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2022年度凌汛期,黄河宁蒙河段凌情形势总体平稳,主要呈现出流凌期持续时间长、首封日期偏晚、封河流量偏大、封河长度偏短、槽蓄水增量偏少、开河时间偏早、开河凌峰较小等特点。从热力因素、水流动力因素、河道边界条件和水利工程调度4个方面分析了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气温整体较常年偏高,且偏高程度呈西高东低分布,是造成流凌期持续时间长、首封日期偏晚、封河长度偏短、开河时间偏早的主要原因;较大的封河流量和河道条件的持续改善,使凌汛期河道过流能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槽蓄水增量的增加,造成槽蓄水增量偏少;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调度,为平稳封河、开河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做好防凌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1~2012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受气温等因素综合影响,首凌、首封日期偏晚,封河速度快、距离长,槽蓄量大且分布不均,封河水位低,开河水位高,开河速度较慢、日期较晚.介绍了黄河宁夏至内蒙古河段的凌情概况,通过分析2011~2012年度黄河宁蒙河段的凌情特点,得出气温变化是造成2011~2012年度凌情特性的最主要因素,同时,河道形态、水文条件、水库调度及河道障碍物等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2003~2004年度凌汛具有流凌、封河日期晚,封、开河水位高,槽蓄水量偏大、封冻河段长、冰层较薄,开河时间偏早、开河流量偏大等特点。分析了整个冰期上游来水小,封河期气温低,开河期气温偏高、槽蓄水量集中释放等是形成本年度凌汛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对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实地巡测基础上,对凌汛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黄河宁蒙河段2006~2007年凌情具有流凌日期偏晚,封冻期盖面冰层薄、清沟较多,槽蓄水增量大、时空分布不均,凌峰流量偏小等特点。形成本年度凌情特点的主要原因是遭遇暖冬,气温持续偏高,开河势态特殊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009—2010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的特点及其成因:该年度凌情特点是流凌、封河早,封河发展呈阶梯状、封冻冰盖薄、槽蓄水量大、局部河段水位偏高、开河速度慢、开通日期晚、开河洪峰小、开河最大10 d水量大等;气温骤升骤降是造成上述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河道淤积、河道工程阻冰阻水、水库调度及人工分凌等是影响该年度凌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1999~2000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及万家寨水库凌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及万家寨水库库区凌情实地查勘的基础上,对凌汛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宁蒙河段1999~2000年度凌冻河段长、冰盖厚、槽蓄水量大、开河平稳等特点。形成本年度凌情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偏低、流量大等。建议完善河道堤防,加强凌情测报和制定万家塞水库最佳防凌调度运用方案。  相似文献   

7.
2014—2015年度凌汛期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凌日期晚、封河流量大、封河长度短、冰层偏薄、开河凌峰为历史最小等。该凌汛期影响内蒙古河段的冷空气过程强度偏弱,气温较常年偏高,尤其是2015年1月内蒙古河段气温异常偏高,磴口、包头、托克托三站月平均气温偏高2.9~4.9℃。造成宁蒙河段冬季气温偏高的主要因素:1500 hPa高空图上,2014年11月及2015年1—3月极涡均维持在北纬60°以北的极地区域;2亚洲中纬度地区盛行纬向环流,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3地面图上蒙古冷高压势力偏弱。  相似文献   

8.
根据宁蒙河段水文站冰凌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2001-2010年凌情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河段流凌及封、开河特征发生明显改变;河道冰下过流能力明显下降,槽蓄水增量逐年增大;封、开河水位升高,凌情形势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9.
黄河宁蒙河段冲淤演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断面法对宁蒙河段的冲淤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宁夏河段多年平均呈微淤状态,内蒙古河段近期主河槽淤积严重,巴彦高勒—蒲滩拐河段2000年8月~2004年8月年平均淤积量为0.62亿t,主槽淤积量占全断面淤积量的92.4%。  相似文献   

10.
对造成2008—2009年度头道拐站桃汛洪峰流量异常偏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水库调控和人工分凌等防凌措施削减了内蒙古河段槽蓄水量和河道基流;②开河历时较长,开河后期出现分段开河形势,不利于槽蓄水量的集中释放;③开河期三湖河口河段水位抬高,滩地上水,致使部分槽蓄水量滞留;④头道拐封冻断面存在冰花渗流,会使槽蓄水量的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11.
黄河宁蒙河段冰凌变化新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冰凌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2000年以来冰凌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河段流凌及封、开河特征发生明显改变;河道冰下过流能力明显下降,槽蓄水增量逐年增大;封、开河水位升高,河道堤防压力增大,凌情形势趋于复杂。建议在加强冰凌原型观测的基础上,开发具有物理机制的冰凌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10月,受降雨影响,黄河流域出现多次洪水过程,其中将兰州站7月30日出现的3 860 m3/s洪峰过程,称为12.7洪水。文章对12.7洪水形成原因、洪水特点、宁蒙河段河床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2001-2002年度宁蒙河段凌情总的趋势呈现封河晚、开河早,持续时间短,封河发生凌灾,开河过程平衡,整个凌期表现为气温高,冰盖薄,槽蓄水量小,通过对该年度宁蒙河段凌情特点和凌灾成因进行分析,冰坝是导致凌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对封河期间形成冰塞,冰坝的原因从水温、气温以及河势等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该河段易发生凌灾的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各水文站1965—2004年实测资料,分析了宁蒙河段平滩流量的变化过程,表明宁蒙河段平滩流量随时间呈现减小的趋势,特别是1986年龙羊峡水库运用后减小更为明显,已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3 600~5 800m3/s减小到2004年的1 100~3 600m3/s,尤以内蒙古河段的三湖河口站最为严重,从1986年的4 100m3/s左右减小到2004年的1 100m3/s左右,内蒙古河段平滩流量减小幅度要大于宁夏河段,主河槽出现明显萎缩。文中给出了宁蒙河段历年平滩流量与年和汛期来水量的响应关系,具有随年和汛期来水量增加而增大的规律。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年来水量为200亿m3或汛期来水量为80亿m3时,宁夏河段和内蒙古河段的平滩流量分别约为3 100,2 850m3/s;当年来水量为300亿m3或汛期来水量为170亿m3时,宁夏河段和内蒙古河段的平滩流量分别约为4 300,4 000m3/s。分析结果可为宁蒙河段河道进一步整治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造成2010~2011年度黄河三湖河口段开河凌峰流量偏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莅茗  卞昱霖  蔺冬 《人民黄河》2024,(4):62-67+85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黄河的防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凌情灾害成因及防御措施变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影响宁蒙河段凌情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热力条件、水动力条件和河道边界条件。通过梳理1989年以来宁蒙河段典型凌灾情况,发现造成冰凌灾害的严重凌情多受剧烈天气过程、河道流量变化、复杂河道条件等因素影响。为避免宁蒙河段凌汛灾害,针对热力因素,应及早开展凌汛期气温凌情预报工作;针对水动力因素,应优化凌汛期水库群和分凌工程联合调度;针对河道边界条件,应提前拆除临时阻水建筑物,保证河道畅通,协调空军部队在险情发生时及时轰炸破冰,并加快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恢复和长期维持较大的中水河槽过流能力,为宁蒙河段防凌防洪提供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黄河宁蒙河段河道特征及其冲淤情况,阐述了造床流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利用宁蒙河段沿程几个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计算了各断面的造床流量,初步分析了用造床流量冲刷宁蒙河道的可能性,研究宁蒙河段造床流量对于利用水库调节水沙过程塑造合理河床形态,进行河道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1973—2005年宁蒙河段汛期场次洪水的冲淤特性、冲淤效率与下河沿断面水沙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下河沿断面洪水平均含沙量大于7 kg/m3时,宁蒙河段以淤积为主;当下河沿断面洪水平均含沙量小于7 kg/m3时,宁蒙河段以冲刷为主,且流量为2 200~2 500 m3/s时冲刷效率最大,此时洪水总水量应大于25亿m3。  相似文献   

20.
基于黄河宁蒙河段水文气象和冰凌观测资料,分析了2015—2016年度宁蒙河段凌情特点,从气温、上游来水、封河流量、水库调度、河道边界条件及涉河建筑物等多个因素探讨了凌灾险情形成机理成因,提出加强万家寨库尾冰塞冰坝形成机理与水库运用调度以及分凌区适时启用研究等减轻凌汛风险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宁蒙河段凌情预报和防凌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