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越级访、缠闹访、集体访、诉访混淆等常见信访难题,必须加强企业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明确思想认识,分析问题成因,有针对性地不断完善依法治访工作机制,在信访法治宣传教育、依法逐级走访、企法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加大探索和实践力度,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好地预防化解信访难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军“基于性能的保障”全方位的认识,分析了军地双方合作过程中解决的需求与结果的质量管理、军地供需对接、权责划分等问题,给我国装备动员的行业动员模式、军地供需对接机制以及责权划分提供的几点启示,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的背景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就业服务工作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展开探究,剖析了就业服务在供需对接、就业渠道、就业信息化平台、就业指导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就业信息管理精准化、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3种优化思路,以期为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精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数量失衡和结构失衡,市场未能充分提供高效实现供需对接的实践平台,因此,必须深入到学生群体、教师队伍、用人单位、兄弟院校、设备厂商中去,运用问卷、访谈、座谈及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准确把握浙江区域经济特色和学生综合能力特征,融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抓住能力培养、模块设置、考评立项等关键节点,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国际贸易实验教学体系,使之成为多功能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类人才的就业市场上,供需结构性失衡。高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如何跟用人单位间实现无缝对接,避免就业市场的这种失衡,需要学校与企业间共同协作努力。文章基于高职毕业生的无缝就业,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在学校层面从专业课程设置、职业基本素养教育、就业指导机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的三大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结构错位、行业垄断壁垒是大学生就业的三大阻碍因素.着重从我国消费需求问题和投资需求问题2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就业岗位有限的原因,从5个方面分析了供需结构的错位与缺位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以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为基础,结合笔者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对课程设置、技能培养、职业定位等方面进行数理分析,提出递进式群体培养与个性化单独培养相结合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力,让毕业生和用人企业实现更好的对接。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大学生自己。“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认识与悦纳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开拓进取、勇于创业”等措施是帮助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产教融合模式是校企合作的理想形态,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有助于校企价值取向一致,实现校企利益双赢,实现校企全方位融合.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需求不对接、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不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不对接等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合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遭遇“寒冬”,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就业难,难在没有经验,如何帮助大学生跨过经验这道坎,创设融开放型毕业设计于实境训练型的毕业实习之中,使之能更有效地历练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充分发挥能力培养的导向和实训功能,积极探索学校培养目标与满足就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1.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在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实践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内涵,形成了分工明确的校-企-企“三元”主体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在学徒培养过程中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双制定”,校企混编“双导师”,课程体系“双平台”,规章制度“双管理”,课程思政“双阵地”和毕业就业“双保险”等一系列举措,以岗-课-赛-证“一融通”为依据,提升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多方通过“三元六双一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国家“统包统配”的大学生就业方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发迹这种就业方式,推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已成为必然趋势。本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方式的改革、存在的问题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传统人力资源理论很难解释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弱势问题,本文利用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对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弱势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性别租金”明显存在于男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节,而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从“人力环境”方面下手,保障女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14.
开展"走基层、访万家"活动是油田工会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是"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员工权益"的重要载体。江汉采油厂工会紧贴油公司建设实际,以人为本、精准帮扶,使得"走基层、访万家"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会走访、调研工作要采取有效举措规划,坚持问题导向、联系群众、务求实效等原则,切实增强"走访"活动的针对性;强化组织领导、舆论引导、考核督导,准确把握"走访"活动的导向性;注重与企业中心工作、工会日常工作、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确保工会组织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员工群众。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琪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2):133-135,132
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突出表现在供需总量失衡和供需结构失衡上。只有多创造就业岗位,消除跨地区就业的障碍,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为企业生存与发展创造好的环境,增强企业对劳动力特别是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的吸纳力,才能有效的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顶岗实习环节在组织管理和考核监控等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本文在对顶岗实习环节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航空工程学院高职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校企合作、专业对口、分散实习、多层管理、对接就业”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了顶岗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内涵建设,同时加强横向联系,整合现有校企合作资源;拓展新渠道,建立更广阔的校企合作网络.在校企合作上要做到全方位对接、深层次融合、一体化培养,逐步探索管理学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课程考核的改革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敦育理念,探索课程实习、实训作业代替传统的考试模式;考核内容的改革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考核方法的改革结合了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训练内容的改革,初步实现了学生的学业和就业直接对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电力供需形势的分析和对未来一定时期电力供需形势的预测,得出山东省的电力供需形势已经由原来持续几十年的“以发定供”、“以供定销”的局面逐步转变为“以销定供”、“以供定发”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进步》2009,(9):46-46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广东省、教育部和科技部全面推进“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通过选派国内100所左右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2000名左右的科技人员人驻广东企业,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科技问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产品,辐射带动10000家以上广东企业实现升级、转型,带动10000名左右应届毕业生作为科技特派员助理并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