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零价铁处理地下水污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纳米零价铁的合成、表征及在厌氧水体环境下对污染物质的降解和转化。重点分析了纳米零价铁还原含氯有机污染物和金属离子的特性和机理。总结了纳米零价铁技术尚需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纳米零价铁具有粒径较小、反应活性高、比表面积大、能够迅速且更加完全的还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优点,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应用也存在不足之处:纳米零价铁易氧化而活性降低;易团聚,迁移性能不理想;容易使含水层介质颗粒空隙堵塞等。对纳米零价铁进行改性,克服其活性降低、易团聚及堵塞的问题,已成为环境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几种纳米零价铁改性方法及其修复有机污染地下水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随着卤代烃类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自然水体中,卤代烃降解工艺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简述了卤代烃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与零价铁有关的处理卤代烃的相关工艺如零价铁还原、纳米零价铁技术、零价铁-氧化剂联用技术、零价铁-厌氧微生物技术等,展望了零价铁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芳  王向宇  祝敏平  高袖 《化学世界》2011,52(12):751-755
零价铁及含铁双金属颗粒因对氯代有机物降解效率高,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纳米铁的改性研究.主要对零价铁及含铁双金属颗粒的负载改性、降解氯代有机物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作了介绍.对颗粒负载改性技术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的探讨,并且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张永祥  王晋昊  井琦  李雅君 《化工进展》2021,40(8):4486-4496
纳米零价铁(nZVI)具有较强的还原和吸附能力,能有效去除多种类型的污染物质,在地下水环境修复领域一直备受关注。但由于其易团聚和易钝化等缺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综述了nZVI的常用制备方法,并对nZVI的常用改性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各种改性方法起到的具体作用,指出改性过后的复合材料依然存在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改性nZVI在去除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应用进展,总结了改性nZVI材料在去除过程中起到的具体作用和反应机制,并进一步归纳现阶段nZVI在地下水修复中的传输手段。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指出应改进现有制备方法实现nZVI的量产,在考虑nZVI生物毒性和材料再回收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多种改性方式实现nZVI的材料制备,选择符合污染场地实际情况的传输手段,从而提高nZVI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使用寿命和对目标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铀浓缩、燃料后处理与处置、核事故等可造成土壤中铀浓度的增加。江西省是我国铀矿主产区,自五十年代以来已产生大量的铀尾矿,因此,大面积受污染的土壤亟待及时治理。因纳米零价铁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吸附容量的特性,其在土壤修复领域潜力巨大。本文综述了铀污染土壤来源与现状、铀污染土壤修复方法、纳米零价铁的主要特性及其在环境和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等,可对铀污染土壤修复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零价铁对土壤中六氯乙烷还原脱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常温常压下Fe^0及其负载贵金属的多组分体系及其他反应条件对土壤中六氯乙烷还原脱氯效率的影响。实验证明:Fe^0及其负载Pd、Pt、Rh多组分金属体系对六氯乙烷都有还原脱氯作用,Pd、Pt、Rh之间不存在协同催化还原脱氯效应;反应初始pH呈酸性时有利于脱氯反应进行;加入甲醇能够提高六氯乙烷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但不能有效提高其在土壤中的还原脱氯率;甲酸铵是Fe^0体系对六氯乙烷还原脱氯的良好助剂,当甲酸铵加入量为400mg时,用Fe^0还原六氯乙烷脱氯率可以提高59%左右;相同实验条件下,用Pd/Fe还原六氯乙烷的脱氯率可以提高77%左右。文中对零价铁还原脱氯反应机理和助剂甲酸铵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该文采用零价铁强化中转站垃圾渗滤液的厌氧处理方法,考察了进水浓度、初始pH和铁投加量对渗滤渡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探讨了零价铁强化厌氧处理机理。结果表明零价铁的投加可有效强化渗滤液的厌氧处理效果,在进水浓度为22656mg/L、初始pH为7.0、铁投加量为600mg/L的最佳条件下,经过50d厌氧处理,出水CODcr降低至7800mg/L,COD去除率为65.1%。而未投加铁的体系出水CODcr为11560mg/L,COD去除率为48.2%。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内外零价铁(ZVI)修复地下水中TCE的方法进行了总结,从TCE及ZVI的性质,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零价铁修复硝酸盐污染水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价铁化学还原硝酸盐的现象很早就发现,其作为高效、经济的反硝化技术,相应研究与应用倍受关注.在硝酸盐化学还原过程中,溶液pH、Fe0比表面积浓度、铁表面状态、溶液离子、溶解氧、以及共存微生物等影响反应过程.根据反应条件不同,硝酸盐还原产物为氨、氮气、亚硝酸盐,以及少量氮氧化物.其中,氮气是最希望的还原产物,选择性获得氮气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纳米零价铁(nZVI)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去除。介绍了n ZVI的结构和特性,并重点综述了n ZVI修复化工污染土壤中涉及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应用n ZVI进行土壤修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零价金属对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双桃  朱慧 《河北化工》2008,31(6):20-23
对零价金属及双金属体系在还原氯代有机物中的应用做了综述,展望了零价金属还原脱氯降解氯代有机物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15.
考察了零价铁和生物填料的投加对洁霉素废水水解酸化处理效果的强化作用,试验在3个平行的反应器中进行:投加零价铁的反应器(R1)、投加生物填料的反应器(R2)以及普通反应器(R0)。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时期,R1和R2的COD去除率、酸化率和出水B/C均明显高于R0。零价铁和生物填料的投加都对水解酸化起到了强化作用,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也都提高了反应器抗水质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黄连素(BH)废水处理为目标,采用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A/O工艺,探究投加零价铁(Fe0)对黄连素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该A/O工艺对COD的去除率约为88%,投加Fe0后约为91%,两组BH的降解率均可达98%左右.研究表明,Fe0对水解酸化阶段有机物去除的促进作用较显著,BH+Fe组COD和BH的去除率分别为38%、...  相似文献   

17.
关于nZVI修复环境污染在工业废水、地下水等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较多,对其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报道较少。梳理了nZVI常用的制备与改性方法以及不同方法制备nZVI的优缺点;阐述了nZVI与污染物的作用机理主要为还原、吸附和共沉淀;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nZVI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研究报道,发现nZVI对土壤中铅、镉、汞、砷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本底菌群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强调了生物炭负载的纳米铁改性基碳材料是一种修复效果显著、环境友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材料;指出了纳米铁基材料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在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中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应用推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得到US/Fe协同降解四种氯酚类化合物的降解速率常数(k),采用软件Chemoffice2005内置的MOPAC2002计算氯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参数,运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方法,对氯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结构一性质相关(QSPR)研究,得到预测性较好的模型。结果表明,氯酚类化合物的降解性能(10gk)主要与其分子的整体性质有关,对logk有较大影响的参数是Elumo、FE、Polar、TE、Mw、EE1、EN1、Dipole、Qcl、TEE、QH^+和CCR。Logk与参数囝、Polar、Mw、OH^+、CCR、和EN1呈正相关,与参数Elumo、FE、TEE、TE、Dipole和EE1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杨逸江  张红 《广东化工》2013,(19):111-113,98
文章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现状,并分析了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从地下水有机污染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地下水有机污染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后着重介绍了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几种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即生物注射法、有机黏土法、抽提地下水系统与回注系统相结合法、生物反应器法等,说明了它们修复流程及工作原理,并对各自的修复特点进行了比较。紧接着就常见的有机污染类型,如石油烃污染、多换芳香烃污染、氯代烃污染等,提出了相应的原位生物修复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最后文章对几种原位生物修复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生物修复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更好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原位生物修复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国外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生物修复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过程,着重阐述微生物,电子受体,营养元素和环境因素对生物降解的影响。指出土著菌,溶解氧的关键作用和基因工程菌,胶态微气泡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今后我国地下水有机污染治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