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讨论复吹转炉冶炼过程脱磷反应规律、常规转炉冶炼过程脱磷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转炉冶炼过程脱磷时机选择与合理控制机制。基于转炉脱磷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分析得出,底吹搅拌能兼顾渣-钢界面搅拌和控制脱磷温度,是提高脱磷效率的主要动力学手段。通过水模试验模拟渣-钢之间的传质现象得出,转炉底吹元件数量和底吹强度的不同组合与渣-钢界面间的有效传质存在合适的匹配关系,随着转炉底吹强度增加,底吹元件个数应适当增加。转炉长寿命复吹效果不但取决于合理的供气元件选型、数量、布置及供气模式,更要依靠科学的底吹维护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复吹转炉的发展,K-OBM转炉的特点,并根据复吹转炉的脱碳优势提出复 转炉冶炼不锈钢的可能性及必备的生产条件,最后对我公司采用复吹转炉冶炼不锈钢提出了设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重钢复吹转炉双环缝供气元件及其它设备特点,通过严格控制炉底厚度,形成稳定的通气状况良好的炉渣-金属蘑菇头,根据钢种选择适宜的供气模式,得到较好的复吹冶炼效果,而且实现了溅渣护炉下高炉龄的100%复吹比。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八钢公司120吨复吹转炉采用高拉补吹留碳操作冶炼65钢的工艺技术及冶炼效果,分析了转炉生产中、高碳钢的技术要点及影响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复吹转炉炉役前期炉内钢水会发生较大幅度回磷现象,使得复吹转炉高拉碳生产方式影响冶炼低磷钢。通过对复吹及非复吹转炉冶炼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复吹的强搅拌作用导致了炉内回磷,制定并且应用了多项补救措施,使得复吹转炉平均回磷量接近无复吹转炉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复吹转炉炉底上涨的影响因素,通过造渣工艺制度控制冶炼过程温度控制及溅渣工艺控制等技术应用,有效地预防了炉底上涨,使复吹转炉冶炼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白月琴  智建国  刘平 《包钢科技》2006,32(Z1):21-24
通过对重轨钢冶炼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在终点碳不严格要求的情况下,提高转炉-倒前顶吹氧气流量及底吹气体流量,可减少点吹次数,减少冶炼时间.结果表明:点吹降到1次以下,冶炼时间缩短5 min,达到35.6 min;终点温度平均提高34℃,钢包内钢水温度提高10℃;脱磷率提高5%,终点w[P]平均降低0.005%;采用该工艺生产的重轨钢质量和成品轨质量性能满足标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复吹转炉炉底上涨的影响因素,通过造渣工艺制度控制冶炼过程温度控制及溅渣工艺控制等技术应用,从而有效地预防了炉底上涨,使复吹转炉冶炼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解决大型复吹转炉吹炼过程中普遍面临主要难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冶炼过程成渣、元素氧化规律的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最终形成了大型转炉高效率、长寿命冶炼工艺。基于大型转炉元素选择性氧化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和试验,得出顶吹供气强度提高到3.50~3.72 m3/(t·min),能兼顾冶炼前、中、后期成渣、脱磷需求和脱碳升温期的冶炼效率。底吹供气强度达到0.2 m3/(t·min) 能够有效降低熔池搅拌死区。底吹供气强度和流场是影响底吹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底吹强度、底吹元件类型、底吹数量、底吹模式及维护等技术单元的合理匹配可以确保底吹效果和炉底长寿命,通过10年不断优化和应用,形成了稳定、高效、可靠的大型转炉冶炼技术操作规则,转炉全炉役出钢碳氧积平均降低到0.001 5以内,一次性复吹炉龄达到7 333炉,冶炼效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0.
陈均 《炼钢》2020,36(5):21-26,36
针对西昌钢钒半钢冶炼钢水及炉渣氧化性高带来的透气砖侵蚀快、底吹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底吹供气元件优选、优化透气砖布置方案以及热更换方案,提高了全炉役底吹搅拌效果。工业应用表明,底吹工艺参数优化后,透气砖热更换时间平均缩短95 min,炼钢转炉全炉役钢-渣间L_P由78.0提高到92.5,终渣TFe质量分数由19.7%降低到18.6%,终点钢水碳氧积由0.002 8降低到0.002 3,在提高转炉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冶炼成本。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45^#钢盘条采用氧气顶吹转炉冶炼-吹氩喂线-方坯连铸-高速线材轧机生产的研发过程。通过确定合理的化学成分,选择合理的冶炼、连铸、轧制和控制冷却的工艺参数,生产出了符合用户使用要求的盘条。  相似文献   

12.
长钢冶炼厂通过转炉-喂丝底吹氩-连铸工艺,冶炼45#优质碳素结构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180t顶底复吹转炉投产初期,存在消耗指标高、冶炼周期长等问题。通过优化吹氧工艺、造渣制度及转炉操作工艺,并采用炉型控制技术,使顶底复吹转炉冶炼终点碳氧积控制稳定、氧耗降低2.3m^3/t,提高底吹透气元件使用寿命,缩短冶炼周期2min,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炼钢》2015,(5)
针对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半钢炼钢转炉终点钢水氮含量偏高的问题,对转炉冶炼过程钢水氮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规范废钢加入量、减少补吹、采用专用底吹供气模式及冶炼后期采用发泡剂促进脱氮等氮含量控制技术措施。应用效果表明,采用转炉终点氮含量控制技术后,200 t转炉终点钢水平均氮质量分数由18×10-6以上降低到13×10-6以内,实现了氮质量分数小于15×10-6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5.
《炼钢》2012,28(5)
通过分析河北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邯宝炼钢厂250t复吹转炉冶炼高级别管线钢生产过程,提出了钢中氮含量偏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包括采用自动化炼钢减少后吹、提高转炉铁水比、转炉底吹低氮钢冶炼控制模式、钢包底吹氩操作控制和出钢过程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增氮等措施。工艺优化后,降低了转炉钢水的氮含量,钢水氮质量分数平均控制在22.27X10-6。  相似文献   

16.
复吹转炉最佳成渣路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吹转炉冶炼过程中不同的成渣路线直接影响着冶炼操作的稳定性、终点的命中率和炉衬的寿命。为此从炉渣碱度和炉渣氧化性两个方面讨论了复吹转炉冶炼低磷铁水和磷含量较高的铁水的成渣路线。结果表明,由于冶炼操作参数的不同,冶炼磷含量较高铁水的炉渣中的∑FeO含量和炉渣碱度比冶炼低磷铁水时高得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吹转炉冶炼过程中的最佳成渣路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纵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钢)炼钢厂采用转炉冶炼-吹氩、喂铝线(丝)-板坯连铸生产08Al钢的工艺实践.通过提高转炉终点命中率以防止钢水过氧化,合理控制吹氩时间及吹氩强度、强化连铸保护浇注等措施,解决了08Al钢的钢水可浇注性问题.08Al钢月产量达到 1.55万吨,综合合格率99.12%,产品力学和工艺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李海涛 《铜业工程》2014,(1):11-13,31
康西铜业公司铜冶炼技改工程采用双侧吹富氧冶炼工艺。针对双侧吹富氧冶炼工艺的特点,结合工艺的具体要求,设计了先进的仪表检测及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操作人员通过DCS对生产过程进行工艺过程参数的监视、生产操作与联锁控制,保证了金峰炉生产稳定,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9.
张胤  刁望才  赵永军  徐涛 《包钢科技》2021,47(1):34-37,84
超低碳钢终点氧含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工艺处理及最终产品质量。包钢金属制造公司对转炉冶炼过程底吹、副枪模型系统计算参数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冶炼过程底吹供气强度,加强底吹对熔池搅拌,同时针对超低碳钢制定了底吹供气模式。结果表明,采取以上工艺,能够降低终点氧含量,提高超低碳钢终点碳含量、温度、氧含量命中率,为后续工序提供较好的钢水条件。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为了配合高炉富氧喷吹烟煤生产的需要,本刊在刊载“高炉氧煤喷吹技术讲座(二)”的同时,摘要登载“鞍钢高炉富氧喷吹烟煤优化试验研究”一文的第三部分“高炉冶炼规律及调剂”,以供研究和借鉴。鞍钢2号高炉(有效容积888m3),经一年多富氧喷吹烟煤优化冶炼试验,提高了原燃料质量,优化喷煤工艺、设备、喷煤品种和操作手段,取得显著效果。高炉连续半年以上富氧24.71%,100%喷吹烟煤161kg/t铁,煤焦置换比0.88。掌握了富氧喷吹烟煤的冶炼特征和操作规律,并转入大工业生产。其实践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高炉冶炼规律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