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新疆地产鲜榨胡萝卜、番茄原汁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开发研制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主要研究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从而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液最佳配方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24 h,接种量3%;发酵饮料调配最佳配方为:蔗糖8%,柠檬酸0.05%.稳定剂(CMC-Na)0.4%.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山药和大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大米和山药分别进行打浆、糊化、液化等工艺,研制出山药大米复合饮料。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根据感官评分标准确定了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方和最佳提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复合护色剂的配方为:0.05%CA+0.05%Vc+0.15%Na Cl(质量分数);磨浆的最佳工艺为:山药∶水(质量比)=1∶6,大米∶水(质量比)=1∶9。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根据感官评定得出山药大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采用α-淀粉酶酶解大米和山药浆液的最佳条件分别为:山药的淀粉酶添加量为0.005%,p H为6.0,温度为60℃,液化时间为40min;大米的淀粉酶添加量为3%,p H为6.0,温度为60℃,液化时间为60min;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山药汁∶大米汁=1∶2,蔗糖6%,柠檬酸0.18%。最终确定产品的最佳稳定剂配方为:酸性羟甲基纤维素(酸性CMC)0.10%与黄原胶0.10%构成的复合稳定剂。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及风味物质对冬瓜汁接种发酵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菌种配比、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条件及添加乳糖和红辣椒等风味物质对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菌种配比(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为1∶1,发酵温度为35℃,添加1.00%乳糖和1.50%辣椒并发酵2d。  相似文献   

4.
以蓝莓为原料,制作乳酸菌发酵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该饮料的各项最佳工艺参数。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蓝莓汁∶脱脂牛奶的比例为1∶1.5,发酵时间为20 h,发酵温度为40℃,菌种接种量为4%。蓝莓乳酸菌饮料最佳配方为原发酵汁添加量80%,白糖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01%;蓝莓乳酸菌饮料稳定剂添加量为黄原胶添加0.15%、CMC-Na添加0.06%、海藻酸钠添加0.07%。  相似文献   

5.
将南瓜汁和苹果汁混合发酵的果酒与酸奶进行调配,研制果蔬复合型乳酸菌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发酵果汁的最佳工艺为:南瓜汁∶苹果汁=1∶3,酵母菌接种量为8%,发酵天数为3 d,糖度为8 Brix;复合型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工艺为:发酵乳添加量为32.0%,复合发酵果汁8.0%,糖添加量为10.0%,稳定剂添加量(CMC∶黄原胶=2∶1)为0.30%,加酸量(柠檬酸∶果酸∶VC=8∶1∶0.5)为0.14%,均质压力为20 MPa.  相似文献   

6.
以发酵酸乳为主要原料,复配谷物和果汁制作乳酸菌饮料。从产品的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乳酸菌饮料适合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研究黄原胶、CMC复配稳定剂对乳酸菌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风味做以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用35%发酵酸乳、10%山楂汁、1.5%红豆粉、0.4%稳定剂(黄原胶∶CMC=1∶7)配制的乳酸菌饮料具有较好的口感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徐安书  胡敏  何军 《食品科学》2012,33(14):321-325
研制茎瘤芥叶胡萝卜混合汁复合乳酸菌发酵饮料。方法:以优质茎瘤芥叶子原汁和胡萝卜汁为原料,用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为菌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以产酸量和乳酸活菌数为指标,确定最终发酵菌种和发酵液及发酵饮料口感稳定性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用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按1:1:1比例作为发酵菌种;发酵液最佳配方为茎瘤芥叶胡萝卜混合汁配比6:4、脱脂乳4%、接种量2%、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24h;发酵饮料最佳配方为发酵原液中添加蔗糖4%、柠檬酸0.04%、耐酸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2%、黄原胶0.03%。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发酵胡萝卜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胡萝卜为原料,对乳酸菌发酵胡萝卜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在于为今后生产乳酸菌发酵蔬菜饮料提供理论依据。对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pH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乳酸菌发酵胡萝卜汁工艺和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泡菜汁接种、打浆、不抽真空、热烫5min所得发酵汁感官品质最佳。最佳饮料配方为40%发酵胡萝卜汁、7%蔗糖、0.10%柠檬酸、0.10%明胶+0.10%海藻酸钠作复合稳定剂。  相似文献   

9.
野生龙葵汁乳酸菌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野生龙葵汁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工艺与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葵汁10%、乳化稳定剂0.4%、发酵乳30%、白砂糖10.5%、菌种比1:1,42℃发酵4h,配制的乳酸菌饮料具有较好的口感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重庆市涪陵区所产龙眼混合果蔬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以优质龙眼、胡萝卜、番茄汁为原料,用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为菌种,进行菌种活化和驯化。确定了菌种、中间种子扩大液、发酵液及发酵饮料口感稳定性的工艺配方。结果显示,用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按1∶1比例作为菌种;种子扩大液的最佳配方为龙眼、胡萝卜、番茄混合汁配比3∶6∶1,3%葡萄糖,4%脱脂乳,2%接种量;发酵液配方:龙眼、胡萝卜、番茄混合汁配比3.5∶5∶1.5,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4 h,接种量4%;发酵饮料调配配方:发酵原液中添加蔗糖6%,柠檬酸0.04%,CMC-Na 0.1%,黄原胶0.01%。  相似文献   

11.
《广西轻工业》2016,(3):4-6
以枸杞、山药、百合为主要原料,采用甜菊糖、柠檬酸进行调配,研制出风味独特、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的保健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对原料取汁及复合饮料配方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混合汁最佳配比为枸杞∶山药∶百合=20∶2∶1;当混合汁60%、甜菊糖0.02%、柠檬酸0.08%时,饮料风味口感最佳。采用黄原胶作为稳定剂,添加量为0.04-0.06g/100m L时,饮料稳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黑米和红枣为主要原料,预处理后添加蔗糖、脱脂乳粉,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含有活菌的发酵饮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发酵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黑米红枣发酵饮料最佳配方为黑米汁红枣汁体积比3∶2、蔗糖添加量5%、乳酸菌接种量(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体积比3∶2)3%、脱脂乳粉添加量3%。该条件下制得的产品感官评价得分为89.60分,色泽、口感和质地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以马铃薯为原料,利用乳酸菌、酵母菌复合发酵制备马铃薯格瓦斯饮料。以酸度、乙醇体积分数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发酵工艺;再以沉淀率为考核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马铃薯格瓦斯饮料稳定剂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菌种添加量为马铃薯浆质量的2.5%、菌种质量比(乳酸菌∶酵母菌)2∶1、发酵时间19 h、发酵温度28℃,在此条件下马铃薯格瓦斯饮料的酸度和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0.45%和0.48%;最佳稳定剂配方为以物料总质量为基准,卡拉胶用量0.09%、海藻酸钠用量0.10%、琼脂用量0.04%,在此条件下马铃薯格瓦斯饮料的沉淀率为0.90%,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蒲公英和薏米为原料,研制出一种口感较好、美容养颜的新型饮料。以蒲公英汁和薏米乳体积比,柠檬酸、白砂糖、蜂蜜、黄原胶等的添加量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了薏米蒲公英复合饮料生产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制备薏米乳的最佳料水比为1∶10,蒲公英汁的最佳料水比为1∶5;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汁∶薏米乳(体积比)1∶2,白砂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2%,黄原胶添加量0.05%,蜂蜜的添加量1.5%。在此工艺条件下,本产品色泽为乳黄色,口感柔和细腻,具有薏米和蒲公英结合而成的特殊香味。  相似文献   

15.
以优质无花果酱和牛蒡原汁为原料,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菌种,开发研制无花果、牛蒡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发酵液及发酵饮料口感稳定性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1:1比例作为菌种;发酵液最佳配方:无花果、牛蒡混合汁配比7:3,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24h,接种量4%;发酵饮料调配最佳配方:发酵原液中添加蔗糖5%,柠檬酸0.02%,耐酸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2%,黄原胶0.03%。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野生酸枣汁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混合枣汁10%、白砂糖9%、发酵乳30%、乳化稳定剂0.30%、42℃发酵4h、菌种比1∶1、接种量3%。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牛奶为主要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研制出马铃薯发酵乳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饮料的配方及稳定性进行探究,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与产品配方。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为:马铃薯浆与牛奶比例为6∶4(v/v),乳酸菌接种量4%(v/v),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为20 h。以感官评分与沉淀率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最佳产品配方为:蔗糖添加量8%(w/w),复合酸味剂(柠檬酸∶酒石酸=1∶2)添加量0.1%(w/w),复配稳定剂(琼脂∶果胶∶单甘酯=4∶1∶1)添加量为0.2%(w/w)。制得的马铃薯发酵乳饮料风味独特,口感细腻,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8.
沙棘、红枣、胡萝卜的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棘、红枣、胡萝卜为主要原料,加柠檬酸、白砂糖等辅料,经科学加工制成风味独特的混浊饮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混合汁40%(沙棘汁、红枣汁、胡萝卜汁的比例为5∶3∶3),柠檬酸0.1%,白砂糖5%;试验还确定出产品最适稳定剂配方为:0.10%果胶+0.10%黄原胶+0.20%CMC-Na,构成的复合稳定剂可以达到较理想的稳定效果。所研制出的沙棘、红枣、胡萝卜复合饮料具有均衡营养与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以发芽糙米和鲜牛奶为主原料,经乳酸发酵后、调配成乳酸菌饮料。通过试验确定发芽糙米酶解最佳条件:即酶的添加量为7μg/g,酶解时间为50min,酶解温度为90℃。混合液最佳发酵条件为:发芽糙米浆∶牛奶为1∶2,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4.5h。选用复合稳定剂进行试验:即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0.3%海藻酸丙二醇酯(PGA)。发芽糙米乳酸菌饮料的最佳条件为:发芽糙米混合发酵乳用量为50%,白砂糖为11%,柠檬酸为0.4%,感官评分为89分,γ-氨基丁酸含量为1.57mg/(100ml)。  相似文献   

20.
以大米、麦芽、牛乳为主要原料,利用乳酸菌、酵母菌进行两阶段发酵,研制大米奶啤饮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对大米糖化、大米奶啤饮料的加工工艺和产品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乳酸菌发酵牛乳完成第一阶段发酵,将粉碎后的大米,按照米水比1∶9的比例,100℃煮沸30 min后,92℃时加入α-淀粉酶糖化1.5 h,过滤得到大米汁,加入麦芽汁、第一阶段的发酵乳(大米汁∶发酵乳质量比为2∶5)和白砂糖(质量分数为4%),再利用酵母菌完成第二阶段发酵,酿制成的大米奶啤饮料不仅米香浓郁、奶香醇厚、麦香柔和,风味饱满,而且酸甜可口,具有适度杀口感,口感细腻爽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