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不同特性,探讨了新时期水文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出制约水文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因素和有效途径,指出水文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必须要具备健全的制度保障、完备的技术支持和专业的人员队伍。  相似文献   

2.
肖卫  时昶  高军 《人民长江》2011,42(21):67-69
纸质水文年鉴由于保存时间长和反复利用,不可避免地将发生损坏情况,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纸质水文年鉴的资料数字化,将对水文资料保存和应用提供极大便利。为此,长江委水文局建立了一套特殊档案数字化加工系统。系统具有纸质媒介整理、扫描、影像纠错、书目索引以及自动上传的功能,实现了将纸质水文年鉴转化为电子文档的操作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水文电子档案的变迁,介绍了基础水文数据库的结构特点和建立方法,探讨了基础水文数据库在洪水预报和资料整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家年 《治淮》2006,(5):40-41
一、安徽水文档案数字化建设进展情况 档案数字化是指将传统纸质档案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化信息,经过整理和组织后,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水利事业发展对水文档案利用量大增的需要。安徽省水文局档案馆就开始了水文基础数据库规划和初建工作。近几年,在加快水文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同时。水文档案数字化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相似文献   

5.
浅谈水文档案的特点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档案既具有一般科技档案的特点 ,又具有水文档案的特性 ,即统一性、区域性和时间性。在水文档案的管理中 ,要抓住这三个特点 ,依据《水文资料整编规范》把握好档案分类原则及存储介质的保存方法 ,更好地管好、用好水文档案  相似文献   

6.
电子信息化管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依赖于完整的电子档案、必要的管理系统软件和档案专业人员3个基本要素。只有具备了这3个基本要素,电子信息化管理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水文档案信息工作,发挥水文档案优势适应时代要求,推动水文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茆荣珍 《治淮》2002,(11):27-28
本文从水利勘测设计电子档案的特点着手,分析了目前水利勘测设计专业收集电子文件和管理电子档案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文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将现有的各种载体的水文档案,通过与计算机硬件、软件相结合,实现其数字化存储的过程。水文档案数字化将为水文资料网络化管理准备条件,为水文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一、水文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在理念 (一)确保保存“记忆”功能的实现。所谓“记忆”就是对“历史”的保存。水文部门是为防汛抗旱、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持的专业部门。对档案部门来说,保存和延续“水文记忆”不仅是  相似文献   

10.
梁寅娇 《山西水利》2013,(11):47-48
水文档案在防洪抗旱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指示性作用,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分析,能够有效提高水文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而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对水文档案在防洪抗旱工程规划、建设中的具体作用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水文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文档案编研是以档案部门库藏的有百年积累的档案资料为主要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选题,汇集、整理、加工、编印,经过有效的传播渠道,提供更适合于有关用户或社会利用的一种专业工作。水文档案编研工作是水文档案业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水文档案部门在较高层次上利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水文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水文档案在水文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菁 《山西水利》2010,26(4):23-24
阐述了水文档案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等水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今后的水文档案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指出必须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提高全员档案意识,从而更好地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为水利工作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声像档案是一个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水文系统声像档案是指系统内各级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水文活动中形成的对事业发展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随着水文办公条件的明显改善和服务职能的不断拓展,形成和积累了大量的声像档案。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水文系统档案部门应该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晓红  吉建家 《治淮》2009,(7):46-47
一、水文档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水文档案,是水文工作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观测测验、水情预报等活动所形成的水文信息,主要包括水位、水质、水温、流量、水情、地下水位、降水、蒸发等原始观测记录,水文手册及图集和水文年鉴等,反映水文气象、陆地水文、海洋水文、水文地质等不同领域长期观测积累的水文变化和洪水旱情预报的情况,为水利和其他国民经济建设部门提供了基础性资料。水文档案具有流域的整体性、时间的连续性、资料的系统性和标准的统一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对水文资料的需求程度和准确、快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水文档案信息化做为国家信息化战略在水文档案领域的具体体现和水文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势在必行。文章通过阐述水文档案在防汛抗旱、防洪减灾、及水资源利用等国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加快水文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好水文档案工作,促进水文发展,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为水利和其他国民经济建设部门实现更好的决策服务做出了展望,并提出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文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事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各个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水文档案作为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水文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然而目前负责水文工作的相关人员却没有对水文档案进行合理的利用及管理,不利于水文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文章对如何提高水文档案利用效益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效率,从而促进水文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更好的为水利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水文档案是在水文观测活动中产生并归档的原始观测材料,包括水位、水质、水温、流量、水情、地下水位、降水、蒸发等的观测记录,水文手册及图集和水文年鉴等,是反映水文气象、陆地水文、海洋水文、水文地质等不同领域长期观测积累的水文变化和洪水、旱情预报等,为水利和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水文档案具有时间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强等特点。目前,省水文局档案管理已初具规模,同时已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档案的存储检索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防汛抗旱减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传统档案管理系统已难以满足现阶段日益增长的管理和服务需求,文章对基于云计算河南水文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了利用云计算、OCR、全文检索、条码等先进技术,结合现有档案管理所拥有的设备环境,提出了新形势下水文档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为河南省水文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统水利工程建设档案信息共享不充分、业务管理不规范、双套制电子档案不方便等问题,结合海宁市百里钱塘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开展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流程驱动信息流转等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海塘智慧建管系统的电子签章、流程引擎等技术,实现web端在线签章与管理业务标准化协同,在质量管理、文件管理、投资管理等领域达到良好的应用成效。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可为水利工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档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史维丹 《水利天地》2011,(12):30-31
随着水文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水文系统电子文件与日俱增。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归档是一项更为艰苦细致的工作,主要原因是电子文件形成者囿于传统观念,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或由于电子文件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必须借助计算机编目归档,以及其查阅时对其形成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