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辩型电视谈话节目是指在主持人掌控下,围绕一个核心话题,由具有对抗性质的观点双方或多方,进行旗帜鲜明的论辩对抗的电视谈话节目。论辩式谈话节目注重于思想的交锋和观念的碰撞,通过观念思想的相互差异和彼此较量而形成并展开,这种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更为丰富、真实、立体、具有戏剧性的谈话节目。正如其他类型的谈话节目一样,论辩型电视谈话节目中,人物是最为核心材料构成。  相似文献   

2.
论辩教学法摆正了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和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学、积极学、轻快地学,因此能收到较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的诗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船山诗学情景论把情景论与诗的本体论相联系,而从诗的艺术审美特征出发,从诗的创作荚学出发来立论,把情景论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孔融的"不能持论"说源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后人对其争议多集中在对孔融以嘲戏为论的看法上,这实际反映了曹丕的"论"体观念,其包括:"论"之文体特征为"宜理","论"之语言风格为"辞义典雅","论"之文体功能为"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有大量的虚词,虚词相对实词用法多样,所以对文章的理解造成了困难.本文对<论语>中的"与"字进行了穷尽式的统计,然后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经统计,<论语>中共一百一十九个"与"字,文言文写做"舆"字.本文将对这一百一十九个"与"字进行分类,共分为四类,然后分别进行解释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戏剧就其本质来讲是动作的艺术.黑格尔曾经说过:"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1]然而,什么是戏剧动作呢?谭需生先生在他的<论戏剧性>中说:"话剧艺术源于西方.我国话剧艺术理论中的某些概念,多是从西方戏剧美学中翻译过来的.'戏剧动作'一词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老庄哲学本意并非论艺术技巧,而是论"道"."道"是他们为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自由而找到的一种实现精神自由的方式.先秦学术文、史、哲不分,老庄的艺术技巧理论就融汇于其道学思想,其本体是其哲学范畴之"道"向艺术层面的演化.老庄没有直接论艺术技巧,但其道学处处展示着如何实现自由的技巧和方法,对文艺创作技巧产生直接影响,甚至相通."道"之"无"的特性揭示了艺术技巧的本质与表现形态;通过无目的而达到目的技术创造论阐发了艺术创作主体理论,触及了艺术技巧的实质;"道"的社会实践性理论阐发了艺术技巧的社会实践基础,并论述了背道的艺术技巧反面存在.因此老庄的"道"技论也就演变成了艺术技巧论.  相似文献   

8.
张载提出的"心统性情"一语经朱熹阐释、发挥后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命题,但张载此语的本意却一直隐而不明.在破除此语是"孤语"的成见后,在张载思想体系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张栽"心统性情"所强调指出的是心包含性情二者.此语是张栽心性论的重要命题,与其工夫修养论相关,但不能称其为工夫修养论命题.  相似文献   

9.
"以形写神"美学命题是顾恺之首次提出的.顾恺之对这一命题的阐释主要是从创作实践、鏊赏品评等角度,对人物画论中形神关系的美学内涵进行分析,指出人物画论中的形与神的关系应该是形神并重,不可偏颇的.  相似文献   

10.
韩非的"法治"论是集法、术、势于一体的.本文分析了法治论内在逻辑,并作出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共情(empathy)和反移情(counter-transfcrence)分别是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理论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但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两者却有着一些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新的考验。转变过往的以“秩序”为核心的学生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新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以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为特征的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是以“和谐”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良好阐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产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媒体为抢夺新闻资源"买新闻","新闻线人"为获取利益而"卖新闻".如何正确对待媒体环境中这两种现象,规范新闻市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也是急需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19.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中小学教育,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辱使命,把推进教育创新贯穿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