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物联网中数据采集的需要,设计了一个UHF频段便携式RFID读写器。介绍了读写器的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射频前端电路的设计。用专用芯片AS3992及其外围电路完戍射频信号的收发,用STM32系列单片机完成基带信号处理和控制。还简单介绍了系统的软件工作流程以及低功耗设计的细节。测试结果表明:该读写器支持ISO/IEC18000—6B/6C协议,具备小型化、远距离、低功耗、易扩展等特点,能满足智能物联网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超高频段,ISO/IEC 18000-6标准中6B多用于交通领域,而6C主要用于物流、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领域.分析了ISO/IEC 18000-6 C标准,基于此标准设计了一种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详细阐述了读写器的软硬件设计,其中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射频发送电路、射频接收电路和数字基带处理电路.读写器软件设计中叙述了整体设计结构、基于概率、槽计数器的防冲突算法、发送接收链路的数据编解码设计、16 bit CRC校验以及读写器对标签操作命令流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RFID Tag结构,阐述了基于ISO/IEC 15693协议RFID无源芯片射频接口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电源产生电路、调制解调电路和时钟产生电路设计的优化方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射频接口电路具有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点,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设计出一种超高射频识别系统(UHF RFID)读写器设计的新方案。该读写器采用了Intel R2000收发器芯片、AT91SAM7S256微控器,方案符合ISO 18000-6C和EPC global Gen2标准,工作频率为840~960MHz,标签识别距离可达10m。重点给出了读写器硬件系统组成和软件工作流程,同时介绍了相关射频电路。  相似文献   

5.
UHF RFID标签芯片模拟射频前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射频识别标签芯片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设计应用于符合ISO18000—6C/B两种标准的UHFRFID标签芯片的模拟射频前端,主要包括整流电路、稳压电路、调制/解调电路、上电复位及时钟产生电路。模拟射频前端芯片采用TSMC0.18μm CMOS混合信号工艺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模拟射频前端性能满足UHF RFID标签芯片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读写器和射频标签通信过程的基础上,结合EPC C1G2协议以及ISO/IEC18000-6协议,采用VHDL语言设计出一种应用于超高频段的射频标签数字电路.对电路的系统结构和模块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描述.基于0.18 μm CMOS工艺标准单元库,采用EDA工具对电路进行了前端综合和后端物理实现.给出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符合协议要求,综合后的电路规模约为11000门,功耗约为35 μW.该电路可应用于超高频段的各种RFID标签的数字部分.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时钟产生电路,该电路采用基于低功耗锁相环(PLL)的方法,用于产生13.56MHz ASK100%、10%调制射频卡所需要的时钟。针对射频识别(RFID)系统,锁相环采取了特殊的设计。本电路作为模块可应用于符合ISO/IEC15693、ISO/IEC18000-3标准的非接触IC卡中。通过Cadence spectre软件,使用0.35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显示:电路采用3.3V电源供电时,100%调制载波幅度为0%时,总工作电流仅为17μA。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协议ISO/IEC 18000-6B的通信,并基于该协议用VHDL语言设计了标签的逻辑部分电路.设计时运用命令分类、实时处理、资源共享等技术减少硬件资源,在SMIC 0.18μm工艺下综合为24 791μm2,并用Primepower测得功耗约10.6μW.设计采用Xilinx的FPGA开发平台进行了验证,逻辑分析仪结果表明设计满足要求.该电路应用于ISO/IEC18000-6B协议下RFID标签的数字部分.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款应用于高频射频识别标签芯片的基带控制器。该基带控制器符合ISO15693标准协议,满足无源射频识别标签的低成本、低功耗的需求。详细论述了解码电路、命令响应模块及状态机、数据组织模块等关键电路的设计。芯片采用中芯国际0.35μm2P3M嵌入式EEPROM的混合信号CMOS工艺实现,基带控制器的Core面积仅为0.23mm2,功耗低至66.8μW。  相似文献   

10.
李宁  刘平 《现代电子技术》2014,(15):153-156
介绍了一种具有自动稳幅功能的软激励C类大功率射频振荡器。大功率射频振荡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射频电源、低温等离子体、高频感应加热等领域。该大功率射频振荡器能够输出较高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并且通过对输出电压采样控制MOS管的静态工作点,稳定输出电压;另外,该设计电路起振时工作在AB类状态,稳定工作时在自动稳幅电路的作用下进入C类工作状态,实现了C类射频振荡器的软激励。最后通过仿真和实物电路测试了电路性能,并给出了振荡器输出电压、输出功率与MOS管工作状态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1.
RFID技术应用越来越广,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安全和隐私问题也相随而生,如何提高RFID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已成为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基于RFID空中接口通信的认证协议,但复杂的算法难以适用于符合ISO18000-6C标准的电子标签。论文根据ISO18000-6C标准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低成本标签的认证协议,为RFID安全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射频芯片的主动式微波射频识别(RFID)系统,并根据其硬件结构设计了简洁的通信协议,给出了阅读器和射频卡数据传输的软件设计流程。这种主动式RFID系统信息实时性强、数据容量大、作用距离远。而由于引入了射频芯片,该系统还具有低功耗、模块化、易扩展、硬件物理空间占用小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线方式对电子数据栽体进行识别的新兴自动识别技术.针对低功耗和高效性,设计了一种以Nuvoton Nano110低功耗MCU为核心的125KHz的RFID控制阀系统.该系统采用分立元件搭建了成本极低的ATA5567射频卡读写电路,构建了段码式LCD显示和控制阀门的电机驱动模块.通过实践检验了系统的稳定性,可将其用于成本敏感的预付费卡表(水表、燃气表和热量表等).  相似文献   

14.
RFID高频读写器防碰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RFID(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高频读写器防碰撞性能提高的目的,介绍了二进制搜索算法原理,并基于二进制搜索算法详尽研究了一种符合ISO/IEC 14443A规范的比特帧防碰撞算法,比特帧防碰撞算法能有效的实现高频读写器的防碰撞功能。此方法为解决RFID高频防碰撞问题,提高高频读写器性能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子标签芯片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核心,其模拟电路的设计十分关键。基于ISO/IEC18000-6C标准,以设计出符合标准的标签芯片为设计目标,超高频(UHF)无源电子标签芯片模拟电路被提出。它分为电源产生电路、调制解调电路以及上电复位模块等模块。设计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具有很高的整流效率,满足了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列车自动保护系统(ATP)失效的状态下,还能为地铁车辆提供最后的安全保护,本文采用了符合国际标准ISO15693的13.56MHz射频识别(RFID)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独立于ATP的紧急停车系统(ESS),通过安装在车底的天线对安装于轨道内的标签完成识别,进而触发紧急制动回路断开,确保车辆安全停止于轨道末端之前.该系统通过了运行试验和现场鉴定,可以满足在恶劣环境下的车辆可靠识别和安全停车,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2.45GHz空中接口协议的O-QPSK发射机仿真方法。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中微波2.45GHz具有高的带宽和通讯速率、更长的工作距离、更小的天线尺寸等优点。通过MATLAB算法仿真与2.45GHz原型平台验证相结合,快速实现并验证发射机算法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RFIDhasemergedasthemostefficientnon -contact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available[2 ] .AsisillustratedinFig .1 ,itgenerallycontainsaread&writedeviceandseveralassociatedintelligentlabels (transponders) .Thelabelworksinabattery less,self powered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