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通过在好氧池加膜生物反应器来取消二沉池,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易于一体化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并能够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可靠,在NAVECO发动机分公司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0前言
河北冀衡(集团)化肥有限公司为满足环保要求,配套建有1套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能力为50t/h。设计进水指标:氨氮质量浓度为600mg/L,COD质量浓度为500mg/L。采用山东国信环境系统有限公司的气浮+吹脱物化处理,与生化处理和前置式反硝化脱氮(A/O工艺)联合生物膜反应器(MBR)的组合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重点阐述了MBR工艺类型、工艺优势、影响因素、运行管理、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文章重点阐述了MBR工艺类型、工艺优势、影响因素、运行管理、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MBR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R在饮用水、生活污水、中水回用、造纸、印染、制药、石化、炼油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日益明显。文章主要介绍了MBR的典型类型、工艺特点及其应用中存在的瓶颈问题,重点阐明了MBR在各种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指出膜污染的控制措施,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并展望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MBR膜具有高效、出水水质好的特点,在各行业污水处理中应用规模庞大,但存在膜价格昂贵、难于维护及能耗高等问题。MBR膜是否能运行好,这严重影响着污水处理场的正常运行。本文根据惠州石化污水处理场MBR膜组件10年间相关运行效率及出现的问题,分析影响污水处理场MBR膜组件运行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膜生物反应器(MBR)被广泛应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然而,膜表面的生物污染一直是MBR应用中的难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膜的形成与细胞间的群体感应(QS)有关,因此,通过干扰QS系统而阻止生物膜形成的群体淬灭(QQ)技术有望从根本上有效减缓MBR膜表面的生物污染。文中综述了微生物信号分子、QS机制以及各种控制MBR膜污染的QQ方法,为MBR膜生物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2.
13.
为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在渠式混凝土膜生物反应器内部的部分反应槽中增加间歇性的微曝气,增强反应器的好氧氧化作用;采用连续流运行方式,对实际生活污水进行了污水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微曝气混凝土生态膜法的污水处理效率高:CODcx去除率>70%、BOD5去除率>80%、氨氮去除率>75%、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50%,出水...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聚甲醛装置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基本情况,对当前曝气风机能耗高、噪音大、维护保养频繁等情况进行了说明,考察了目前市场上节能风机的应用情况,最后采用磁悬浮曝气风机进行了替代改造,节能降噪效果显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17.
荆门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总规模为5万m3/d,近期规模为2.5万m3/d,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出水采用液氯接触消毒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文介绍工程的概况、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参数和设备配置情况,总结分析了工艺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膜生物反应器(MBR)废水处理技术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MBR技术的应用在世界上维持着每年高于10%的增长率。随着对水资源利用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MBR工程应用增长最快的国家。特别是2005年以来,处理能力5 000m3/d以上的新建大中型MBR项目均保持大于100%的年增长率。作者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水处理技术工程应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总结了膜污染的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当前工程上对膜污染的主要控制手段,给出了当前几种典型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MBR工艺的工程应用的技术经济情况,显示出MBR工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石油炼制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性炼油废水,该废水水质随炼油厂生产加工装置的不同而不同,但均属于较特殊的难处理和危害较大的有机性工业废水。对于炼油废水的处理,目前通常采用“隔油+气浮+生化”处理工艺,不过,近年来污水生化处理的新工艺不断出现,膜生物反应器(MBR)便是其一。 相似文献
20.
新型MBR处理微污染景观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常温条件下,一种新型MBR对微污染景观水中浊度、色度、CODMn及氨氮的处理效果并研究其膜污染情况.采用间歇曝气,考察新型MBR的进出水中浊度、色度、CODMn及氨氮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一种新的膜污染表达方式.试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浊度去除率达92%,色度去除率80%,CODMn去除率78%,NH3-N去除率7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