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维莉 《湖北电力》2011,35(Z1):113-116
智能电网需求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推动了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此同时,智能变电站对于信息高度整合的特点也促进了无人值守运行模式的发展.图像监视、火灾报警等变电站辅助系统是保证无人值守变电站远程监视和控制的基础,文中对无人值守模式下的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可行的辅助系统联动和整合,并对辅助系统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概况、目前变电站辅助生产系统配置现状以及存在不足.结合江苏某220 kV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提出了智能变电站对辅助系统的要求.构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监测与辅助控制系统,对影响变电站运行的各类因素实施全方位的智能监测,该系统集成图像监视、安全警卫、火灾报警、主变消防、采暖通风等辅助系统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的呈现效果,使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的信息呈现更直观和有效,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变电站的3D场景显示方案。通过图形透视原理的应用,利用三维软件Unity3D辅助设计对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进行3D建模、渲染并叠加显示。武侯变电站试点工程显示此方案效果良好,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安防水平和可靠协作完成工作的能力,增强各个技术系统之间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研发并应用了变电站智能辅助综合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现场图像控制切换、环境测控、视频监视、系统互操作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打破了信息孤岛,建立了在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查询数据的新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变电站二维逻辑视图信息不直观、运维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三维全景监视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以变电站BIM模型为输入,以三维全景可视化技术为依托,构建变电站全景管理系统,并对变电站三维全景监视、设备管理、智能告警及移动作业等进行了探讨,为变电站日常运维辅助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三维空间视角,对变电站三维模型、全景监测数据进行有机整合,让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和设备监测信息更加直观,使抽象复杂的设备运行信息变得易于展示,提高了变电站运维管理的数字化、透明化和日常运维全面监视的空间体验,丰富了运维人员的设备监视手段.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变电站的辅助系统优化与信息融合提供了基础.文中结合国网220 kV西泾智能变电站,介绍物联网技术中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提出了基于改进SOM方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针对现有辅助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研究基于IEC 61850标准的统一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辅助系统管控平台架构方案.  相似文献   

7.
许伟国  张亮  金乃正 《浙江电力》2012,31(4):8-10,31
针对智能变电站由网络通信取代传统二次回路的现状,设计了监视智能变电站运行状态的二维图方法,实现了智能变电站通信状态的可视化.建立变电站故障特征模型算法,利用网络通信纪录与在线分析工具,辅助维护人员对通信中断故障进行分析,并详细描述了如何快速定量分析网络通信故障.  相似文献   

8.
介绍智能变电站常规光缆联接方式并分析其存在的缺点.根据智能变电站光缆联接的特点,阐述光缆优化整合的可行性,提出适于智能变电站的光缆整合方案,并通过经济性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保护功能自动校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冬青  李刚  曹楠 《电网技术》2012,36(1):7-11
智能变电站架构及其功能分布的变化,使保护功能的监测及校验范围不再局限于单套装置,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对功能实现的各个环节进行周密监视及测试。为此对智能变电站保护功能自动校验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自动校验实现的方案。通过在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的设备应用软件实现中附加各种校验手段,对保护系统的各个功能实现环节进行校验及检测,利用基于证据理论的专家系统实时配置校验方案,并对校验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得出校验结论。该方案提升了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的自诊断、自监测能力,充分利用了智能变电站的数字化采集和信息交互优势,可应用于现场调试校验,部分功能也可以在运行中对保护进行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故障录波及网络记录仪的优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捷  汤惠芳 《电力与电工》2012,32(3):36-37,65
根据智能变电站工程的实践经验及设备运行情况,对智能变电站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记录仪的整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一体化装置的优化整合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智能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的设备种类多、信息量大以及涉及领域广等特点,文章在智能变电站的基础上,对智能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的原理和结构进行研究。深入研究了视频监控子系统中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结合现有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平均背景的帧间差分方法。通过仿真分析算法改进前后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性能提升明显,相比于改进前查准率提高了30%、查全率提高41.33%,对辅助监控系统的联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研究可为我国智能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晋  伍永豪  李聪 《湖北电力》2012,36(5):25-27
文章从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检测智能变电站的网络流量监测系统解决方案。重点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61850MMS数据报文的采集和流量数据统计等内容,该系统的实现可以有效地监控网络流量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的转变,需要用智能监控系统来满足变电站智能化的需求。针对银川110 kV开元变电站"三层两网"网络架构及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结合调试实践,对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在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作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智能监控技术更利于实现信息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测控装置无后备、常规站智能化改造、二次设备预制舱空间有限等问题,通过测控装置的虚拟化、异常处理和后备机制以及ICD模型自适应等关键技术突破,完成了智能变电站集群测控系统的研制并开展了试点应用。智能变电站集群测控系统实现了测控装置功能后备,减少了常规站智能化改造停电时间,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变电站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设备飞速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智能设备的竞相出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迈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阐述了开放式数字化变电站系统构成及特点,分析了由监控中心主站系统负责实现程序化操作和基于变电站内监控系统来实现程序化操作两种数字化变电站系统构架,并对采用ABB公司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适应智能化变电站特征的一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能够将智能化巡检系统与在线监测数据、设备信息及各类试验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介绍了500 kV繁昌站智能化改造在线监测系统结构,结合500 kV繁昌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工作,建立智能巡检系统,比较了智能巡检系统与传统意义上智能巡检系统的不同。从智能巡检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原理出发,阐述智能巡检系统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基于智能巡检系统的全景信息平台的设备诊断、状态评估及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智能变电站中,常规的电气二次回路被网络结构所代替,为二次系统网络在线监测提供了契机。综述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过程层网络拓扑结构、过程层组网、(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网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分析、全站通信网络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网络在线监测系统,分析了现有二次网络在线监测系统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指出二次网络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在全站网络化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全景信息平台,逐步实现网络分析仪的高级功能,最终实现二次系统的在线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500 kV繁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中在线监测系统调试工作,对智能化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进行集成测试技术的研究。从在线监测装置的单体调试、分系统及系统调试方法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集成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内首个高度集成的智能变电站——朝阳何家220 kV智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独立式光伏供电系统,省去了铺设电缆等工作,同时与避雷器绝缘在线监测装置的无线通信方式相协调。经过实验室测试和变电站现场的实际应用检验,证明该独立光伏供电系统能够对负载避雷器绝缘在线监测装置实现24 h不间断供电,保证了绝缘监测装置对避雷器绝缘状态的实时长期监测,有效预防避雷器因绝缘事故造成的损失,同时满足何家智能变电站高度集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监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智能化变电站的网络结构及传统的过程层网络监控方法的缺点及不足,提出了新的监控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新的监控方法解决了传统监控方法不直观,不能快速准确反映过程层网络通讯情况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