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裂缝油气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准确地预测储层中的裂缝发育程度等参数是勘探开发的难点。本文采用叠后多属性分析技术对DMT潜山变质岩裂缝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取了对储层裂缝敏感的地震属性,包括相干体、曲率、蚂蚁体、弧长、瞬时频率、均方根振幅、反射强度属性;然后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多种地震属性进行了裂缝密度的定量预测,得出裂缝发育区为东胜堡和法哈牛、静安堡构造带,次级发育区为边台、平安堡、静北、前进构造带。其结果与工区钻井资料吻合,为该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大量泥页岩裂缝油气藏的不断发现表明,泥页岩裂缝的研究尤为重要,地震数据中提取的地震属性可用来描述储层特征和探测地下异常体。为了确定苏北盆地高邮凹陷LWS次凹页岩储层的有利分布区,总结了高邮凹陷泥页岩裂缝地震响应特征,并利用地震敏感属性对泥页岩裂缝进行识别。首先通过分析过井地震剖面地震响应特征,建立泥页岩正演模拟,对正演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时频分析手段开展对比验证,井震结合,优选古近系阜宁组E1f2页1+页2裂缝敏感的地震属性。利用该方法,对古近系阜宁组E1f2页1+页2选择了低频能量属性进行裂缝预测,应用效果与实钻井吻合程度较好,该方法能在平面上较好地预测泥页岩的发育范围。  相似文献   

3.
4.
江苏BD阜二段油藏为低渗裂缝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相对较差,多数油水井因高含水停采停注,由于裂缝影响,对剩余油的认识难度较大.针对油田的地质特征和见水状况,重点是利用地震资料模糊识别技术建立数学模型,提取地震特征分析储层的裂缝发育规模,在结合沉积相、裂缝等认识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精细地质模型,运用水驱特征曲线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测算和模拟目前的剩余油分布现状,现场调整井实施后验证了对剩余油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后续的继续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形插值方法在地层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中应用分形插值方法,在已知地层宏观结构信息的条件下,对未知的裂缝发育带等细微结构进行了预测,并给予了算法实现,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7.
八面河油田目前属滚动勘探开发阶段,勘探前景有待继续突破,而该区的孔店组尚未进入成规模的开发,可通过应用验证有效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与地震反演技术,对八面河油田主体构造带西段孔店组储层分布规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北部潜山区岩溶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及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单井及连井储层特征和储层空间类型分析,研究哈拉哈塘油田潜山区岩溶储层发育特征。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4个带,即表层岩溶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和深部缓流岩溶带,表层岩溶带和深部缓流带储层以孔洞型储层为主;垂直渗流带主要发育裂缝孔洞型储层和裂缝型储层;水平潜流带以洞穴型储层为主;其中水平潜流带的物性最好,为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在4类储层中,裂缝孔洞型储层厚度最大,而洞穴型储层对储存油气贡献最大。通过对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特征的研究,为其勘探开发及快速建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岩心裂缝描述和3700测井曲线资料,对大民屯凹陷曹台潜山储层裂缝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划分出高角度缝、斜交缝、水平缝、网状缝四种裂缝类型;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地质成因法、构造裂缝平面分布3种方法预测裂缝的空间分布,总结出该区裂缝发育,以NE向和NW向为主,工区北部、西部裂缝密度达50条/m,工区南部、东部裂缝密度20条/m左右,裂缝总体上是北部比南部好,西部比东部好;断层尖端及其延长部位、潜山构造高部位是裂缝发育的有利区,而构造低部位是裂缝欠发育区。  相似文献   

10.
运用岩芯观察统计及地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应变能、表面能理论,采用格里菲斯岩石破裂准则,建立古、今裂缝参数计算模型,预测了闵桥油田阜二段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密度、开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研究发现,闵桥油田阜二段构造裂缝在阜宁晚期古地应力场中产生,在断裂带附近最为发育,走向以北东东向与北西西向为主.现今地应力对裂缝具有改造作用,裂缝参数高值区主要位于构造高部位,工区南部闵35断块裂缝最为发育,裂缝线密度约为1.5条/m,开度约为0.84 mm,孔隙度约为0.26%,东西向渗透率约为94.00 mD.受裂缝自身发育方向影响,裂缝南北向渗透率最小,低于5.00 mD.  相似文献   

11.
川中公山庙构造沙一储层裂缝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公山庙构造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强度理论,计算出储集层岩体破坏接近度系数η;将该值与现有井的实际生产资料对比分析,确定不同裂缝发育级别及其对应的η门槛值;利用此标准,并运用岩石力学与构造地质学理论,结合野外裂缝观测结果,以及现场实际生产资料等,对沙一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12.
薄储层的识别一直是地球物理技术预测的难题.在石油勘探中后期地区,为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应充分利用已钻井提供的储层参数信息,在横向上利用地震资料提供的反映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的优势属性分析成果,通过建立已钻井点储层参数与多种优势地震属性之间的函数关系,达到有利储层横向预测的目的.多属性联合反演方法在桩西潜山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预...  相似文献   

13.
安边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北段,其主要目的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油层组,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根据研究区露头、钻井岩心及岩石薄片等资料,对安边地区构造裂缝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统计。安边地区长7储层主要发育NE-NEE与NWW-NW向的高角度裂缝,以剪性裂缝为主,大部分未充填且为有效缝。依据长7构造裂缝特征值,采用三维有限元裂缝数值模拟技术,完成安边地区主要储层裂缝定量预测和评价分析,预测目的层裂缝相对发育区、次发育区和不发育区及张剪裂缝走向。  相似文献   

14.
以BHH盆地ZHA地区为例,探讨了在缺乏钻井资料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结果表明,在做好地震资料"保真"处理的前提下,才能使提取的叠前、叠后地震属性更真实、可信;并综合利用叠后属性中的振幅、弧长、道积分等属性可以很清楚地刻画储层展布特征;利用频率、吸收系数及叠前AVO现象、泊松比变化等属性可以更好地预测油气异常,为钻探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清庄油田精细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周清庄油田构造复杂、储层变化大的地质特点,通过以精细储层预测为核心的技术思路,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方法,明确了周清庄油田的构造和储层展布,并以此指导开发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为低孔、特低渗透细喉型碎屑岩储层。根据地面相似露头裂缝观测、岩心 裂缝描述、镜下薄片裂缝观测、地层倾角裂缝解释及注水开发生产动态表明,长6油层是地面以东西和 南北向宏观构造裂缝发育为主、地下主要以东西向为主的微裂缝。这种裂缝在地下大部分呈孤立、闭合 状,在现今北东向80°的最大水平主应力背景下,油井压裂投产使东西向微裂缝连通并优先开启,其次为 北西向裂缝。南北向微裂缝始终处于挤压状态而闭合,因此,造成油田注水开发注入水沿东西向裂缝油 井水串,南北向油井见效差。  相似文献   

17.
新疆准噶尔东部火烧山油田长轴近似南北向的背斜构造。油藏储集层基质孔渗低,而裂缝却十分发育,裂缝主要受构造应力控制,同时岩性也起相当作用。裂缝多发于在细粉砂岩之中,裂缝发育对于极低渗透油藏储集层流动能力贡献很大,要充分发挥油藏储集层裂缝在开发中积极作用而尽量减小其负面影响。如果在注采井网优化调整,以及在增产措施实施之前就能对裂缝有较为准确的预测,就会大大提高开发效果。构造滤波分析技术是预测裂缝发育区域的有效技术之一。本文应用构造滤波分析技术对火烧山油田H2层油藏储集层裂缝进行了精细分析研究,有效利用与规避裂缝,提高注采对应与增产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储层裂缝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近年来关于储层裂缝预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将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分为观察统计法、曲率分析法、构造应力演化法、破裂法与能量法、函数法、地震预测、测井方法、分形理论、生产动态法等八类方法,指出储层裂缝预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裂缝性变质岩潜山储集层具有形成条件复杂、储集性能控制因素多、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声波时差不能满足储层预测要求,传统储层预测技术面临严重挑战。以JZ25-1S太古宇变质岩潜山为研究对象,在地质、测井、地震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地质问题和反演目标,以岩石物理学为基础,从多种测井曲线中优选并重构出能反映储层特征的拟合曲线。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将该曲线转换成拟声波时差曲线,实现储层特征曲线重构。基于重构的拟声波曲线开展变质岩潜山储层三维反演预测,反演结果有效地指导了该潜山裂缝油藏的开发,开发井储层实钻吻合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精确、合理地预测油气田产量是油气田开发规划最主要工作.递减曲线分析法、水驱曲线法和数值模拟法等是目前常规产量预测方法,但其并未考虑开发时间参数.通过分析开发时间和地下剩余可采储量对累积产量增长率的影响,从而建立新型产量预测数学模型.通过拟合计算模型中各变量参数,并对渤海L油田全寿命产量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其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