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光伟 《小氮肥》2009,37(3):7-8
0前言福建三明化工有限公司有机厂共有两套年产精甲醇10kt生产装置(原采用浮阀塔)。两套装置均采用双塔精馏流程,预塔塔径1.0m,主塔塔径1.2m。近几年来,甲醇精馏系统先后进行了1^#系统主塔斜孔塔塔板改造、1^#系统预塔规整填料改造、1^#和2^#冷却系统改造、2^#系统主、预塔规整填料等改造,装置生产能力已提高至50kt/a。由于设备使用时间长。预塔入料层填料部分被堵塞,塔板分离效率降低,产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固定床煤气炉的炉型有很多,Φ1.98m、Φ2.26m、Φ2.4m、Φ2.61m、Φ2.65m、Φ2.8m、Φ2.745m、Φ3.0m、Φ3.2m、Φ3.3m、Φ3.6m、Φ3.8m等,但基本炉型只有三种:Φ1.98m、Φ2.745m、Φ3.6m,其它炉型都是从这三种基本炉型改造派生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中4.2×12.5m水泥磨的粉煤灰计量采用DEL1235定量给料机,其给料流程见图1。2006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经常出现粉煤灰失去控制,大量冲料将给料机掩埋,严重影响水泥磨的运转率。2007年5月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流程见图2。  相似文献   

4.
我公司原有固定层间歇式Ф3.0m煤气炉2台,于1998年投产,生产水煤气为后序生产装置提供原料气。2004年装置扩产改造期间新增了1台Ф3.0m煤气炉,新增煤气炉在我们几年的操作、改造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从设备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改造的主导思想是强化设备生产能力,便于操作维护。实践证明我公司的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采用烘干风扫磨技术投资较大,同时对原有系统设备利用率较低,我公司在总结传统烘干风扫磨技术和多年磨机改造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次反复实践终于研制开发出了新型烘干兼粉磨技术和设备,用于改造现有干法生产的生料磨。经多家水泥企业中Ф1.83×7m、Ф2.2×6.5m和Ф2.4×8m生料磨使用后表明,该技术和设备广泛适用于入磨原料水分大及磨机产量低的生料磨技术改造。具有以下优点:(1)提产幅度大(可达30%~60%);(2)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1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平顶山某厂是一个年产50万t的粉磨站,采用Ф4.2m×13m水泥磨加辊压机的粉磨工艺。原先入磨粉煤灰工艺流程如图1。  相似文献   

7.
赵钢 《四川水泥》2006,(5):26-27
广西隆安县水泥厂原是一个年产10万吨的小型企业,有Φ2.2×6.5m和Φ1.83×7.0m水泥磨各一台,两台磨机的台时产量很不理想。2003年通过与盐城吉翔达合作新上一台三分离选粉机,将两台磨机改造为串联粉磨。改造之后效果非常明显,系统的台时产量比原来提高了7吨之多。随后又投资新建一台Φ3.2×13m闭路水泥粉磨系统,并再次与吉翔达公司合作进行技改,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文就此次技改的有关情况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张伟 《水泥工程》2014,27(6):50-51
1改造前状况 山东日照中联水泥厂2500t/d熟料生产线配套使用TC-1164篦冷机,篦床的有效面积61.2m;固定篦床5排,其篦床有效面积3.5m;活动篦床分为两段,每段三个风室,各风室结构和配风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Φ2.2m×12m回转式烘干机,通过喷煤粉燃烧和建立工艺参数微机控制系统取得的研究应用成果。生产实践证明,烘干水分合格率由改造前的86%提高至96.2%;烘干机产量由改造前的16.3t/h.提高到18.3t/h;干料综合耗实煤从28.2kg/t降至19.2kg/t。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原有8台3m系列的发生炉,其中6台3m、2台3.3m,7开1备,供合成氨每天360t,全部烧宁夏块煤,入炉消耗1.7t,全煤2.1~2.2t左右,老系统的1二艺还是中氮流程,没有改过。风机700改800,风压18-24kPa,炉体高度在2002年增加400,改造效果不是太明显,单炉产气量7000方,单炉日产氨能力55t,负荷不敢加,容易产生翻炉、挂壁、结疤结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1 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于2001年11月建成投产,相配套的φ2.4m×(4.5 2)m风扫煤磨系统在投产初期曾发生数次爆炸事故,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安全进行,为此,对煤磨系统进行了改造,使煤粉系统爆炸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2.
我厂是70年代建成的中型氮肥企业,几经改造,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仍存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能耗高等问题,加之1990年又建成了尿素装置,使合成氨生产能力与加工能力很不平衡。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多方筹集资金,于1995~1997年对合成氨系统又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设备,引进了新技术、新工艺等。1997年年度大检修后,合成氨日产量达到300t,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实现了预定9.2万t/a合成氨的扩产目标。1技术改造增况1.1造气1序改造造气工序原有3台f3.6m煤气发生炉和2台十3.0m煤气发生炉。1993年我们利用自己的力量将1…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现有两套Φ1000中压联醇装置,其设计生产能力均为年产甲醇20kt。其中1#合成塔内件采用均温型内件,触媒筐有效容积为6.5m3;2#合成塔内件是将均温型内件进行了改造,把塔内换热器去掉,增设塔前热交和中置废热锅炉,改造后内件触媒筐有效容积为7.8m3;  相似文献   

14.
1改造的原因我厂有4台Φ3.5m离心式选粉机,生料制备、水泥制成各2台,选粉效率一直在45%~50%之间的较低水平徘徊。循环负荷过大,导致磨机产量不高,Φ2.2×6.5m磨机,生料在20t/h左右,水泥在14t/ h左右。2002年,针对影响离心式选粉机选粉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通过比较和借鉴旋风式选粉机选粉机理的优点,我们对离心式选粉机进行了简单易行的旋风选粉的高效改造。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的小回转窑已为预分解回转窑,还有些厂家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本文在我们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讨论有关几个主要问题,为小型回转窑的改造提供参考。因为直径<2.5m的小回转窑不应该改为预分解窑,所以本文只讨论直径2.5m以上的回转窑的改造。  相似文献   

16.
于寿平  毕建平 《水泥》1997,(11):34-35
我厂2.2m×6.5m水泥磨配用1台XIS40型高效螺桨离心式选粉机,1993年投产以来,水泥细度不稳定,尤其在更换水泥品种时,细度更难以控制。为了使选粉机适应多品种水泥生产的需要,提高水泥细度合格率,保证台时产量,我们对选粉机先后进行了两次改造,取得了较理想效果。1第一  相似文献   

17.
吉化炼油厂于1998年4月28日顺利完成了重油催化装置第二再生器外旋风分离器改造工作,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催化剂单耗明显下降,为装置达产达标创造了条件。改造前,第二再生器外旋风分离器的效率比较低,工况非常不稳定,催化剂单耗增高,1997年催化剂单耗达2.0kg/t。改造后,选用了最新型PV高效旋风分离器,其效率可达99.99%以上,一级旋分器型号为DI060×7304×8,正常气体流量11250m3/h,人口面积0.1709m2,人口线速18.79m/s;二级旋分器型号为D1060×6775×8,人口面积0.1483m2,人口线速21.07m/s。原外旋全部取消,变第二…  相似文献   

18.
赵乐群 《中氮肥》1998,(6):41-42
1996年以来,我厂进行了合成氨8改12技术改造。在此期间,因曾建煤气炉无位置,只有进行煤气炉挖潜改造。经过两年的努力,炉气炉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由原来年产8万t合成氨、3万t甲醇提高到13万t氨、4万t甲醇。+3.6m煤气炉产气量达到15000m’/h,中3m煤气炉产气量达11000m’/h。吨氨原煤单耗由2.17t降到1.8t,车间成本有较大幅度下降。现谈谈煤气炉改造方面的情况。l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单炉生产能力1.1操作方法的改进固定层煤气炉传统操作方法是“三高一低”,即高炭层、高温度、高风量、低CO。。采用‘“三高一低”操作法,煤气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环保问题,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对1号、2号窑尾除尘进行改造。1号窑为3m/3.5m×60m干法中空窑、2号窑为3m×60m干法中空窑。改造前技术参数见表1。由于场地狭小,改造选用BFRS700-2×4型反吹风袋式收尘器,常规处理风量14000m3/h、过滤风速≤0.4m/min,滤袋规格0.2m×7.8m,决定使用GORE-TEX覆膜抗酸玻璃纤维滤袋。改造后2号窑运转正常,而1号窑窑内通风差、收尘器阻力大。原工艺流程:回转窑→余热锅炉→增湿塔→风机→立式电收尘器→大气。现工艺流程:回转窑→余热锅炉→增湿塔→反吹风袋式收尘器→风机→烟囱→大气。…  相似文献   

20.
周文良 《水泥》2012,(5):36-39
我公司于2009年建成投产1条2000t/d生产线,同时配套1台Ф3.8m×13m和1台Ф3.Om×llm闭路水泥粉磨系统。受我公司生产水泥品种较多及水泥品种转换频繁的影响,两台水泥磨的产量都较低。2010年10月决定对中Ф3.8m×13m水泥磨系统进行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的提产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