的锐钛矿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采用Hummers法制得的氧化石墨(GO)进行表征;同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对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氧化石墨(GO)和晶型完善的锐钛矿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且发现二氧化钛在石墨烯纳米片层上呈现为有规则的颗粒,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8.24nm。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玻片提拉法对新鲜浆料在线取样,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直观展示凹土在水中的纳米化及晶束解离的微观形貌变化,结合粒度和沉降行为分析,评价了现行凹土纳米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化作用促进致密凹土颗粒崩解并蓬松化,同时凹凸棒晶束逐步解离;在凹土微纳米化及晶束解离过程中,分散剂的位阻效应强于静电斥力;解离后的凹凸棒晶仍倾向成束和相互架靠,形成疏松透水的水稳性团聚体.浆料浓度为0.1%,在高速搅拌、协同分散剂共同作用下,也难以获得单分散的凹凸棒晶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