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结构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合成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的化学结构、粒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有机硅一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为具有核壳形态结构的新型乳胶液,其核/壳间存在化学键合.与纯丙乳液和硅-丙共聚乳液相比,核壳型复合乳胶膜在耐水性方面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核壳聚合与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核 /壳乳液聚合机理、方法、工艺以及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综述 ,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 ,并回顾了核 /壳乳液聚合最新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3.
核壳型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聚合工艺、性能及核/壳结构的表征方法进行,讨论了影响核/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核/壳型(?)基乳液的合成工艺,乳胶粒形态及乳液的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阶段法制得的核/壳型羧基乳胶粒具有翻转结构,且其翻转结构不受引发剂浓度和搅拌速度的影响。还研究了丙烯酸的用量与加料方式,核/壳阶段比对乳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梯度式分批滴加丙烯酸的方法,可得到具有碱增稠性的乳液。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BA/MMA-MAA核-壳型聚合物,考察了壳层单体MMA和MAA的含量不同时对聚合反应及聚合物其它性能的影响,并用TEM观察了粒子的形态。  相似文献   

6.
结构可控增韧型核-壳结构乳液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结构可控增韧型核-壳结构乳液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增韧机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核/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结构可控增韧型核一壳乳液聚合物的最新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聚乙烯基苯磺酸钠(PSSNa)为壳的核壳型聚乙烯基苯磺酸钠/聚丙烯酸丁酯(PSSNa/PBA),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了核壳型聚3,4-二氧乙烯噻吩(PEDOT)水分散体,研究了核壳型模板对PEDOT水分散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透射电镜(TEM)表征,证明成功制备了核壳型模板PSSNa/PBA和具有核壳结构的聚3,4-二氧乙烯噻吩:聚乙烯基苯磺酸钠/聚丙烯酸丁酯(PEDOT:PSSNa/PBA)水分散体。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以核壳型PSSNa/PBA为模板时,EDOT的聚合速率加快。表面方块电阻测试表明,较PEDOT:PSSNa薄膜,PEDOT:PSSNa/PBA薄膜的方块电阻降低近16倍,说明核壳结构的模板可改善PEDOT薄膜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8.
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烷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核壳型复合弹性粒子,并用于增韧环氧树脂。核壳粒子的形态由透射电镜观测,改性试样的断裂表面由扫描电镜观测,并对该增韧剂进行了实际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粒子的添加量为10phr时,能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及耐水性。  相似文献   

9.
核壳型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出以聚苯乙烯(PSt)为核,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复合乳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核壳复合乳胶粒的形态,光散射粒径分布仪(PCS)测量胶乳粒径大小及其分布。最终成功地制得了核壳型PS/PMMA复合乳液,所得复合乳胶粒粒径大小在60~90nm左右,且单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邓少碧  边洲峰 《化工进展》2023,42(1):247-254
甲烷干重整可以将两种温室气体(CO2和CH4)转化为合成气,传统负载型催化剂存在金属烧结、碳沉积的问题,导致失活。核壳结构催化剂具有空间限域效应,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根据壳的种类,将核壳结构分为SiO2壳层、Al2O3壳层和其他壳层三类,并分别从制备方法、形貌结构、催化特性的角度介绍了研究现状。文中指出:氧化硅壳层的优势是制备简单,壳层易于调控,热稳定性高;Al2O3壳层能够提供碱性位点,增强CO2吸附与反应;CeO2壳层则可以提供氧空位,促进CO2活化和积炭的气化。据此,本文展望了核壳结构在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对壳层材料的拓展与研究;对蛋黄壳、三明治等新型核壳结构的研究;精准调节核壳结构的形态并研究构效关系;大规模制备和工业应用等。  相似文献   

11.
李小培  艾照全  肖宇 《粘接》2014,(3):78-82
综简述了核壳型纳米二氧化钛/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重点对纳米TiO-核/聚合物-壳和2聚合物-核/纳米TiO-壳这2种复合粒子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2  相似文献   

12.
PMMA/PAN核-壳粒子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彤  杨俊和  王霞  高楠 《煤炭转化》2005,28(2):88-91
加入适量的引发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核体为种子乳液,制备了PMMA/PAN核-壳乳液.实验中分别对引发剂量、丙稀腈( AN)滴加量对PMMA/PAN壳层厚度及其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PAN核-壳结构聚合物粒子的实验方法及条件.通过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核-壳粒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了PMMA/PAN复合粒子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3.
《无机盐工业》2015,47(7):5
核壳型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型材料,在内核和外壳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发挥出单一材料或合金无法比拟的性能优势。根据组成材料属性的不同可以将核壳纳米材料分为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无机和有机/有机核壳材料4大类。介绍了核壳材料的形成机理,主要对以二氧化硅为外壳,以金属、金属氧化物、分子筛为内核的几种无机核壳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核壳材料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AS/MBS/EVA三元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采用EVA作为相容剂改善核壳型粒子MBS在AS基体中的分散 ,达到良好效果 ,在保持AS良好弯曲性能的同时 ,提高了基体的缺口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5.
核壳型复合高分子乳液乳胶粒子形态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阐述了核壳型复合高分子乳液乳胶粒子形态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单体亲水性、聚合工艺、加料方式、引发剂、聚合场所的粘度、种子交联度、聚合温度及反应体系pH值等对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介绍了热力学研究的概况 ,并通过计算界面自由能变化最小来控制和预测粒子的形态。讨论了粒子核壳结构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如最低成膜温度 ,核壳结构在热处理后机械、光学性能的变化。总结了用来表征乳胶粒子核壳结构常用的手段 ,包括透射电镜法 (TEM) ,扫描电镜法(SEM) ,示差量热扫描法 (DSC) ,最低成膜温度法 (MFT)以及通过测定两阶段聚合物中羧基的分布来确定粒子的形态等  相似文献   

16.
核/壳树脂聚合技术是一种以粒子设计原理进行的全新的树脂聚合技术。由于其与普通共聚合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异性能,国外相继开始重视核/壳型结构聚合物树脂的研究。在乳酸粒结构形态的测定方法、合成工艺及核/壳结构化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任建华  万平玉  任孝修 《涂料工业》2006,36(10):8-11,15
研究了核壳纯丙乳液聚合中乳液结构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最低成膜温度的影响,以及单体种类、核壳比、核壳设计Tg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还通过TEM、AFM研究了乳液颗粒形态及核壳乳液成膜后的表面形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得苯乙烯(St)与苯乙烯磺酸钠(NaSS)共聚物的种子乳液,将其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得了一系列不同核壳单体配比的核壳乳液.通过对溶液聚合动力学、产物的结构与相对分子质量、种子粒径以及将其用于乳液聚合时所得产物的结构与粒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以溶液聚合法制得的苯乙烯型种子乳液能成功制备无皂核壳乳液,从而为制备无皂核壳乳液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核壳型乳胶粒子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常用的表征手段,详细说明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核壳型乳胶粒子结构的两种情况,即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法、普通透射电子显微镜法(免染色法和选择性染色法),并给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适合表征所有类型的核壳型乳胶粒子,免染色法只适合表征乳胶粒内各组分对电子束散射能力差别较大的体系,选择性染色法适合于染色试剂能够使乳胶粒子的某一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相关的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研究体系的具体情况和表征手段的条件,选择用哪种方法来表征乳胶粒子的核壳结构.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工作者准确地证明乳胶粒子是否确实具有核壳结构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摘要:研究了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对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型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增韧尼龙6的影响。探讨了ALMA用量对核壳粒子平均粒径、凝胶含量、增韧尼龙6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接枝剂提高了凝胶含量,但对平均粒径没有影响。引入适量的ALMA可以使增韧尼龙6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达到20kJ/m2和35MPa;熔体黏度、结晶度和熔点均降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增韧尼龙6断面的形态,表明PBA/P(MMA-ITA)核壳粒子增韧尼龙6符合空穴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